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77 . 080 . 20 犎 11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7 /G28 /G29 /G2A 犌犅 / 犜 36226 — 2018 /G21 /G22 /G23   /G24 、 /G25 、 /G26 、 /G27 、 /G28 /G29 /G2A /G2B /G2C /G2D /G2E /G2F /G30 /G31 /G32 /G33 /G2C /G34 /G35 犡 /G36 /G37 /G38 /G39 /G39 /G3A /G3B ( /G3C /G2F /G2C /G3B ) 犛狋犪犻狀犾犲狊狊狊狋犲犲犾 — 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犿犪狀犵犪狀狊犲 , 狀犻犮犽犲犾 , 犮犺狉狅犿犻狌犿 , 犿狅犾狔犫犱犲狀狌犿 , 犮狅狆狆犲狉犪狀犱狋犻狋犪狀犻狌犿 — 犎犪狀犱犺犲犾犱犲狀犲狉犵狔犱犻狊狆犲狉狊犻狏犲犡犚犪狔犳犾狌狅狉犲狊犮犲狀犮犲狊狆犲犮狋狉狅犿犲狋狉犻犮犿犲狋犺狅犱 ( 狊犲犿犻狇狌犪狀狋犻狋犪狋犻狏犲犿犲狋犺狅犱 ) 2018  05  14 /G3D /G3E 2019  02  01 /G3F /G40 /G27 /G28 /G2B /G2C /G2D /G2E /G2F /G30 /G31 /G32 /G21 /G27 /G27 /G28 /G29 /G2A /G33 /G2F /G30 /G34 /G35 /G36 /G3D /G3E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 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183 ) 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 、 温州市龙湾区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 、 佛山市南海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毛敏明 、 王金砖 、 罗倩华 、 张玉洁 、 梁峙 、 姚栋梁 、 杨选林 、 林涛 、 罗有雄 、 项小平 、 吴海娟 、 杜海慧 。 Ⅰ 犌犅 / 犜 36226 — 2018 不锈钢   锰 、 镍 、 铬 、 钼 、 铜和钛含量的测定手持式能量色散 犡 射线荧光光谱法 ( 半定量法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手持式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锰 、 镍 、 铬 、 钼 、 铜和钛含量的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块状不锈钢样品中锰 、 镍 、 铬 、 钼 、 铜和钛含量的半定量分析 , 各元素测定范围见表 1 。 表 1   元素及测定范围 元素名称 测定范围 a ( 质量分数 )/ % 锰 0.5 ~ 7.9 镍 0.2 ~ 20 铬 10 ~ 25 钼 0.3 ~ 6.2 铜 0.2 ~ 3.4 钛 0.2 ~ 0.6    a 规定的含量范围表示已做过精密度试验 , 超出该范围的可能也适用 , 但需要实验室进行确认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GB / T6379.1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 正确度与精密度 )   第 1 部分 : 总则与定义 GB / T6379.2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 正确度与精密度 )   第 2 部分 : 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GB / T31364   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仪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3   原理 样品受到高能量 X 射线照射激发 , 样品中各元素发出特征 X 射线荧光光谱 。 通过测量所产生的特征 X 射线强度 , 根据校准曲线计算试样中锰 、 镍 、 铬 、 钼 、 铜和钛的初步含量 。 最后通过测试相近的有证标准物质 / 标准样品 , 使用有证标准样品 / 标准物质中元素的认证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偏差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 4   试剂与材料 一套有证标准物质 / 标准样品 。 用于日常分析绘制校准曲线时 , 所选系列有证标准物质 / 标准样品 1 犌犅 / 犜 36226 — 2018 中各被测元素含量应覆盖分析范围且有梯度 ; 用于校正仪器漂移时 , 所选标准样品 / 标准物质不一定有证书 , 但应有良好的均匀性 。 5   仪器 手持式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 。 X 射线光管功率 ≥ 2W , 分辨率 ≤ 180eV 。 6   取样和制样 被测样品的有效待测区域直径应大于仪器所选测量区域直径 , 推荐待测区域直径不小于 10mm 。 有证标准物质 / 标准样品 、 分析样品应在同一条件下研磨及表面清洁处理 , 应保证样品表面平整 、 洁 净 , 无锈层及涂覆层 , 样品厚度应不小于 0.5mm , 且无物理缺陷 。 对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的样品 , 可使 用 0.25mm 以下光谱磨样机进行表面处理 。 7   仪器准备 警示 ——— 仪器有高压部分 , 其初级激发 犡 射线也会产生相当大的辐射剂量 , 对使用者有可能造成 损伤 , 因此 , 使用 犡 射线仪器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 应按照仪器厂家的安全说明书进行操作 , 使 用过程中严禁将设备对准人体进行照射 。 7 . 1   环境条件应满足 GB / T31364 的仪器基本要求 。 避免在强磁场环境下使用 。 7 . 2   仪器使用前应预先通电 , 开机预热后 , 经过初始化能量通道校正 , 确认仪器各部分状态正常 。 预热 时间应不少于 5min 。 8   分析步骤 8 . 1   校准曲线的确认 8 . 1 . 1   测量样品前 , 用中间含量的有证标准物质 / 标准样品检验仪器内置校准曲线的有效性 。 如测量 结果处于其标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范围内 , 则执行测量程序 。 否则 , 应按 8.1.2 步骤 , 重新建立校准曲 线 。 如仪器未设内置校准曲线 , 应先按 8.1.2 步骤 , 建立校准曲线 。 8 . 1 . 2   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 , 激发一系列不锈钢有证标准物质 / 标准样品 , 每个样品至少测定 3 次 , 每 次测量时间不少于 30s , 以每个待测元素强度的平均值对该元素的含量值绘制校准曲线 。 如有必要 , 应 进行基体校正和干扰元素校正 。 8 . 2   测量 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进行样品分析 。 每个样品至少选择 3 个不同的点进行测量 , 每个点的测量时 间不少于 30s , 取平均值 。 必要时 , 可选择组成成分相近的标准样品 / 标准物质对待测样品的测量结果 进行修正 。 根据经验 , 所选有证标准物质 / 标准样品与待测样品含量的接近程度可参考以下要求 : a )   主量元素 ( ≥ 1% ): 有证标准物质 / 标准样品与待测样品的含量相差不应超过 ±10% 。 b ) 微量元素 ( < 1% ): 有证标准物质 / 标准样品与待测样品的含量相差不应超过 ±50% 。 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 , 对仪器定期进行校核 , 以校正仪器日常的漂移 。 2 犌犅 / 犜 36226 — 2018 9   结果计算 根据样品中被测元素的荧光强度 , 通过校准曲线计算出被测元素的含量 。 被测元素的分析结果 , 应在校准曲线所覆盖的含量范围内 。 测定结果以质量分数 ( % ) 的形式报告 , 一般情况下 , 计算结果中分析含量大于或等于 1% 时 , 保留小数点后 2 位数字 ; 低于 1% 时保留小数点后 3 位数字 。 10   精密度 本标准的精密度试验是由 10 个实验室对 4 个水平的锰 、 6 个水平的镍 、 4 个水平的铬 、 4 个水平的钼 、 5 个水平的铜和 3 个水平的钛含量进行测定 , 每个实验室对每个水平的各元素在 GB / T6379.1 规定的重复性条件下测定 3 次 。 参加的实验室传递分析了 29 个待测样品和与之含量接近的标准样品 , 并对待测样品的结果进行修正计算 , 修正方式见表 8 。 精密度试验所用样品参见附录 A 。 原始数据按照 GB / T6379.2 进行统计分析 , 各元素的精密度试验结果见表 2 ~ 表 7 。 表 2   锰 ( 犕狀 ) 的精密度试验结果 样品锰 ( Mn ) 的质量分数 / % 精密度数据 / % 认证值 测定值 重复性限 ( 狉 ) 再现性限 ( 犚 ) IARM319A 0.53 0.52 0.127 0.127 YSBS2031242006 1.07 1.09 0.115 0.164 GBW ( E ) 010200 1.37 1.32 0.031 0.228 YSBS113692012 7.92 7.94 0.160 0.396 表 3   镍 ( 犖犻 ) 的精密度试验结果 样品镍 ( Ni ) 的质量分数 / % 精密度数据 / % 认证值 测定值 重复性限 ( 狉 ) 再现性限 ( 犚 ) IARM10c 0.24 0.23 0.041 0.041 YSBS113682012 4.24 4.34 0.055 0.368 ECRM2981 7.056 6.864 0.165 0.933 QDG0570 8.16 8.24 0.162 0.295 YSBS11380b2011 10.11 10.02 0.155 0.319 YSBS11381a 19.91

.pdf文档 GB-T 36226-2018 不锈钢 锰 镍 铬 钼 铜和钛含量的测定 手持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半定量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6226-2018 不锈钢 锰 镍 铬 钼 铜和钛含量的测定 手持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半定量法  第 1 页 GB-T 36226-2018 不锈钢 锰 镍 铬 钼 铜和钛含量的测定 手持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半定量法  第 2 页 GB-T 36226-2018 不锈钢 锰 镍 铬 钼 铜和钛含量的测定 手持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半定量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7 23:24: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