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13 . 300 犃 80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7 /G28 /G29 /G2A 犌犅 / 犜 38229 — 2019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8 /G29 /G2A /G2B /G2C /G2D /G2E 犜犲狊狋犿犲狋犺狅犱犳狅狉犺犪狕犪狉犱犮犾犪狊狊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狋狉犻犮狉犲狊狔犾狆犺狅狊狆犺犪狋犲 2019 10 18 /G2F /G30 2020 05 01 /G31 /G32 /G27 /G28 /G2B /G2C /G2D /G2E /G2F /G30 /G31 /G32 /G21 /G27 /G27 /G28 /G29 /G2A /G33 /G2F /G30 /G34 /G35 /G36 /G2F /G30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 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251 ) 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王红松 、 商贵芹 、 张敏 、 华雯 、 王文烨 、 吴珂 、 祝惠惠 。 Ⅰ 犌犅 / 犜 38229 — 2019 引 言 磷酸三甲苯酯是现代工业上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 主要用作塑料和橡胶的阻燃性增塑剂 。 同时 , 磷酸三甲苯酯与大多数油漆用树脂的相容性好 , 可增加漆膜的柔韧性 , 因此在造漆工业中广泛应用 。 磷酸三甲苯酯主要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 磷酸三邻甲苯酯 ( CAS 号 78308 )、 磷酸三间甲苯酯 ( CAS 号 563042 ) 以及磷酸三对甲苯酯 ( CAS 号 78320 )。 在联合国 《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 》 中 , 磷酸三甲苯酯是列名物质 , UN 编号 2574 , 正确运输名为 “ 磷酸三甲苯酯 , 含邻位异构物大于 3% ”, 危险类别 6.1 项 。 根据运输名称的要求 , 如果磷酸三甲苯酯中邻位异构体的含量不大于 3% , 则该产品不适用该 UN 编码 , 需结合物质或混合物可获得的理化 、 健康毒理以及生态毒理数据和专家判断进行分类 。 为了对磷酸三甲苯酯危险特性进行准确鉴定 , 建立磷酸三甲苯酯中磷酸三邻甲苯酯含量的测定方法是关键 , 因此制定本标准 。 Ⅱ 犌犅 / 犜 38229 — 2019 磷酸三甲苯酯危险特性分类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磷酸三甲苯酯危险特性分类所需试验方法的设备和材料 、 试验步骤及危险特性判定 。 本标准适用于磷酸三甲苯酯危险货物危险性的分类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联合国 《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 》( 第 19 修订版 )( Recommendationsonthetrans portofdangerousgoods — Modelregulations )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 ( 第 3816 版 )( Internationalmaritimedangerousgoodscode ) 空运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规则 ( 第 2016 — 2017 版 )( Technicalinstructionsforthesafetransportof dangerousgoodsbyair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 . 1 危险特性分类 犮犾犪狊狊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狋犺犲犺犪狕犪狉犱狅狌狊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犻狋犻犮狊 将化学品按照联合国 《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 》( TDG )、《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 》 ( IMDG )、《 空运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规则 》( ICAOTI ) 等国际规章或国家行业标准进行运输危险性的鉴 定 , 以确定其运输危险性类别和危险程度 。 4 方法概要 称取一定量的磷酸三甲苯酯配成乙酸乙酯溶液 , 经有机过滤膜过滤后 ,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进行 分析 , 外标法定量 。 根据磷酸三甲苯酯中磷酸三邻甲苯酯的含量 , 判定其危险特性 。 本方法中磷酸三邻 甲苯酯的定量检测限为 10mg / kg 。 5 试剂和材料 5 . 1 乙酸乙酯 : 色谱纯 。 5 . 2 磷酸三邻甲苯酯标准品 : 纯度 ≥ 99% 。 5 . 3 磷酸三邻甲苯酯标准储备溶液 : 准确称取 25mg 磷酸三邻甲苯酯标准品 , 精确至 0.1mg , 置于 250mL 容量瓶中 , 用乙酸乙酯溶解并定容至刻度 , 混匀 。 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100mg / L 。 5 . 4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 分别准确移取 0.1mL 、 0.50mL 、 1.0mL 、 2.0mL 、 4.0mL 、 6.0mL 、 8.0mL 1 犌犅 / 犜 38229 — 2019 和 10.0mL 磷酸三邻甲苯酯标准储备溶液于 8 个 100mL 容量瓶中 , 用乙酸乙酯 ( 5.1 ) 定容至刻度 , 所配 标准工作溶液质量浓度为 0.1mg / L 、 0.5mg / L 、 1.0mg / L 、 2.0mg / L 、 4.0mg / L 、 6.0mg / L 、 8.0mg / L 和 10.0mg / L 。 6 仪器和设备 6 . 1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 GCMS )。 6 . 2 有机过滤膜 : 0.22 μ m 。 6 . 3 分析天平 : 精确至 0.1mg 。 7 分析步骤 7 . 1 测试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 25mg 样品 , 精确至 0.1mg , 置于 250mL 容量瓶中 , 用乙酸乙酯溶解并定容至刻度 , 混 匀 , 有机过滤膜过滤后待上机分析 。 7 . 2 气相色谱 质谱条件 气相色谱 质谱条件如下 : a ) 色谱柱 : HP5MS30m×0.25mm ( 内径 ) ×0.25 μ m ( 膜厚 ) 毛细管柱 , 或相当者 ; b ) 柱温 : 初始温度 100℃ , 以 30℃ / min 升温至 220℃ , 再以 15℃ / min 升温至 300℃ , 保持 5min ; c ) 进样口温度 : 300℃ ; d ) 离子源温度 : 230℃ ; e ) 载气 : 氦气 ( 纯度 > 99.999% ); f ) 柱流速 : 1.0mL / min , 恒流模式 ; g ) 进样量 : 1 μ L ; h ) 进样方式 : 不分流进样 ; i ) 溶剂延迟时间 : 5min ; j ) 质谱扫描方式 : 选择离子监控 ( SIM ) 模式 ; k ) 定性和定量离子 : 见表 1 。 表 1 磷酸三邻甲苯酯定性和定量离子 离子 ( 犿 / 狕 ) 丰度比 / % 定性离子 181 64 368 52 277 38 定量离子 165 100 2 犌犅 / 犜 38229 — 2019 7 . 3 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按照 7.2 所列测定条件 , 将标准工作溶液 ( 5.4 ) 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进样测定 。 以标准溶 液中磷酸三邻甲苯酯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 , 单位为毫克每升 ( mg / L ), 以对应的磷酸三邻甲苯酯色谱峰 面积为纵坐标 , 绘制标准曲线 。 典型的气相色谱 质谱图参见附录 A 。 按式 ( 1 ) 计算回归参数 : 狔 s = 犪 × 狓 s + 犫 …………………………( 1 ) 式中 : 狔 s ——— 磷酸三邻甲苯酯的色谱峰面积 ; 犪 ——— 回归曲线的斜率 ; 狓 s ——— 标准工作溶液中磷酸三邻甲苯酯的质量浓度 , 单位为毫克每升 ( mg / L ); 犫 ——— 回归曲线的截距 。 7 . 4 试样的测定 将样品测试液 ( 7.1 ) 同样按照 7.2 所列气相色谱条件进样分析 , 得样品中磷酸三邻甲苯酯的色谱峰 面积 。 当样品测试液 ( 7.1 ) 中磷酸三邻甲苯酯的质量浓度大于标准曲线的质量浓度上限时 , 应将测试液 用乙酸乙酯进行适当稀释 , 确保稀释后的测试液中磷酸三邻甲苯酯含量在标准曲线的质量浓度范围内 。 8 结果计算 8 . 1 计算 磷酸三甲苯酯中磷酸三邻甲苯酯含量可按式 ( 2 ) 计算 。 狓 = ( 狔 - 犫 ) × 250 × 狀犪 × 犿 …………………………( 2 ) 式中 : 狓 ——— 磷酸三甲苯酯中磷酸三邻甲苯酯的含量 ,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 ( mg / kg ); 狔 ——— 样品测试液中磷酸三邻甲苯酯的色谱峰面积 ; 犫 ——— 回归曲线的截距 ; 250 ——— 测试液定容体积 , 单位为毫升 ( mL ); 狀 ——— 测试液的稀释倍数 ; 犪 ——— 回归曲线的斜率 ; 犿 ——— 称样量 , 单位为克 ( g )。 8 . 2 分析结果 取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 结果精确至 0.1mg / kg 。 9 重复性 在同一实验室 , 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 , 按相同的测试方法 , 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
GB-T 38229-2019 磷酸三甲苯酯危险特性分类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0:41:2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92.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6707-4 2021 Buildings and civil engineering works — Vocabulary — Part 4 Facility management terms.pdf
ISO 20342-1 2022 Assistive products for tissue integrity when lying down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pdf
ISO 10008 2022 Quality management Customer satisfaction Guidance for business-to-consumer electronic commerce transactions.pdf
ISO 8153-2 2021 Aerospace fluid systems and components — Vocabulary — Part 2 Fittings and couplings.pdf
ISO 7890-3 1988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nitrate — Part 3 Spectrometric met.pdf
ISO 37174 2024 Smart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s —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G.pdf
ISO TR 17243-3 2020 Machine tool spindles — Evaluation of machine tool spindle.pdf
ISO 11894-1 2013 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Test method for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of ion-conductive fine ceramics — Part 1 Oxide-ion-conducting solid electrolytes.pdf
ISO 8421-6 1987 Fire protection — Vocabulary — Part 6 Evacuation and means of escape.pdf
ISO 22605 2020 Refractories Determination of dynamic Young s modulus (MO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by impulse excitation of vibration.pdf
GB-T 20514-2006 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pdf
GB-T 26427-2010 饲料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pdf
GB-T 42730-2023 人类工效学 静态工作姿势评估.pdf
GB-T 35418-2017 纳米技术 碳纳米管中杂质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
GB-T 17599-1998 防护服用织物 防热性能 抗熔融金属滴冲击性能的测定.pdf
GB-T 17536-1998 订购单变更请求报文.pdf
GB-T 3564-2023 自行车部件分类、名称和主要术语.pdf
GB-T 9580-2009 标准参比炭黑的鉴定方法.pdf
GB-T 6524-2003 金属粉末 粒度分布的测量 重力沉降光透法.pdf
GB-T 17626.1-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抗扰度试验总论.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92.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