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349843.5 (22)申请日 2022.09.02 (73)专利权人 合肥福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濉溪路 与张洼路交口星海世纪广场A幢A506 室 (72)发明人 刘凯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6058 专利代理师 吴晓丹 (51)Int.Cl.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兼容 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 收终端, 涉及接收终端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包 括: 电路板; 还包括: 壳体, 其内部构造有密闭容 腔, 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容腔内; 连通管, 安装在所 述壳体内, 并贴合于所述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通 过连通管与导流管的设计, 从而形成了一个贯穿 壳体内外的闭环空腔, 从而使水体可以沿着闭环 空腔流动, 从而实现内外的一个循环热交换, 以 将内部的热量不断的导向外部, 并与壳体的配合 使得为电路板提供了一个密闭的工作环境, 与现 有的技术相比, 此设计使得在整个散热的过程 中, 电路板一直是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内的, 从 而减少了 灰尘在其上的附着, 以减少了对整个接 收终端的使用寿 命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8072287 U 2022.12.16 CN 218072287 U 1.一种多兼容 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包括: 电路板(1); 其特征在于, 还 包括: 壳体(2), 其内部构造有密闭容腔(3), 所述电路板(1)安装在容腔(3)内; 连通管(4), 安装在所述壳体(2)内, 并贴合于所述电路板(1); 导流管(5), 安装在所述壳体(2)外部, 所述导流管(5)两端均贯穿壳体(2)并分别连通 于连通管(4)的两端, 以配合所述连通管(4)形成一个闭环空腔; 水体, 灌封在所述闭环空腔内; 导流组件(6), 安装在所述导流管(5)内, 其用于驱动所述水体在闭环空腔内沿环径方 向循环流动; 风冷组件(7), 安装在所述壳体(2)外侧, 所述风冷组件(7)用于产生流过导流管(5)的 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在所 述导流管(5)上的动力组件(8), 所述导流组件(6)包括转动安装在导流管(5)内部的螺旋 叶, 所述动力组件(8)用于为螺 旋叶提供旋转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导风管 (9), 所述风冷组件(7)包括转动安装在导风管(9)第一端的风轮, 所述动力组件(8)还用于 为风轮提供旋转动力, 所述 导风管(9)第二端朝向导 流管(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管(4) 由多段支管(401)依次连通而成, 多 段支管(401)之间呈纵横排布, 以使所述连通管(4)形成 一个多段弯折构造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管(401) 呈板型构造, 以形成有贴合 面, 其用于贴合所述电路板(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管(5) 沿自身长度向包括冷却段(501)以及连通于冷却段(501)两端的导流段(502), 两个所述导 流段(502)的自由端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支管(401), 所述导风管(9)的第二端指向冷却段 (501), 所述冷却段(5 01)由多个相并列的冷却管(5 011)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 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个首位 相连的支板(11), 多个所述支板(11)均构造在所述壳体(2)上, 多个所述支板(11)构造成环 形且环口处盖合有封板(12), 以形成密闭围腔, 多个所述冷却管(5011)均位于密闭围腔内, 所述导风管(9)的第二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板(11)并位于密闭围腔的内部, 还包括构造在另 一个所述支板(1 1)上的通 风孔(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孔(10) 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 通风孔(10)在支板(1 1)面上呈均匀分布。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72287 U 2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收终端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 端。 背景技术 [0002]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 射频识别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红外感应器、 激 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 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 互动的物体或过程, 采集其声、 光、 热、 电、 力学、 化学、 生物、 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 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 实现物与 物、 物与人的泛在连接, 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 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 互联网、 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 它 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 象形成互联 互通的网络, 信息终端设备是指用于信道两端收发信息的通信设备, 随着联网物件的逐渐 增多, 接收终端的接收范围也在逐渐加大, 因此其需要有更多的兼容性, 同时也在不断的增 大其“工作量”。 [0003]接收终端的构造主要为一个电路板, 其包括板体以及安装在板体上的相应的端 口, 再包括一个外壳, 板体安装在壳内部, 端口漏出到壳外部, 用于方便插设, 在当前, 因为 联网物件的越来越多, 所以接 收终端的所要接 收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所以为了多兼容性 的需求, 端口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整个电路板在工作时的负担也越来越大, 对散热的需求也 越来越高, 为此, 现有技术中, 这种接收终端上都配备了相应的散热风扇, 从而对内部进行 散热, 所以, 其外壳上需要配备相应的散热孔, 但这样会导致大量的灰尘进入到壳体的内 部, 从而导 致大量的灰尘附着在内部的电路板上, 从而影响接收终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 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多兼容 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包括: [0007]电路板; [0008]还包括: [0009]壳体, 其内部构造有密闭容腔, 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容腔内; [0010]连通管, 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并贴合于所述电路板; [0011]导流管, 安装在所述壳体外部, 所述导流管两端均贯穿壳体并分别连通于连通管 的两端, 以配合所述连通管 形成一个闭环空腔; [0012]水体, 灌封在所述闭环空腔内; [0013]导流组件, 安装在所述导流管内, 其用于驱动所述水体在闭环空腔内沿环径方向 循环流动; [0014]风冷组件, 安装在所述壳体外侧, 所述 风冷组件用于产生 流过导流管的气流。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072287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多兼容性物联网接收终端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9:06:2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