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07 . 060 犃 47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7 /G28 /G29 /G2A 犌犅 / 犜 34296 — 2017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8 /G29 /G2A 犛狆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犺犪犻犾犲狏犲狀狋狊狌狉狏犲狔狊 2017  09  07 /G2B /G2C 2018  04  01 /G2D /G2E /G21 /G22 /G23 /G24 /G25 /G26 /G27 /G27 /G28 /G2B /G2C /G2D /G2E /G2F /G30 /G2F /G31 /G32 /G33 /G21 /G27 /G27 /G28 /G29 /G2A /G34 /G35 /G36 /G37 /G38 /G39 /G2B /G2C书 书 书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调查内容 、 方法与要求 1 …………………………………………………………………………………… 5   调查人员及装备 3 ………………………………………………………………………………………… 6   调查启动与信息记录 4 …………………………………………………………………………………… 附录 A ( 规范性附录 )   降雹数密度测算方法 5 …………………………………………………………… 附录 B ( 资料性附录 )   地面降雹特征调查表样表 7 ……………………………………………………… Ⅰ 犌犅 / 犜 34296 — 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 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345 ) 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洛川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梁谷 、 岳治国 、 乔旭霞 、 梁奕 、 李燕 、 田显 、 杨广田 、 陈力 、 高武虎 、 宋嘉尧 。 Ⅲ 犌犅 / 犜 34296 — 2017 地面降雹特征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降雹特征调查的内容 、 方法以及对人员 、 装备 、 调查启动 、 信息记录等的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降雹特征的调查工作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GB / T27957   冰雹等级 QX / T4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 4 部分 : 天气现象观测 3   术语和定义 GB / T2795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 . 1 降雹数密度   狀狌犿犫犲狉犱犲狀狊犻狋狔狅犳犺犪犻犾 在地势平坦的地面观测得到的单位面积上的冰雹个数 。 4   调查内容 、 方法与要求 4 . 1   降雹地点 地面出现降雹的地理位置 , 调查降雹地点应不小于 1 个 , 并位于降雹区域内 , 采用下列方式标注 : a )   地理经纬度 , 应采用下列方式之一确定 : 1 )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仪 , 精确到 0.01 秒 ( ″ ); 2 )   GPS 卫星导航定位仪 , 精确到 0.01 秒 ( ″ ); b )   行政辖区 , 应采用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 ) + 市 ( 盟 ) + 县 ( 区 、 旗 ) + 乡 ( 镇 、 街道 ) + 村 ( 居委会 、 企事业单位 ); c )   在标注的地理经纬度点上 , 用数码照相机面向正东 、 正南 、 正西 、 正北拍摄影像资料留存 。 4 . 2   降雹起止时间 时间的记录方法采用下列方式 : a )   降雹起止时间为北京时 , 记录到分 , 格式为时 : 分 ( 时分各占 2 位 ); b )   降雹区域内有降雹起止时间观测仪器 , 应使用观测仪器记录的时间 , 并标注仪器名称及型号 ; c )   降雹区域内无降雹起止时间观测仪器 , 宜通过调查降雹亲历人员记忆时间记录 , 并按下列方式之一标注 : 1 )   被调查者看了时钟 , 标注为记忆时间 , 同时记录所用时钟与调查人员携带时钟的时间差 , 用其订正降雹的起止时间 ; 1 犌犅 / 犜 34296 — 2017 2 )   被调查者没看时钟 , 标注为估计时间 。 4 . 3   降雹持续时间 降雹开始与结束之间的持续时间 , 单位为分 ( min ), 取整数 。 4 . 4   降雹数密度 降雹数密度采用下列方法测算 : a )   降雹地点有降雹数密度观测仪器 , 应使用观测仪器的测算值 , 单位为个每平方米 ( 个 / m 2 ); b )   降雹地点无降雹数密度观测仪器 , 应按照附录 A 的方法和要求测算降雹数密度 , 单位为个每 平方米 ( 个 / m 2 )。 4 . 5   冰雹平均直径 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测算 : a )   降雹区域有冰雹平均直径观测仪器 , 使用观测仪器的测算值 , 以毫米 ( mm ) 为单位 , 取整数 ; b )   降雹区域无冰雹平均直径观测仪器 , 采用 4.4b ) 中参加降雹数密度测算的冰雹个数 , 按照 QX / T48 的要求测量其直径 , 按式 ( 1 ) 计算冰雹平均直径 。 犇 = ∑ 犿 犻 = 1 犇 犻 犿 …………………………( 1 )      式中 :    犇 ——— 冰雹平均直径 , 单位为毫米 ( mm ), 取整数 ;    犻 ——— 单个冰雹的序号 ;    犇 犻 ——— 测算面上第 犻 个冰雹的冰雹直径 , 单位为毫米 ( mm ), 取整数 ;    犿 ——— 参加统计的冰雹个数 。 4 . 6   最大冰雹直径 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测算 : a )   降雹区域有冰雹直径观测仪器 , 使用观测仪器记录的最大冰雹直径 , 以毫米 ( mm ) 为单位 , 取 整数 ; b )   降雹区域无冰雹直径观测仪器 , 在调查点周边 , 目测选取最大冰雹 , 按照 QX / T48 的要求测量其直径 , 以毫米 ( mm ) 为单位 , 取整数 。 4 . 7   降雹面积 降雹面积应采用下列方式确定 : a )   依据地面降雹痕迹 、 地面冰雹确定降雹区域边界 ; b )   采用连片降雹区域边界的经纬度计算近似几何面积 , 单位为平方公里 ( km 2 )。 4 . 8   冰雹形状 冰雹的外形应分下列三类 : a )   球形 , 包括圆球形 、 椭球形 、 近似椭球形 ; b )   锥形 , 冰雹上出现不大于 60° 角的个数不小于 1 个 ; c )   不规则形 , 冰雹外形不能归入球形和锥形的形状 。 2 犌犅 / 犜 34296 — 2017 4 . 9   降雹痕迹 冰雹遗留在地表 、 植物 、 设施或测量物品上的痕迹 。 按照玻璃 、 植物 、 汽车和其他四类调查 , 采用下 列方式描述 : a )   玻璃材质 , 应目测判断是否破碎 、 裂纹 , 并测量破碎 、 裂纹玻璃的厚度 , 以毫米 ( mm ) 为单位 , 取整数 。 b )   植物 , 应按下列项目调查印痕 : 1 )   测量树干 、 植株立干表面印痕垂直向最大长度与宽度 , 以毫米 ( mm ) 为单位 , 取整数 ; 2 )   估测树干 、 植株立干表面印痕总面积占树干 、 植株立干总表面的比例 , 取百分比 ( % ); 3 )   测量树叶 、 植株叶面降雹砸出的破损印痕最大长度 , 以毫米 ( mm ) 为单位 , 取整数 ; 4 )   观测单个树叶 、 植株叶面降雹砸出的破损印痕最多数量 , 单位为个 ; 5 )   观测果面降雹砸痕最多数量 , 单位为个 。 c )   汽车 , 应按下列项目调查 : 1 )   测量因冰雹撞击出现的最大裂缝长度或最大凹陷部位的长度 , 以毫米 ( mm ) 为单位 , 取整数 , 并记录受损部位与材质 ; 2 )   观测冰雹撞击印痕的数量 , 单位为个 。 d )   其他 , 应测量表面印痕最大长度与宽度 , 以毫米 ( mm ) 为单位 , 取整数 。 4 . 10   图像资料 4 . 10 . 1   降雹数密度测算现场照片应满足下列要求 : a )   照片不少于 1 张 ; b )   照片中有完整的冰雹观测仪器或完整的测算面 ( 见图 A.1 ); c )   冰雹观测仪器或测算面占照片全画幅的面积比不小于 80% ; d )   拍摄镜头位于测算面正上方 。 4 . 10 . 2   最大冰雹照片应满足下列要求 : a )   最大冰雹图像位于照片中心部位 ; b )   在最大冰雹的下方有公制直尺 , 并与冰雹直径平行 , 刻度范围涵盖冰雹尺度 ; c )   最大冰雹 、 公制直尺在最大冰雹段图像完整 , 无覆盖 、 遮挡 ; d )   最大

.pdf文档 GB-T 34296-2017 地面降雹特征调查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4296-2017 地面降雹特征调查规范 第 1 页 GB-T 34296-2017 地面降雹特征调查规范 第 2 页 GB-T 34296-2017 地面降雹特征调查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7 22:13: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