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65.020.20 CCSB05T/ZLX 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协会团体标准 T/ZLX057—2023 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2023-03-01发布 2023-03-07实施 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协会发布Greenfood—technicalregulationforpeppercultivationinfacilities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LX057—2023 1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金华市金东区农业农村局、金华市农业农村技术推 广站、磐安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浩、陈晓、朱花芳、周巧钰、何晓婵、朱丽燕、周小军、曹春信、刘新 华、郭子卿。 本文件首次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LX057—2023 1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辣椒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辣椒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2312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门椒 主茎上第一朵花坐果发育形成的辣椒果实。 4基地要求 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灌溉水质、空气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5品种选择 种子质量符合GB16715.3的规定。选用通过国家登记,适合在本地栽培,优质、高产、抗病虫 与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秋延后栽培选用耐热、抗病毒病的品种,早春栽选用耐 低温的品种。 6关键技术 6.1培育壮苗 育苗按照NY/T2312的要求执行。播种前将种子翻晒1d,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使用55℃的 温水进行搅拌烫种,后将种子移至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约30min捞出,进行冲洗,再放到 清水中浸泡4h后,取出种子,洗去种皮黏液,沥水待播。出苗后保持苗床不干不湿,若基质见白, 需在早、晚补水。及时清除苗床内外杂草,以减少虫源。 6.2整地施肥 选择2年内未种植茄果类蔬菜的地块,每亩施入经完全腐熟的农家肥3000kg或商品有机肥 1000kg~2000kg、配方复合肥(18-8-18)40kg~50kg。深耕25cm~30cm后带型起垄,垄高20 cm~25cm、宽80cm,铺滴管并覆盖地膜。施用的肥料应符合NY/T394的要求。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LX057—2023 2注:1亩≈666.7㎡ 6.3定植 春季大棚栽培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选择晴天及时定植。秋季大棚栽培在8月中下旬进行, 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及时定植。双行定植,每穴1株,株距30cm~50cm,密度1800株~2500株/ 亩,晚熟、长势强的品种适当稀植,早熟、长势弱的品种适当密植,定植后浇透水。 6.4田间管理 6.4.1温度管理 春季移栽后密闭大棚2d~4d,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最高温度不超过35℃;夜 间温度保持在12℃~20℃,最低温度不低于10℃。缓苗后至坐果前,晴天注意通风透光,夜间 根据棚内温度适时覆盖保温。坐果后,控制棚内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35℃,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 15℃。秋季定植后遮阳网覆盖4d~6d每天早晚滴水1次,每次10min~15min。10月下旬以后 注意保温。 6.4.2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掌握“轻施苗肥,稳施花蕾肥,重施花果肥”的原则。 定植至坐果前管理。定植后浇足定植水,3d~5d后浇缓苗水,适当蹲苗。开花前轻灌1次水, 不宜大水漫灌及阴天傍晚浇水。 开花坐果期管理。门椒长至5cm时,结合浇水进行第1次追肥,追施尿素5kg~10kg/亩、磷酸 二氢钾5kg/亩,也可结合灌水追施沼液100kg/亩;以后根据苗情每隔5d~10d浇1次水,隔水追肥 1次。及时整枝打杈,中耕除草,摘除枯黄叶、病叶。 盛果期管理。水肥管理视情况每5d~7d浇1次水,隔水追肥1次,每次追尿素5kg~10kg/亩。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6.4.3植株调整 6.4.3.1整枝 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取舍门椒,发现畸形果应及时去除,以保障植株健康生长,提高产 量。进入盛果期后,及时摘除植株底部的老叶、黄叶、病虫叶,并疏理无效枝。 6.4.3.2促进坐果 结果前期,生长势弱的植株,可摘去门椒花蕾,并除门椒以下侧枝,促进坐果。 6.4.3.3防倒伏 宜及早摘除第一花序下所有侧枝,并在畦四周打桩拉绳,根据植株生长势调整绳子高度,防止 植株倒伏。 7病虫害防治 7.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技术,合 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食品允许使用农药,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规定。 7.2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烟粉虱、红蜘蛛、烟青虫等。 7.3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品种,调节品种布局、选留健康种苗;注重种子消毒和土壤消毒;清除田间病残 体,减少病原菌和虫源积累;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性;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实行轮作、高垄栽 培、合理密植和水肥管理等农业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农事操作应防止人为交 叉感染和传播病虫。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LX057—2023 37.4物理防治 悬挂规格为20cm×30cm的色板20块~30块/亩诱杀蚜虫、粉虱等。利用太阳能杀虫灯或频振 式杀虫灯诱杀鞘翅目、鳞翅目等害虫,杀虫灯悬挂高度一般为灯底端离地面1.2m~1.5m,控制面 积一般为1盏/亩。大棚四周用20目~25目的防虫网覆盖,阻止蚜虫迁入。 7.5生物防治 优先使用寄生蜂、捕食性瓢虫、蜘蛛等天敌以及微生物防治病虫害,种植诱集植物进行防治。 7.6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 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使用药剂及方法见附录A。 8采收 根据市场需要及时采收。采收成熟椒(即红椒)的,待果色转为红色或暗紫色时可采收。 9生产档案 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如实记载种植的辣椒品种、数量;使用的农药肥料名称、地块、 规格、来源(保留购买凭证,如发票或收据)、用法、用量以及日期;产品的采收日期、采收产量、 去向;并与追溯体系衔接。档案保留时间不应少于2年。 10生产模式图 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生产模式图见图B.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LX057—2023 4A4A 附录A (资料性) 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 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见表A.1。 表A.1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表 防治对象 农药种类 每667㎡使用量 防治方法 枯萎病 1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WP 200g-300g根茎部 喷雾 炭疽病325g/L苯甲·嘧菌酯SC 20mL-50mL 喷雾 10%苯醚甲环唑WG 50g-83g 250g/L吡唑醚菌酯EC 30mL-40mL 白粉病 12%苯甲﹒氟酰胺SC 40mL-67mL 喷雾 疫病病前68%精甲霜·锰锌WG 100g-120g 喷雾80%代森锰锌WP 150g-210g 病初 期23.4%双炔酰菌胺SC 30mL-40mL 500g/L氟啶胺SC 25mL-33mL 病毒病5%氨基寡糖素AS 35mL-50mL 喷雾 0.5%香菇多糖AS 200mL-300mL 24%混脂·硫酸铜EW 78mL-117mL 蚜虫1.5%苦参碱SL 30mL-40mL 喷雾 10%溴氰虫酰胺SC 30mL-40mL 烟粉虱10%溴氰虫酰胺SC 40mL-50mL 喷雾 22%螺虫·噻虫啉SC 30mL-40mL 红蜘蛛 0.5%藜芦碱SL 120g-140g 喷雾 烟青虫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 3mL-7mL 喷雾 32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WP 50g-75g 喷雾 600亿PIB/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WG 2g-4g 喷雾 4.5%高效氯氰菊酯EC 35mL-50mL 喷雾 注:EC代表乳油,WP代表可湿性粉剂,AS代表水剂,SC代表悬浮剂,WG代表水分散粒剂,EW代表水乳剂,SP 代表可溶性粉剂,SL代表可溶液剂,DC代表可分散液剂,ME代表微乳剂。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ZLX 057—2023 绿色食品 设施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LX 057—2023 绿色食品 设施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第 1 页 T-ZLX 057—2023 绿色食品 设施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第 2 页 T-ZLX 057—2023 绿色食品 设施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3-04 11:18:3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