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65 . 020 . 01 犅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35238 — 2017 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规范 犜犲犮犺狀犻犮犪犾狊狆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犮狅狀狋狉狅犾狅犳狑犺犲犪狋狊狋狉犻狆犲狉狌狊狋 ( 犘狌犮犮犻狀犻犪狊狋狉犻犻犳狅狉犿犻狊 犠犲狊狋. ) 2017  12  29 发布 2018  07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 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牛永春 、 吴立人 。 Ⅰ 犌犅 / 犜 35238 — 2017 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条锈病 ( 犘狌犮犮犻狀犻犪狊狋狉犻犻犳狅狉犿犻狊 West. ) 的术语和定义 、 流行分区 、 综合防治策略 、 分区治理措施和主要防治技术 。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GB / T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 一 ) GB / T15795   小麦条锈病测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 T1579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 . 1   发病程度   犱犻狊犲犪狊犲犻狀狋犲狀狊犻狋狔 小麦条锈病发生的轻重程度 , 用病叶率 、 严重度和病情指数表示 。 注 : 病叶率 、 严重度和病情指数的定义参见 GB / T15795 。 3 . 2   抗病性   犱犻狊犲犪狊犲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 。 注 : 小麦品种对条锈病菌的抗病性只能在遇到条锈病菌侵染后才表现出来 , 并且通常是针对一定的条锈病菌生理 小种的抵抗性 。 抗病性强弱评判主要依据病害反应型 , 抗病性由高至低依次分为免疫 、 近免疫 、 高抗 、 中抗 、 中 感和高感共 6 级 。 根据抗病性表达的生育期 , 抗病性分为苗期抗病性 、 成株期抗病性和全生育期抗病性 。 根据 抗病性表达是否需要较高温度分为常温抗病性和高温抗病性 。 3 . 3   防治指标   犪犮狋犻狅狀狋犺狉犲狊犺狅犾犱 采取农药防治措施时可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发病程度 。 4   小麦条锈病流行分区 4 . 1   总则 根据不同地区小麦条锈病的流行频率 、 发生特点和在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中的作用 , 对小麦条锈病 发生流行区进行划分 。 1 犌犅 / 犜 35238 — 2017 4 . 2   菌源地 4 . 2 . 1   越夏区 夏季最热阶段旬平均气温在 23℃ 以下 , 条锈菌可以继续侵染小麦渡过夏季 , 并向本地及附近地区秋苗传播的地区 。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 、 西南 、 华北等地的冷凉山区 , 这些地区夏季气温较低 , 小麦种植于不同海拔高度 、 生育期参差不齐 、 耕作较为粗放 , 条锈病菌在这些地区的晚熟冬麦 、 春麦和自生苗上可以渡过夏季 。 4 . 2 . 2   越夏菌源基地 也称核心越夏区 : 越夏区中夏季较为冷凉湿润 , 常年小麦条锈病发病频率高 , 为秋苗发病提供菌源量较大的地区 。 主要包括甘肃陇南 、 陇东 、 陇中南 、 四川西北部等 。 4 . 2 . 3   冬繁区 也称越冬菌源基地 : 常发区中距越夏菌源基地较近或秋季易于受到气流远距离传播条锈菌侵染 , 秋苗往往大量发病 , 且冬季较为温暖湿润病菌仍可继续生长繁殖的地区 , 春季病苗为本地及邻近麦区提供大量菌源 。 主要包括四川盆地 、 陕西汉水流域 、 湖北江汉平原和西北部 、 河南南部和云南一些小盆地 ( 坝区 )。 4 . 3   常发区 气候较为湿润 , 当地具有菌源或毗邻病菌越夏区 , 或秋季易于受到气流远距离传播条锈菌侵染 , 条锈病经常发生的地区 。 主要包括甘肃陇东 、 陇南 、 青海东部 、 四川盆地及西北部 、 重庆 、 陕西南部及关中 、 云南中西部 、 贵州西部 、 湖北江汉平原和西北部 、 河南南部 、 西藏东南部 、 新疆伊犁和塔城等地 。 4 . 4   易发区 秋苗容易发病 , 冬春季则气候较为干旱 , 春季发病程度年度之间差异较大的地区 。 这些地区越冬菌源量不稳定 , 春季发病程度受冬春季雨水影响较大 。 主要包括黄淮平原 、 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 河北南部 、 山西南部 、 甘肃中部 、 宁夏南部 、 新疆阿克苏 、 西藏山南 、 拉萨等河谷农区 。 4 . 5   偶发区 秋苗很少发病或难以越冬 , 早春本地缺乏菌源 , 春季气候干旱 , 一般年份不易发病的地区 。 这些地区偶遇邻近地区春季大量发病或本地冬季大雪覆盖 、 条锈菌能顺利越冬而早春有一定数量菌源 、 且春雨较多的年份 , 才会大量发病 。 主要包括华北北部 、 东北 、 宁夏中北部 、 甘肃河西走廊 、 新疆喀什等地 。 5   综合防治策略和分区治理措施 5 . 1   综合防治策略 采用 “ 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 , 以农药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 ” 的综合防治策略 。 针对小麦条锈病不同流行区的特点 , 实行分区域治理 。 以菌源地治理和常发区的防治为重点 , 减轻菌源对东部广大麦区的侵染压力 。 5 . 2   越夏菌源基地治理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 退麦改种 , 因地制宜发展油料作物 、 豆类 、 薯类 、 中药材 、 蔬菜或牧草等 , 压缩小 2 犌犅 / 犜 35238 — 2017 麦种植面积 。 选用推广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全生育期抗条锈病小麦品种 , 实施抗病基因多样化和抗病基因合理布局 , 在半山 、 高山地区 ( 病菌越夏区 ) 和平川地区 ( 病菌越冬区 ) 分别种植具有不同抗条锈病基因的小麦品种 , 切断条锈菌在本区的小循环 。 注意适时早收 、 减少田间落粒 , 小麦或复种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耙耱 , 在复种地进行中耕除草 , 及时灭除自生麦苗 。 冬小麦适期晚播 , 避免早播 。 在种植苗期感病品种时 , 应实施杀菌剂拌种或种子包衣 。 开展田间病情调查监测和预报 , 一旦达到防治指标 , 及时喷药防治 。 5 . 3   常发区 ( 含冬繁区 ) 治理 种植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全生育期抗条锈病小麦品种 , 实施抗病基因多样化 。 加强品种抗病性监测 , 及时淘汰感病品种 。 若必须种植苗期感病品种时应实施杀菌剂拌种或种子包衣 。 冬繁区结合旱地改制 、 实施小麦与其他作物的间作 、 套作 。 冬小麦适期晚播 , 避免早播 。 湿度大的地区注意排水 , 降低田间湿度 。 开展田间病情调查监测和预报 , 一旦达到防治指标 , 及时喷药防治 。 5 . 4   易发区治理 种植抗条锈病小麦品种 , 除具有全生育期抗病性的品种外 , 具有成株期抗病性或高温抗病性的品种也均可应用 , 注意抗病基因或抗源多样化 。 开展春季田间病情调查监测和预报 , 根据病情 , 对传病中心进行重点喷药防治或普遍喷药防治 。 冬小麦适期晚播 。 加强田间管理 , 做好氮 、 磷 、 钾肥的合理搭配 , 避免施用氮肥过多过迟造成贪青晚熟 。 后期发病重的田块 , 可适当灌水以补充植株水分 , 减少产量损失 。 5 . 5   偶发区治理 种植抗条锈病小麦品种 , 具有全生育期抗病性 、 成株期抗病性或高温抗病性的品种均可应用 。 春季注意掌握外来菌源动态 , 开展田间病情监测 , 必要时进行喷药防治 。 加强田间管理 , 做好氮 、 磷 、 钾肥的合理搭配 , 避免施用氮肥过多过迟造成贪青晚熟 。 后期发病重的田块 , 可适当灌水以补充植株水分 , 减少产量损失 。 6   主要防治技术 6 . 1   选用抗病品种 6 . 1 . 1   抗病品种选择 应选择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的抗病性鉴定单位鉴定对条锈病具有抗性的品种 。 6 . 1 . 2   抗病品种合理使用 实施小麦生产品种抗病基因多样化 、 抗源背景多样化 , 避免生产品种使用抗源的过于集中或单一化 。 根据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及各流行区的特点 , 在不同流行区 、 病菌越夏区和冬繁区合理布局具有不同抗病基因和抗病特点的小麦品种 。 在越夏菌源基地和常发区 ( 含冬繁区 ), 应种植具有全生育期抗病性的小麦品种 , 并应在半山 、 高山 3 犌犅 / 犜 35238 — 2017 地区 ( 病菌越夏区 ) 和平川地区 ( 病菌越冬区 ) 分别种植具有不同抗条锈病基因的小麦品种 ; 在易发区和偶发区 , 除可种植全生育期抗病性小麦品种外 , 还应加强具有成株期抗病性和高温抗病性的小麦品种的推广种植 。 应关注小麦生产品种的抗病性变化动态 , 根据条锈菌小种和小麦品种抗病性监测结果 , 及时调整抗病小麦品种布局 , 轮换种植具有不同抗病基因和抗病特点的品种 , 淘汰感病品种 。 6 . 2   种子处理 在条锈病菌源地和常发区 , 若种植苗期感病品种 , 应实施杀菌剂拌种 、 浸种或种子包衣 , 保护小麦幼苗免受条锈菌侵染和为害 , 减少秋苗发病 。 宜使用农药品种 : 三唑酮 ( triadimefo

.pdf文档 GB-T 35238-2017 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5238-2017 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规范 第 1 页 GB-T 35238-2017 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规范 第 2 页 GB-T 35238-2017 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7 22:44:2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