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03 . 140 犆犆犛犃 00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7 /G28 /G29 /G2A 犌犅 / 犜 40106 — 2021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8 /G29 /G2A /G2B /G2C /G2D /G2E 犎狌犿犪狀犻狋犻犲狊犪狀犱狊狅犮犻犪犾狊犮犻犲狀犮犲犲狏犪犾狌犪狋犻狅狀犻狀犱犲狓狊狔狊狋犲犿狅犳狋犺犻狀犽狋犪狀犽狊 2021  05  21 /G2F /G30 2021  12  01 /G31 /G32 /G27 /G28 /G2B /G2C /G2D /G2E /G2F /G30 /G31 /G32 /G27 /G28 /G29 /G2A /G33 /G2F /G30 /G34 /G35 /G36 /G2F /G30书 书 书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 T1.1 — 2020 《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 的规定起草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554 ) 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 荆林波 、 胡薇 、 马冉 、 吴田 。 Ⅰ 犌犅 / 犜 40106 — 2021 引    言    智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智库评价的引导 。 本文件的制定有利于引导当前中国智库的评价工作走上科学化 、 标准化的道路 , 推出具有公信力 、 建设性的评价结果 , 科学引导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 , 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 本文件在结合国内外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基础上 , 构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 运用第三方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 旨在创建一套具有科学性 、 权威性 、 指导性 、 针对性 、 工具性及可操作性 , 兼顾整体的通用性与差异性的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 Ⅱ 犌犅 / 犜 40106 — 2021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库的评价原则 、 指标体系 。 本文件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 。 在智库建设与管理 、 智库能力的提升与智库工作的改进 , 以 及智库相关教学与研究 、 智库信息化研发与建设等方面也可以作为参考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 、 定义和缩略语 3 . 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 . 1 . 1   智库   狋犺犻狀犽狋犪狀犽 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的咨询机构 。 3 . 1 . 2   评价客体   犲狏犪犾狌犪狋犻狅狀狅犫犼犲犮狋 评价活动中的被评价对象 , 本文件主要指智库 。 3 . 1 . 3   评价主体   犲狏犪犾狌犪狋犻狅狀狊狌犫犼犲犮狋 对评价客体进行组织 、 实施评价活动的机构或个人 。    注 : 评价主体包括管理部门 、 第三方评价机构 、 学术共同体和相关领域专家等 。 3 . 1 . 4 吸引力   犪狋狋狉犪犮狋犻狏犲狆狅狑犲狉 评价客体吸引资源的能力 , 评价客体的外部声誉 。    注 : 在智库评价活动中 , 吸引人才 、 资金等外部资源的能力 , 提升评价客体的竞争力 。 3 . 1 . 5 管理力   犿犪狀犪犵犲犿犲狀狋狆狅狑犲狉 评价客体的内部运作能力 , 评价客体保持发展的能力 。 3 . 1 . 6 影响力   犻犿狆犪犮狋狆狅狑犲狉 评价客体的吸引力和管理力最终体现在对外传播 、 实践应用等方面 , 是对学术理论 、 公共政策 、 国内 和国际社会等产生作用的能力 。    注 : 影响力涵盖政策影响力 、 学术影响力 、 社会影响力 、 国际影响力 , 是评价客体实力的直接表现 。 1 犌犅 / 犜 40106 — 2021 3 .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 AMI   吸引力 、 管理力 、 影响力 ( AttractivepowerManagementpowerImpactpower ) 4   评价原则 4 . 1   公开性 评价主体应保障评价客体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 4 . 2   客观性 评价主体应以评价标准为依据和准绳 , 基于评价客体的基本特征 , 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 4 . 3   公正性 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应平等地对待评价客体 。 4 . 4   科学性 评价的方法 、 指标和程序应客观合理 , 评价结果应具有可验证性 , 评价过程和结果应具有可重 复性 。 4 . 5   独立性 评价活动应具有独立性 , 即评价主体不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干预 , 且与各种利益相关方无私相授受 行为 , 完成对评价客体的学术水平 、 声誉 、 影响力评价 。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 中 , 尽可能减少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 , 避免显见的包容关系 。 5   指标体系 5 . 1   评价模型 从吸引力 、 管理力和影响力三个层次对评价客体进行评价 ,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 AMI 模型如 图 1 所示 。 2 犌犅 / 犜 40106 — 2021 图 1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 犃犕犐 模型 5 . 2   评价指标 5 . 2 . 1   吸引力 5 . 2 . 1 . 1   声誉吸引力 智库的声誉吸引力主要从同行评议 、 用户吸引力以及历史美誉三个方面加以评价 , 其中 : a )   同行评议   为定性评价 , 由管理部门 、 第三方评价机构 、 学术共同体和相关领域专家等评价主体针对评价客体在决策声誉和学术声誉两方面的综合表现分别做出评价 。 注 : 决策声誉为智库咨政成果获得决策部门的相关批示 、 采纳 、 应用转化等 。 学术声誉为对智库学术成果的 评价 , 包括智库的研究报告 、 著作 、 论文 , 以及这些智库学术成果的获奖情况等 。 b )   用户吸引力   为定性评价 , 由评价客体的用户针对评价客体在决策声誉和学术声誉两方面的综合表现分别做出评价 。 c )   历史美誉   以成立时间为量化指标 , 依据评价客体存续时长进行评价 。 5 . 2 . 1 . 2   人才吸引力 人才吸引力主要从人员规模 、 领军人物 、 人才培养和待遇四个方面加以评价 , 其中 : a )   人员规模   评价客体工作人员的总数 , 包括专职管理人员 、 专职专业技术人员 ( 含博士后研究人员 )、 兼职专业技术人员的总人数 。 b )   领军人物   包括荣获国家级荣誉的 , 或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等的专职 、 兼职专业技术人员 。    注 : 荣获国家级荣誉是指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等 。 3 犌犅 / 犜 40106 — 2021 c )   人才培养   从研究生学位授予资格 、 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国内进修 、 国际进修 、 地方政府部门挂职等五个方面的情况加以评价 。 d )   待遇   从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和管理人员待遇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评价 , 统计人员的年平均收入 。 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和课题 、 项目收入 。 5 . 2 . 1 . 3   资金吸引力 资金吸引力主要从资金来源和资金值两个方面加以评价 , 其中 : a )   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 通过统计评价客体资金来源的种类进行评价 。 b )   资金值   资金值的充裕度 , 以评价客体投入的研发经费占比 , 即人均年研发经费进行评价 。 5 . 2 . 1 . 4   环境吸引力 环境吸引力从数据库 、 馆藏文献 、 办公条件和人员支撑加以评价 , 其中 : a )   数据库   对评价客体自建数据库和外购数据库的构成 、 种类 、 规模 、 数量 、 质量 、 更新频次及使 用情况等进行评价 。 b )   馆藏文献   评价客体馆藏文献种类的丰富度和积累程度 。 c )   办公条件   评价客体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 d )   人员支撑   主要考察评价客体科研辅助人员的岗位职责和配比 。 岗位职责包括科研辅助人员 工作内容的专业性 、 匹配度 、 结构性 。 5 . 2 . 2   管理力 5 . 2 . 2 . 1   战略 评价客体应制定明确且分层次的长 、 中 、 短期的发展规划 , 按规划类别分别进行评价 。 5 . 2 . 2 . 2   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层面的管理力主要从规章制度和组织规范两个方面加以评价 , 其中 : a )   规章制度   应与评价客体的建设相匹配 , 具有制定的规范性 、 科学性 、 系统性 、 严密性和执行的 实效性 。 b )   组织规范   对评价客体的机构独立性和部门完整性进行评价 。 机构独立性是指有独立运行 的 、 专门从事智库工作的机构 ; 部门完整性是指研究部门 、 管理部门 、 财务部门等设置合理 , 配 置完整 。 5 . 2 . 2 . 3   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层面的管理力主要从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两个方面加以评价 , 其中 : a )   规范化管理   对评价客体的保密管理 、 流程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情况进行评价 。 保密管理包 括制定保密规章制度 , 并设置专门的保密人员 、 保密设施等 ; 流程管理包括制定标准化的项目 、 资金等相关管理制度 ; 客户关系管理

.pdf文档 GB-T 40106-2021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0106-2021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第 1 页 GB-T 40106-2021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第 2 页 GB-T 40106-2021 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1:42: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