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31 . 020 犔 10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7 /G28 /G29 /G2A 犌犅 / 犜 37861 — 2019 /G21 /G22 /G21 /G23 /G24 /G25 /G26 /G27 /G28 /G29 /G2A /G2B /G2C /G2D /G2E /G22 /G2F /G30 /G31 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犺犪犾狅犵犲狀犻狀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犪犾犪狀犱犲犾犲犮狋狉狅狀犻犮狆狉狅犱狌犮狋狊 — 犐狅狀犮犺狉狅犿犪狋狅犵狉犪狆犺狔犿犲狋犺狅犱 2019  08  30 /G32 /G33 2020  03  01 /G34 /G35 /G27 /G28 /G2B /G2C /G2D /G2E /G2F /G30 /G31 /G32 /G21 /G27 /G27 /G28 /G29 /G2A /G33 /G2F /G30 /G34 /G35 /G36 /G32 /G33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 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297 ) 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 潍坊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 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东莞市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张旭 、 武海云 、 刘佳 、 高坚 、 程涛 、 谢成屏 、 幸苑娜 、 萧达辉 、 张锦梅 、 史乃捷 、 卢春阳 、 何晓燕 、 李信柱 、 陈泽勇 。 Ⅰ 犌犅 / 犜 37861 — 2019 电子电气产品中卤素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警示 ——— 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 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 。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 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电气产品中卤素含量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气产品用聚合物材料中氟 ( F )、 氯 ( Cl )、 溴 ( Br ) 含量的测定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GB / 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 T26125 — 2011   电子电气产品   六种限用物质 ( 铅 、 汞 、 镉 、 六价铬 、 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 ) 的测定 SJ / T11692 — 2017   电子电气产品限用物质检测样品拆分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 . 1   均质材料   犺狅犿狅犵犲狀犲狅狌狊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 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各部分均匀一致的材料 。 3 . 2   有证标准物质   犮犲狉狋犻犳犻犲犱狉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犿犪狋犲狉犻犪犾 ; 犆犚犕 附有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文件 , 提供使用有效程序获得的具有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值的标准物质 。 [ JJF1005 — 2016 , 定义 3.2 ] 3 . 3 标准物质   狉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犿犪狋犲狉犻犪犾 ; 犚犕 参考物质   具有足够均匀和稳定的特定特性的物质 , 其特性适用于测量或标称特性检查中的预期用途 。 [ JJF1005 — 2016 , 定义 3.1 ] 4   原理 将电子电气产品中的聚合物材料采用氧弹燃烧法处理 , 使样品中的氟 、 氯 、 溴转化为氟化氢 、 氯化氢 、 溴化氢 , 经吸收液吸收后 , 用离子色谱仪对样品中氟离子 、 氯离子和溴离子进行测定 , 采用外标法进 1 犌犅 / 犜 37861 — 2019 行定量 。 5   试剂和材料 5 . 1   水 : GB / T6682 规定的一级水 。 5 . 2   碳酸钠 ( Na 2 CO 3 ), 优级纯 。 5 . 3   碳酸氢钠 ( NaHCO 3 ), 优级纯 。 5 . 4   氢氧化钠 ( NaOH ), 优级纯 。 5 . 5   氢氧化钾 ( KOH ), 优级纯 。 5 . 6   淋洗液 ( 1.8mmol / L 碳酸钠 ( 见 5.2 ) 和 1.7mmol / L 碳酸氢钠 ( 见 5.3 ) 混合溶液 ): 用水 ( 见 5.1 ) 溶解 0.1908g 碳酸钠 ( 见 5.2 ) 和 0.1428g 碳酸氢钠 ( 见 5.3 ) 于 1000mL 容量瓶中 , 用水 ( 见 5.1 ) 溶解定容至 1000mL , 该淋洗液被证实有很好的分离度 ; 也可选择与阴离子交换柱配套的体系和浓度进行配制 。 现用现配 。 5 . 7   吸收液 : 可用水 ( 见 5.1 ) 或淋洗液 ( 见 5.6 ) 作为吸收液 , 吸收液应与淋洗液相适应或匹配的体系进行配制 , 现用现配 。 5 . 8   氟 、 氯 、 溴离子的有证标准物质 。 5 . 9   氧气 : 纯度大于或等于 99.995% , 余压应大于或等于 3MPa 。 5 . 10   助燃剂 : 苯甲酸 , 分析纯 。 5 . 11   液氮 : 工业级 。 5 . 12   除另有说明外 , 所用试剂都至少为分析纯且不应含有可检出的卤素 。 6   仪器 、 设备 6 . 1   离子色谱仪 带淋洗系统 、 进样系统 、 阴离子交换柱 、 电导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 。 6 . 2   氧弹燃烧装置 6 . 2 . 1   氧弹 警示 ——— 氧弹的安全性和耐压性能要定期检查 。 氧弹容积应大于 200mL , 测试中氧弹不应泄漏且能对液体进行定量回收 , 它的内表面由不锈钢或其他材料制成 , 不应对燃烧过程或燃烧产物造成影响 。 氧弹组件所用材料 , 如密封垫或导线应是耐热的 , 不应发生任何影响测定结果的化学反应 。 不应使用有凹痕表面的氧弹 。 在重复使用氧弹之后 , 可能会在其内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 应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定期进行清洗 , 去除这层薄膜 。 注 : 某些氧弹内表面有陶瓷涂层或铂金勺斗 , 这些内表面更耐腐蚀 。 6 . 2 . 2   样品杯 材料为铂金 、 不锈钢 、 石英 、 玻璃或陶瓷 。 6 . 2 . 3   点火丝 镍丝或铂丝 。 2 犌犅 / 犜 37861 — 2019 6 . 2 . 4   点火装置 包括充氧装置 、 点火器和冷却装置 。 6 . 3   制样设备 用于对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的设备 , 如 : 剪刀 、 搅拌机 、 研磨机 、 粉碎机 。 6 . 4   压片设备 用于粉末状样品的压片 。 6 . 5   分析天平 精度 0.0001g 。 6 . 6   滤膜 孔径 0.45 μ m , 水系材质 , 不含待测元素 。 7   样品制备 按照 SJ / T11692 — 2017 的要求对电子电气产品进行拆分 , 再按照 GB / T26125 — 2011 第 5 章的方法用制样设备制成直径不超过 2mm 的颗粒状样品 。 对于颗粒度较小的粉末状样品 , 可压片制备 。 将其装入洁净的容器内 , 作为试样 。 密封 , 并标明标记 。 为使样品燃烧完全 , 聚合物材料样品颗粒大小可至 0.5mm 以下 。 液体状的电子电气产品用聚合物材料 , 如油墨 、 黏结剂等 , 应将样品固化后处理 。 尽量在与产品制造过程的相同工艺条件下固化 。 样品机械制备过程不应导致可检测到的目标元素污染或损失 , 采用的机械制样设备 ( 见 6.3 、 6.4 ) 应清洗以防止前一个样品中的卤素对本样品的污染 。 可通过对一个含有卤素的材料制备样品 , 对有证标准物质 ( CRM ) 和空白进行相同处理后的分析结果来验证 。 有证标准物质所使用的材料中应含有已知含量的卤素 , 以确定机械的研磨粉碎和切割程序不会带来目标元素的污染和损失 。 样品的机械制备过程的有效性可通过质量控制程序 , 包括基体加标或者质量控制样品来进行持续监控 。 8   分析步骤 8 . 1   样品前处理 样品前处理的步骤如下 : a )   称量 0.1000g ~ 0.5000g 制备好的样品 , 将其放入样品杯内 , 难燃烧的样品 , 需在样品杯中加入适量的助燃剂 , 在氧弹内加入 15mL 吸收液 , 装好点火丝 , 点火丝不应接触坩埚或氧弹内壁 。 为防止高压产生的危险和氧弹可能的破裂 , 样品中助燃剂苯甲酸加入量应小于 1g 。 b )   充氧压力为 2MPa ~ 4MPa , 充氧后放气 , 至少重复两次后 , 再次充入氧气 , 将氧弹置于常温水浴中 , 点火启动燃烧程序 。 考虑到要保证样品的燃烧完全 , 称样量大时 , 充氧压力也要相应增大 。 对于难燃烧的样品 , 助燃剂的加入量依称样品量而定 。 c )   点火后 , 冷却放置 30min 以上 。 每 5min ~ 10min 摇晃一次 。 d )   缓慢排气 , 当预计样品所含的卤素的浓度较高 ( 如 , 超过 50g / kg ) 时 , 则应将氧弹连接到一个装有大约 20mL 吸收液的吸收瓶中 , 以缓慢 、 相同的速率释

.pdf文档 GB-T 37861-2019 电子电气产品中卤素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7861-2019 电子电气产品中卤素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第 1 页 GB-T 37861-2019 电子电气产品中卤素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第 2 页 GB-T 37861-2019 电子电气产品中卤素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0:30: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