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07 . 060 犅 18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7 /G28 /G29 /G2A 犌犅 / 犜 34808 — 2017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8   /G29 /G2A 犛狆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犪犵狉狅犿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狅犫狊犲狉狏犪狋犻狅狀 — 犛狅狔犫犲犪狀 2017  11  01 /G2B /G2C 2017  11  01 /G2D /G2E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7 /G28 /G2B /G2C /G2D /G2E /G2F /G30 /G2F /G31 /G32 /G33 /G21 /G27 /G27 /G28 /G29 /G2A /G34 /G35 /G36 /G37 /G38 /G39 /G2B /G2C书 书 书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术语和定义 1 ……………………………………………………………………………………………… 3   观测原则和地段选择 1 …………………………………………………………………………………… 4   发育期观测 2 ……………………………………………………………………………………………… 5   生长状况观测与评定 3 …………………………………………………………………………………… 6   生长量观测 4 ……………………………………………………………………………………………… 7   产量要素分析 4 …………………………………………………………………………………………… 8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观测 4 ………………………………………………………………………………… 9   主要病虫害观测 6 ………………………………………………………………………………………… 10   田间工作记载 7 …………………………………………………………………………………………… 11   观测簿表填写 7 …………………………………………………………………………………………… 12   生育期间气象条件鉴定 7 ………………………………………………………………………………… 附录 A ( 规范性附录 )   地段选择 8 ………………………………………………………………………… 附录 B ( 规范性附录 )   大豆密度观测 10 …………………………………………………………………… 附录 C ( 规范性附录 )   大豆生长量观测 11 ………………………………………………………………… 附录 D ( 规范性附录 )   大豆产量要素观测 14 ……………………………………………………………… 附录 E ( 规范性附录 )   观测簿表填写 16 …………………………………………………………………… 附录 F ( 资料性附录 )   大豆农业气象观测簿及报表格式 20 ……………………………………………… 参考文献 28 …………………………………………………………………………………………………… Ⅰ 犌犅 / 犜 34808 — 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 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539 ) 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郭建平 、 姜丽霞 、 李帅 、 闫平 、 朱海霞 、 王萍 、 纪仰慧 、 赵俊芳 。 Ⅲ 犌犅 / 犜 34808 — 2017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大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农业气象观测的规则 , 包括观测原则和地段选择 , 发育期 、 生长状况 、 生长量 、 产量要素 、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 、 田间工作等的观测时次 、 项目 、 标准和计算方法 , 观测结果的记载记录格式等内容以及观测簿表填写 。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大豆农业气象观测的业务 、 服务和研究 。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2 . 1 平行观测   狆犪狉犪犾犾犲犾狅犫狊犲狉狏犪狋犻狅狀 观测大豆发育进程 、 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形成情况 , 同时观测相关的环境要素 。 2 . 2 植株密度   狆犾犪狀狋犱犲狀狊犻狋狔 单位土地面积上大豆植株的数量 。 注 : 以株数每平方米表示 。 2 . 3 大豆空秕荚   犲犿狆狋狔犪狀犱犫犾犻犵犺狋犲犱狆狅犱 荚果中无粒或不足正常籽粒 1 / 4 的荚 。 3   观测原则和地段选择 3 . 1   观测原则 3 . 1 . 1   平行观测 观测大豆的发育进程 、 生长状况 、 产量 , 并同时观测大豆生长环境的物理要素 ( 包括气象要素等 )。 大豆观测地段的气象条件与气象观测场基本一致时 , 气象台站的基本气象观测可作为平行观测中的气象要素部分 。 3 . 1 . 2   点与面结合 应在相对固定的观测地段进行系统的观测 ; 在大豆生育的关键时期以及当农业气象灾害 、 病虫害发生时 , 应根据当地服务需求进行较大范围的农业气象调查 , 增强观测的代表性 。 3 . 2   地段选择 应选择能代表当地一般情况下气候 、 土壤 、 地形 、 地势 、 耕作制度及产量水平的地段作为观测地段 。 地段一旦选定宜保持长期稳定 , 确需调整时应选择该地段邻近的农田 , 并对调整情况进行记载 。 地段选 1 犌犅 / 犜 34808 — 2017 择的具体要求见附录 A 。 4   发育期观测 4 . 1   观测内容 播种期 、 出苗期 、 三真叶期 、 分枝期 、 开花期 、 结荚期 、 鼓粒期和成熟期 。 4 . 2   观测时间 播种期按实际播种日期记载 ; 出苗期通过目测确定并记载 。 其他发育期进行隔日观测 , 若规定观测的相邻两个发育期间隔时间很长 , 在不漏测发育期的前提下 , 可逢 5 和旬末观测 , 临近发育期即恢复隔日观测 。 具体时段宜由台站根据历史资料和当年大豆生长情况确定 。 4 . 3   观测地点的选择 4 . 3 . 1   观测点的确定 在观测地段 4 个区内 , 各选有代表性的一个点 , 作上标记并编号 , 并在此观测发育期 。 4 . 3 . 2   观测点面积的确定 4 . 3 . 2 . 1   条播密植 : 宽 2 行 ~ 3 行 、 长 2m ~ 3m 。 4 . 3 . 2 . 2   穴播 : 宽 2 行 ~ 3 行 , 每行长可包括 15 穴 ( 株 ) ~ 20 穴 ( 株 )。 4 . 3 . 2 . 3   间套种 : 条播参照 4.3.2.1 , 穴播参照 4.3.2.2 。 4 . 3 . 3   观测植株数的选择 4 . 3 . 3 . 1   条播密植 : 观测植株一般不固定 , 在发育期测点内 , 每个测点连续取 25 株 。 4 . 3 . 3 . 2   穴播 : 每个测点连续固定 5 穴 。 4 . 3 . 3 . 3   间套种 : 条播参照 4.3.3.1 , 穴播参照 4.3.3.2 。 4 . 4   发育期确定 发育期的确定包括以下几部分 : ——— 出苗期 : 子叶在土壤表面展开 ; ——— 三真叶期 : 两片真叶 ( 单叶 ) 出现后 , 又出现了由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 , 并开始展开 ; ——— 分枝期 : 在主茎叶腋间出现了长约 1.0cm 的侧芽 。 出现分枝期因品种而异 , 有的在开花前 , 有的在开花后 ; ——— 开花期 : 花序上展开了第一朵花的花瓣 ( 旗瓣 ); ——— 结荚期 : 落花后开始形成幼荚 , 长约 2.0cm ; ——— 鼓粒期 : 荚果籽粒开始明显凸起 ; ——— 成熟期 : 植株变黄 , 下部叶开始枯落 , 荚果变干 , 籽粒变硬 , 呈现出该品种固有的颜色 。 当观测植株上出现某一发育期特征时 , 即为该个体进入了某一发育期 。 地段大豆群体进入发育期 , 是以观测的总株数中进入发育期的株数所占的百分率确定 。 第一次大于或等于 10% 时为该发育期的始期 , 大于或等于 50% 时为发育普遍期 。 一般发育期观测到 50% 为止 。 2 犌犅 / 犜 34808 — 2017 4 . 5   特殊情况处理 4 . 5 . 1   因品种等原因 , 进入发育期植株达不到 10% 或 50% 时 , 观测进行到进入该发育期的植株数连续 3 次总增长量不超过 5% 为止 , 气候原因所造成的上述情况 , 仍应观测记载 。 4 . 5 . 2   如某次观测结果出现发育期百分率有倒退现象 , 应立即重新观测 , 检查观测是否有误或观测植株是否缺乏代表性 , 以后一次观测结果为准 。 4 . 5 . 3   因品种 、 栽培措施等原因 , 有的发育期未出现或发育期出现异常现象 , 应予记载 。 4 . 5 . 4   固定观测植株如失去代表性 , 应在测点重新固定植株观测 , 当测点内观测植株有 3 株或以上失去代表性时 , 应另选测点 。 4 . 5 . 5   在规定观测时间遇到有妨碍进行田间观测的天气或旱地灌溉可推迟观测 , 过后应及时进行

.pdf文档 GB-T 34808-2017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大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4808-2017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大豆 第 1 页 GB-T 34808-2017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大豆 第 2 页 GB-T 34808-2017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大豆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7 22:29: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