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65 . 020 . 99 犅 65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7 /G28 /G29 /G2A 犌犅 / 犜 35822 — 2018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5 /G28 /G29 /G2A /G2B /G2C 犜犲犮犺狀犻犮犪犾狉犲犵狌犾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狀犪狋狌狉犲狉犲狊犲狉狏犲狕狅狀犻狀犵 2018  02  06 /G2D /G2E 2018  09  01 /G2F /G30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7 /G28 /G2B /G2C /G2D /G2E /G2F /G30 /G2F /G31 /G32 /G33 /G21 /G27 /G27 /G28 /G29 /G2A /G34 /G35 /G36 /G37 /G38 /G39 /G2D /G2E目    次 前言 Ⅰ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区划原则 1 ………………………………………………………………………………………………… 4   功能分区 1 ………………………………………………………………………………………………… 5   分区依据 2 ………………………………………………………………………………………………… 6   区划程序 4 ………………………………………………………………………………………………… 7   区划结果 4 ………………………………………………………………………………………………… 8   区划调整 4 ………………………………………………………………………………………………… 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依据的基础资料 6 ………………………………………… 附录 B ( 规范性附录 )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结果的附表格式 8 ………………………………………… 附录 C ( 规范性附录 )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的制图要求 9 …………………………………………… 参考文献 11 …………………………………………………………………………………………………… 犌犅 / 犜 35822 — 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 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北京林业大学 、 国家林业局 、 国家海洋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崔国发 、 李忠 、 王清春 、 郭子良 、 徐基良 、 邢韶华 、 雷霆 、 郭红燕 、 安丽丹 、 武立磊 、 贾恒 、 王斌 。 Ⅰ 犌犅 / 犜 35822 — 2018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 、 功能分区 、 依据 、 程序 、 结果和调整等技术性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的规划 、 设计 、 建设与管理等有关领域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GB / T3792.6   测绘制图资料著录规则 GB / T18317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LY / T2016   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程 SL609   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 3   区划原则 3 . 1   针对性 针对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类型 、 数量 、 分布和面临的影响因素 , 选择科学的区划方法 , 因地制 宜地划定自然保护区的各功能区 。 3 . 2   完整性 为保证主要保护对象的长期安全和稳定 , 核心区应集中连片 ; 在确定各功能区的界线时 , 尽量保持 地貌单元的完整性 。 3 . 3   协调性 在主要保护对象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 , 统筹考虑当地社区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和社会经济 的发展需求 。 3 . 4   稳定性 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确定后应保持长期稳定 , 在主要保护对象和自然环境未发生显著变化时一般 不得调整 。 4   功能分区 4 . 1   功能区的一般组成 自然保护区一般划分为核心区 、 缓冲区和实验区 , 必要时可划建季节性核心区 、 生物廊道和外围保 护地带 。 1 犌犅 / 犜 35822 — 2018 4 . 2   核心区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的集中分布区域 。 4 . 3   缓冲区 在核心区外围划定的用于减缓外界对核心区干扰的区域 。 4 . 4   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内自然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结合的区域 , 可开展传统生产 、 科学实验 、 宣传教育 、 生态旅游 、 管理服务和自然恢复 。 4 . 5   季节性核心区 根据野生动物的迁徙或洄游规律确定的核心区 , 在野生动物集中分布的时段按核心区管理 , 在其他时段按实验区管理 。 4 . 6   生物廊道 连接隔离的生境斑块并适宜生物生存 、 扩散与基因交流等活动的生态走廊 。 生物廊道参照缓冲区管理 。 4 . 7   外围保护地带 在自然保护区外划定的 、 主要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起增强 、 协调 、 补充作用的保护地带 。 外围保护地带参照缓冲区或实验区管理 。 5   分区依据 5 . 1   核心区 5 . 1 . 1   划为核心区的区域 划为核心区的区域包括 :——— 典型自然生态系统 、 珍稀濒危物种 、 农作物野生近缘种或自然遗迹等主要保护对象集中分布的区域 ;——— 典型地带性植被和完整的垂直植被带分布的区域 , 主要保护植物的原生地 ;——— 主要保护动物的繁殖区 , 关键的水源地 、 取食地和食盐地等区域 。 5 . 1 . 2   核心区的要求 核心区的要求包括 :——— 自然保护区内可以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区 ;——— 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面积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 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面积应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生境要求确定 , 至少一片核心区的面积应满足其最小可存活种群的生存空间需要 ;——— 核心区面积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比例一般不低于 30% 。 5 . 2   缓冲区 5 . 2 . 1   划为缓冲区的区域 缓冲区的空间位置和范围应根据外界干扰源的类型和强度确定 。 缓冲区的宽度应足以消除外界主 2 犌犅 / 犜 35822 — 2018 要干扰因素对核心区的影响 。 5 . 2 . 2   可不划定缓冲区的情况 可不划定缓冲区的情况包括 : ——— 核心区边界有悬崖 、 峭壁 、 河流等较好自然隔离 ; ——— 核心区外围是另一个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或缓冲区 ; ——— 核心区外围是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 ; ——— 核心区外围是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 ; ——— 核心区外围是地质公园的特级保护区 ; ——— 核心区外围是风景名胜区的生态保护区 ; ——— 核心区外围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禁伐区 ; ——— 核心区外围是一级国家级公益林 ; ——— 核心区外围是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 ; ——— 核心区边界存在永久性人工隔离带 。 5 . 3   实验区 5 . 3 . 1   划为实验区的区域 在划定核心区 、 缓冲区和生物廊道后 , 自然保护区的其他区域划为实验区 。 根据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和当地社区发展需求 , 应把下列区域划为实验区 : ——— 自然保护区原住居民的基本生产 、 生活所占用的区域 ; ——— 具有较好的科学研究条件 , 便于开展科学实验的区域 ; ——— 具有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 适宜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文化宣传等活动的区域 ; ——— 拥有较好自然旅游资源 , 便于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区域 ; ——— 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 , 能满足自然保护区管护人员办公 、 管理及生活等方面需要的区域 。 5 . 3 . 2   实验区要求 实验区面积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比例不应高于 50% 。 5 . 4   季节性核心区 主要保护对象以迁徙性或洄游性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 可以在核心区以外保护对象相对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季节性核心区 , 一般包括下列区域 : ——— 自然保护区内迁徙鸟类的繁殖 、 取食的关键区域 ; ——— 自然保护区内迁徙或迁移兽类 、 爬行类 、 两栖类的关键繁殖区域 ; ——— 自然保护区内洄游性水生动物的关键繁殖区域 。 5 . 5   生物廊道 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种类 、 数量 、 分布 、 迁徙或洄游规律 , 以及生境适宜性和阻隔因子等情况 , 可以划定生物廊道 , 并明确其空间位置 、 数量 、 长度和宽度 。 陆生野生动物的生物廊道划定按照 LY / T2016 的要求 。 淡水鱼类的生物廊道划定按照 SL609 的要求 。 5 . 6   外围保护地带 下列情况可划定外围保护地带 : 3 犌犅 / 犜 35822 — 2018 ——— 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小 , 难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野生动植物生境的安全性 ;——— 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宽度

.pdf文档 GB-T 35822-2018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5822-2018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 第 1 页 GB-T 35822-2018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 第 2 页 GB-T 35822-2018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7 23:12:3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