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07 . 060 犃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35230 — 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 犛狆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狊犳狅狉狊狌狉犳犪犮犲犿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狅犫狊犲狉狏犪狋犻狅狀 — 犈狏犪狆狅狉犪狋犻狅狀 2017  12  29 发布 2018  07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 系列标准包括以下 17 项标准 : ——— GB / T3522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总则 ; ——— GB / T3522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云 ; ——— GB / T3522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气象能见度 ; ——— GB / T3522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 ; ——— GB / T3522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气压 ; ——— GB / T3522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空气温度和湿度 ; ——— GB / T3522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风向和风速 ; ——— GB / T3522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降水量 ; ——— GB / T3522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雪深与雪压 ; ——— GB / T3523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 ; ——— GB / T3523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辐射 ; ——— GB / T3523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日照 ; ——— GB / T3523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温 ; ——— GB / T3523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冻土 ; ——— GB / T3523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电线积冰 ; ——— GB / T3523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面状态 ; ——— GB / T3523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自动观测 。 本标准按照 GB / 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507 ) 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云南省气象局 、 湖北省气象局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江西省气象局 、 吉林省气象局 、 山东省气象局 、 河南省气象局 、 山西省气象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李莉 、 杨志彪 、 涂满红 、 熊家宇 、 葛春凤 、 高民 、 曹铁 、 宋世平 。 Ⅰ 犌犅 / 犜 35230 — 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中蒸发量观测的技术要求和观测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气象观测中蒸发量的观测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GB / T3522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B / T3522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 . 1   蒸发量   犲狏犪狆狅狉犪狋犻狅狀犪犿狅狌狀狋 在一定时段内 , 一定容量的水由液态或固态变为汽态的量 。 4   一般要求 4 . 1   测定仪器 测定蒸发的仪器 , 包括大型蒸发器 ( 参见附录 A )、 小型蒸发器 ( 参见附录 B ) 和蒸发池 。 4 . 2   仪器安装场所 大型蒸发器安装在观测场内的西边 , 小型蒸发器应安装在大型蒸发器的东边 , 二者相距 4m , 蒸发池安装应远离观测场至少 50m 。 4 . 3   蒸发用水 宜用代表当地自然水体 ( 江 、 河 、 湖 ) 的水 , 在取自然水有困难的地区 , 可用饮用水 ( 井水 、 自来水 )。 5   大型蒸发器 5 . 1   构造 大型蒸发器由蒸发桶 、 水圈 、 溢流桶和测针组成 , 构造参见附录 A 。 5 . 2   安装 5 . 2 . 1   蒸发桶 大型蒸发器安装在观测场内 , 安装时 , 力求少挖动原土层 。 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 1 犌犅 / 犜 35230 — 2017 a )   蒸发桶放入坑内 , 桶口高出地面 30cm , 保持水平 ; b ) 蒸发桶外壁与坑壁间的空隙 , 应用挖出的原土填回捣实 ; 水圈与蒸发桶应密合 ; c ) 水圈与地面之间 , 原土回填 , 土圈宽度为 30cm ; 其高度应低于蒸发桶口约 7.5cm ; d ) 在土圈外围 , 应有防塌设施 , 可用预制弧形混凝土块拼成 , 或用水泥砌成外围 ; e ) 为了观测时利于读数 , 在蒸发桶外水圈东南面留 40cm 大小的缺口 , 以便人工观测 。 5 . 2 . 2   溢流桶 溢流桶安装在距蒸发桶的溢流嘴下 66cm ( ±2cm ) 的距离内 , 将溢流嘴与溢流桶用胶管连通 , 溢流 桶放置在带盖的套箱内 。 5 . 2 . 3   测针 测针安装在蒸发器内壁 , 针尖位于静水器内 , 静水器底部没入水中 。 测针示意图参见附录 A 。 5 . 3   观测和记录 5 . 3 . 1   人工观测方法 5 . 3 . 1 . 1   每日 20 时观测并记录日蒸发量 。 观测时调整测针针尖与水面恰好相接 , 从游标尺上读出水面高度 , 读数精确到 0.1mm 。 5 . 3 . 1 . 2   按式 ( 1 ) 计算蒸发量 : 犈 = 犎 1 + 犚 - 犎 2 - 犎′ …………………………( 1 )    式中 : 犈 ——— 蒸发量 , 单位为毫米 ( mm ), 取 1 位小数 ; 犎 1 ——— 蒸发原量 , 单位为毫米 ( mm ), 前 1 日 20 时水面高度 ; 犚 ——— 降水量 , 单位为毫米 ( mm ), 以雨量器观测值为准 ; 犎 2 ——— 测量时水面高度 , 单位为毫米 ( mm ); 犎 ′ ——— 溢流量 , 单位为毫米 ( mm )。 5 . 3 . 1 . 3   蒸发器内流入溢流桶的水量 , 应从蒸发量中减去 。 5 . 3 . 1 . 4   在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应增设一个蒸发专用的雨量器 。 5 . 3 . 1 . 5   观测后应检查并调整蒸发桶内的水面高度到规定位置 ; 每次水面调整后 , 应测量水面高度值 , 记入观测簿 ( 格式见 GB / T35221 ) 次日蒸发量的 “ 原量 ” 栏 , 作为次日观测器内水面高度的起算点 。 5 . 3 . 1 . 6   降水量过大时应从蒸发器中取出一定水量或蒸发桶和雨量筒同时加盖 。 5 . 3 . 1 . 7   结冰期较短的地区 , 结冰时可停止观测 , 各该日蒸发量栏记 “ B ”; 待某日结冰融化后 , 测出停止 观测以来的蒸发总量 , 记在该日蒸发量栏内 , 但不应跨月 、 跨年 , 当月末或年末蒸发器内结有冰盖时 , 应 沿着器壁将冰盖敲离 , 使之呈自由漂浮状后 , 仍按非结冰期的要求 , 测定自由水面高度 。 5 . 3 . 1 . 8   结冰期较长的地区 , 整个结冰期停止大型蒸发器观测 , 改用小型蒸发器观测 。 5 . 3 . 1 . 9   因降水使蒸发量出现负值时 , 该日蒸发量按 0.0 处理 。 5 . 3 . 2   自动观测方法 5 . 3 . 2 . 1   安装 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 a )   大型蒸发器蒸发桶的安装同 5.2 ; b ) 在蒸发桶的北侧安装百叶箱 , 百叶箱内安装蒸发测量筒 , 蒸发传感器安装在测量筒上 ; 2 犌犅 / 犜 35230 — 2017 c ) 测量筒通过连通器与蒸发桶相连 , 蒸发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 ; d ) 应保持传感器测量筒的最高水位刻度线稍高于蒸发桶溢流孔 ; e ) 在桶内注水后使水面接近测量筒的最高水位刻度线处 , 保持水面位于最高和最低刻度线之间 ; f ) 传感器用电缆与数据采集器相连 。 5 . 3 . 2 . 2   数据采集与处理 采集器采集蒸发桶内水面高度的连续变化 , 自动计算出每小时和 1 日 ( 前 1 日 20 时 ~ 当日 20 时 ) 的蒸发量 。 结冰期间 , 停止观测 。 因降水使蒸发量出现负值时 , 该日蒸发量按 0.0 处理 。 5 . 4   维护 5 . 4 . 1   蒸发器内水体应保持清洁 , 无明显杂物 , 水色无明显变化 ; 水体应定期更换 , 周期最长不应超过 1 个月 ; 换水时应清洗蒸发桶 , 注入的水温应与更换前的水温接近 。 5 . 4 . 2   蒸发器内水位应保持在最高和最低刻度线之间 , 超出范围应及时维护 。 5 . 4 . 3   应定期 ( 包括汛期开始 、 结束以及冬季停止观测期结束后各 1 次 ) 检查蒸发器渗漏情况 。 5 . 4 . 4   冬季停止观测前 , 应将蒸发器内的水汲净 , 加盖保护 。 5 . 4 . 5   水圈内的水面高度应与蒸发桶内的水面高度接近 。 6   小型蒸发器 6 . 1   构造 为直径 20cm 、 高约 10cm 的金属圆盆 , 口缘镶有内直外斜的刀刃形铜圈 , 器旁有一倒水小嘴 。 为 防止鸟兽饮水 , 器口附有一个上端向外张开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 。 参见附录 B 。 6 . 2   安装 6 . 2 . 1   在观测场内的安装地点竖一圆柱 , 柱顶安一圈架 , 将蒸发器安放其中 , 铜圈搁

.pdf文档 GB-T 35230-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5230-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 第 1 页 GB-T 35230-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 第 2 页 GB-T 35230-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7 22:44: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