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67.120.30 CCSB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375—2024 代替GB/T35375—2017 冻 银 鱼 Frozenwhitebait 2024-10-26发布 2025-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5375—2017《冻银鱼》,与GB/T35375—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加工要求(见2017年版的3.1); ———删除了涉及食品安全指标和要求的相关内容(见2017年版的3.3、3.7、4.5、4.6); ———更改了原料要求(见4.1,2017年版的3.2.1); ———更改了规格要求(见4.3,2017年版的3.5); ———更改了解冻后产品要求(见4.4.2,2017年版的3.4.2); ———更改了规格的试验方法(见5.1,2017年版的4.2); ———更改了挥发性盐基氮的试验方法(见5.4,2017年版的4.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河海大学、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 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美琴、高天珩、倪宝友、邵俊杰、杨洪生、孟勇、吴光红、黄鸿兵、王明华、 万金娟、杨贤庆、马海霞。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7年首次发布为GB/T35375—201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35375—2024 冻 银 鱼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冻银鱼的原料、加工用水、规格、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净含量等要求,描述了相应的 试验方法,给出了检验规则,同时规定了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大银鱼属(ProtosalanxRegan)、新银鱼属(NeosalanxWakiyaetTakahasi)、间银 鱼属(HemisalanxRegan)等新鲜银鱼为原料,经冷冻加工制成的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009.2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30891 水产品抽样规范 GB/T36193 水产品加工术语 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SC/T3035 水产品包装、标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3619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条 whitebaitwithyellowstripe 体内消化道呈黄色的银鱼。 4 要求 4.1 原料 应新鲜,品质良好,无污染。 4.2 加工用水 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4.3 规格 按鱼体全长和每千克银鱼数量划分,见附录A。 1GB/T35375—2024 4.4 感官要求 4.4.1 冻品 冻块清洁、坚实、表面平整不破碎,冰衣应均匀覆盖全部鱼体,无干耗。 4.4.2 解冻后产品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解冻后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 优级 合格 形态新鲜,鱼体完整,体表呈半透明状,无破肚或 腹部膨胀现象,无污秽黏液鱼体基本完整,腹部稍有膨胀,无污秽黏液 组织 肌肉组织坚实,弹性良好 肌肉组织稍软,弹性略差 色泽具有银鱼固有色泽,有光泽,无变色现象,无 黄条具有银鱼固有色泽,或有部分体表呈乳白色。 允许混入少量黄条 气味 具有银鱼特有的气味,无异味 具有银鱼特有的气味,无异味 杂质及水产夹杂物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杂质及其他水产夹 杂物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杂质。允许混入少量小 杂鱼、虾,其重量应低于总重量的5% 4.5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产品中心温度/℃ ≤-18 挥发性盐基氮/(mg/100g) ≤12 4.6 净含量 预包装产品的净含量应符合JJF1070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规格 5.1.1 鱼体全长 随机取解冻后不少于100g或最小包装产品,用分度值为1mm的直尺直接测量鱼体全长(吻端至 尾鳍末端),取其平均值得到鱼体长度。将混入差异明显的大、小规格样品挑出。 2GB/T35375—2024 5.1.2 银鱼数量 称取解冻后不少于100g(精确至1g)产品m,计数x,按公式(1)换算成每千克试样中银鱼的尾 数,结果保留至整数。 A=x m×1000 ……………………(1) 式中: A———规格,单位为尾每千克(尾/kg); x———样品数量,单位为尾; m———样品净重,单位为克(g)。 5.2 感官检验 5.2.1 冻品检验 在光线充足、无异味的环境中,将试样放置在白色搪瓷盘或不锈钢工作台上,视检,判定是否符合 4.4.1的要求。 5.2.2 解冻后检验 将冻品置于塑料袋中,封严袋口,在10℃~25℃的流水下进行解冻。当冻品表面冰溶解、银鱼个 体分离时,将样品倒入孔径为2mm的网筛中,均匀摊铺沥水2min~3min。在光线充足、无异味的环 境中,将试样放置在白色搪瓷盘或不锈钢工作台上,视检,判定是否符合4.4.2的要求。 5.3 产品中心温度 用钻头钻至冻品中心部位,取出钻头立即插入温度计,等温度计指示温度不再下降时,读数。 5.4 挥发性盐基氮 按GB5009.228的规定执行。 5.5 净含量 按JJF1070的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法 6.1.1 组批规则 在原料及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天或同一班组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6.1.2 抽样方法 按GB/T30891的规定执行。 6.2 检验分类 6.2.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为规格、感官和净含量,检验合格签发检验合格证,产品凭检 3GB/T35375—2024 验合格证入库或出厂。 6.2.2 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为本文件中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b) 原料变化或改变主要生产工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国家行政监管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d) 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大差异时; e) 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两次的周期性检验; f) 对质量有争议,仲裁需要时。 6.3 判定规则 6.3.1 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标示等级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质量等级符合本文件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6.3.2 检验项目如出现不符合标示等级要求时,应重新自同批产品中抽取两倍量样品进行复检,以复 检结果为准。若仍有不合格项,判定该批产品不符合本文件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7 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识 7.1.1 应符合SC/T3035的规定。 7.1.2 非预包装产品应标示产品名称、等级、规格、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名称等。 7.1.3 运输包装的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7.1.4 实施可追溯的冻银鱼应有可追溯标识。 7.2 包装 7.2.1 应符合SC/T3035的规定。 7.2.2 应按同一等级、同一规格包装,不应混装。 7.2.3 包装产品应排列整齐,并附产品合格证。 7.2.4 包装应牢固、防潮、不易破损,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无毒、无异味。 7.3 运输 7.3.1 应采用保温车船运输,运输过程中厢体温度不应高于-15℃。 7.3.2 运输工具应清洁、无异味,不应接触有腐蚀性的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 7.3.3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虫害、有害物质的污染和其他损害,不应与气味浓郁物品混运。 7.4 贮存 7.4.1 产品应贮存于清洁、无异味的冷库内,防止虫害、有害物质的污染和其他损害。 7.4.2 不同规格、等级的产品应分垛存放,标示清楚,并用垫板垫起,与地面距离不少于10cm,与墙壁 距离不少于30cm,堆放高度以纸箱受压不变形为宜。 7.4.3 冷库温度不应高于-18℃,库温波动应控制在±2℃以内。 4GB/T35375—2024

.pdf文档 GB-T 35375-2024 冻银鱼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5375-2024 冻银鱼 第 1 页 GB-T 35375-2024 冻银鱼 第 2 页 GB-T 35375-2024 冻银鱼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7 22:58: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