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355169.1
(22)申请日 2022.09.06
(73)专利权人 苏州新合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向街2号
3幢第3层
(72)发明人 张磊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大成君 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32547
专利代理师 张印铎
(51)Int.Cl.
H01R 13/02(2006.01)
H01R 13/6461(2011.01)
H05K 5/02(2006.01)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降尘联动控制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尘联动控制器, 包
括控制板以及容置所述控制板的壳体; 所述壳体
包括: 底座和上壳; 所述上壳的两端分别为第一
端和第二端; 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接头、
第二电接头、 第三电接头; 其中, 所述第一电接
头、 第二电接头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沿与所述长度
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并且位于容纳空间
外; 所述第三电接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
上壳的顶板设有将其贯通并正对所述第三电接
头的过线孔。 将第一电接头、 第二电接头和第三
电接头分别设置在控制器的三个不同的位置, 尤
其将第一电接头、 第二电接头分别位于宽度方向
的两侧, 使导线能够分开连接, 从而有效的防止
了信号传输过程中互相干 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218160897 U
2022.12.27
CN 218160897 U
1.一种降尘联动控制器, 其特 征在于: 包括控制板以及容置所述控制板的壳体;
所述壳体包括: 底座和上壳; 所述上壳可拆卸地扣合在所述底座上构成容置控制板的
容纳空间; 所述上壳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控
制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接头、 第二电接头、 第三电接头; 其中, 所述第一电接头、 第二电接头、
第三电接头之一为电源接头, 其他两个为信号接头; 所述第一电接头、 第二电接头 分别位于
所述壳体沿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并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 所述第三
电接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上壳的顶板 设有将其贯通并正对所述第三电接头的过线
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空间在所述第 一端和
所述第二端之 间沿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将上壳贯通, 并在上壳的宽度方向两端
形成敞口; 所述第一电接头为位于一敞口外的电源接头, 所述第二电接头为位于另一侧的
敞口的信号接 头; 所述第三电接 头为用于连接天线的信号接 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电接头靠近所述第 一
端设置, 所述第二电接 头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 。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包括中间板以
及垂直设置于所述中间板两端构成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端板; 所述中间板为矩形板体;
所述端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及所述端板沿宽度方
向的宽度大于所述中间板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板设有供第 一定位螺栓
穿过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第一定位 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具有沿所述长度 方向
凸出所述端板的连接侧端; 所述连接侧端具有 多个第二定位 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为一体注塑成型结
构; 所述底座 为一体注塑成型 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板设有分布于所述过
线孔宽度方向两侧的多行散热孔; 每行散热孔沿所述长度方向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板上设有多个沿宽度
方向平行延伸的散热长孔。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60897 U
2降尘联动控制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 工地环保设备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降尘联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全国建设工程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建筑施工粉尘已成为城市大气颗粒
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工地粉尘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且还会对 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随
着绿色施工理念的不断兴起,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建筑施工粉尘污染控制
成为建筑领域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目前建筑工地中大多使用覆盖防尘网、 喷雾淋水等传
统的降尘方法, 而这些传统的降尘方法 并不能跟随建筑工地的粉尘浓度变化做出自适应的
调整变化, 造成降尘效果 不佳, 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0003]为了能够对建筑工地的 粉尘进行智能降 尘控制 , 诸如中国专利申请
202111344587.4披露的 “一种建筑工地的智能降尘控制方法及系统 ”提供相应的建筑工地
智能降尘方法, 但是目前实施该种智能降尘方法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也称为环保控制盒) 通
常都是固定安装在工地的配电柜 内, 配电柜由于防雨防尘设计导致其内部的封闭性, 进而
需要降尘联动控制器提高整体的散热性能。
[0004]再者, 现有的降尘联动控制器在使用时, 为适应集成化设计, 普遍将用于信号传输
的接头集成或靠近设计, 由于降尘联动控制器通常通过诸如3G、 4G等无线移动信号与控制
台通讯, 这就很容易导致信号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 使得控制台收集到的信号存在噪
声过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信号
干扰情况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 散热性能的降尘联动控制器。
[0007]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降尘联动控制器, 包括控制板以及容置所述控制板的壳体;
[0009]所述壳体包括: 底座和上壳; 所述上壳可拆卸地扣合在所述底座上构成容置控制
板的容纳空间; 所述上壳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
述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接头、 第二电接头、 第三电接头; 其中, 所述第一电接头、 第二电接
头、 第三电接头之一为电源接头, 其他两个为信号接头; 所述第一电接头、 第二电接头分别
位于所述壳体沿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并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 所述
第三电接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上壳的顶板 设有将其贯通并正对所述第三电接头的
过线孔。
[0010]优选的, 所述容纳空间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沿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
宽度方向将上壳贯通, 并在上壳的宽度方向两端形成敞口; 所述第一电接头为位于一敞口
外的电源接头, 所述第二电接头为位于另一侧的敞口的信号接头; 所述第三电接头为用于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8160897 U
3
专利 降尘联动控制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9:06: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