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427337.7 (22)申请日 2022.06.09 (73)专利权人 常州协发机 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213125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富康路5号 (72)发明人 陈培  (74)专利代理 机构 常州西创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472 专利代理师 姬宁宁 (51)Int.Cl. B23K 37/04(2006.01) B23K 3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风源系统框架的焊 接夹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源系统框架的焊 接夹具, 包括底板, 所述的底板上端面左端对应 固设有两根用于定位支撑风源系统框架上第一 耳板的第一定位柱, 两根所述的第一定位柱上端 面设置有第一压板, 第一定位柱的上端面和第一 压板上对应开设有腰形孔;还包括用于限位风源 系统框架上两个C型加强板上臂之间距离的第二 压板, 所述的第二压板的腰形孔内插接有第二腰 形塞柱。 可以将各零部件快速准确定位拼接并可 靠夹紧, 使各零部件可以快速精准的拼接、 然后 点焊固定, 显著降低各零部件的拼接和点焊难 度, 减少拼焊工作量, 提高焊接可靠性和焊接效 率, 并能够降低焊接变形量, 提高产品合格率; 结 构设计巧妙 合理, 使用操作简单, 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7452772 U 2022.09.20 CN 217452772 U 1.一种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夹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板(13), 所述的底板(13)上端面 左端对应固设有两根用于定位支撑风源系统框架上第一耳板的第一定位柱(14), 两根所述 的第一定位柱(14)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压板(15), 第一定位柱(14)的上端面和第一压板(15) 上对应开设有腰形孔, 二 者通过插接 于腰形孔内的第一腰形塞柱(16)插接连接; 所述的底板(13)右端缘对应开设有两个用于容纳风源系 统框架上C型加强板(7)下臂 的凹型槽(17), 所述的底板(13)上端面的右端缘还分别对应固设有位于凹型槽(17)中间的 定位块(18), 所述的定位 块(18)用于限位第四纵梁(6)的竖直板; 所述的底板(13)上端面中部设有用于限位固定第二纵梁(4)的压紧组件(25), 所述的 底板(13)上端面右端设有用于限位固定第三纵梁(5)的夹紧组件(19); 所述的底板(13)上端面的后侧左 端和右端设有用于定位第一横梁(1)的第一腰形定位 塞柱(20)、 底板(13)上端面的前侧右端设有用于定位第二横梁(2)的第二腰形定位塞柱 (20‑1), 所述的底板(13)上端面的左端设有用于定位第一纵梁(3)的第一定位销(21)、 底板 (13)上端面的中部设有用于定位第二纵梁(4)的第二定位销(21 ‑1)、 底板(13)上端面的右 端设有用于 定位第四纵梁(6)的第三定位销(21 ‑2); 所述的底板(13)上开设有 若干用于容纳风源系统框架上支撑腿(8)的孔道(2 2); 还包括用于限位风源系统框架上两个C型加强板(7)上臂之间距离的第二压板(23), 所 述的第二压 板(23)的腰形孔内插接有第二腰形塞柱(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压紧组件(25)包 括倒U型压板(2 5‑1)、 垫块(25 ‑2)和螺杆(25 ‑3), 其中垫块(25 ‑2)固设于所述的底板(13)上 端面, 所述的倒U型压板(25 ‑1)搭接位于垫块(25 ‑2)的上端面, 并且倒U型压板(25 ‑1)通过 贯穿中心孔的螺杆(25 ‑3)与垫块(25 ‑2)上的螺纹孔固定连接, 所述的倒U型压板(25 ‑1)的 长度<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的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紧组件(19)包 括第五垫板(19 ‑1)、 L型板体(19 ‑2)、 第四定位销(19 ‑3)、 第二定位柱(19 ‑4)、 快速夹具(19 ‑ 5), 所述的第五垫板(19 ‑1)、 第二定位柱(19 ‑4)和快速夹具(19 ‑5)均固设于底板(13)的上 端面, 所述的L型板体(19 ‑2)固设于第五垫板(19 ‑1)的上端面, 所述的第四定位销(19 ‑3)插 接安装于L型板体(19 ‑2)竖板的销孔内, 所述的第二定位柱(19 ‑4)对应位于L型板体(19 ‑2) 的前后两端, 第二定位柱(19 ‑4)的前侧面和L型板体(19 ‑2)竖板的前侧面齐平, 并且 所述的 快速夹具(19‑5)对应间隔位于第二定位柱(19 ‑4)的左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板(13)上端面 从左到右依次固设有用于铺放第一 纵梁(3)的第一垫板(26)、 用于铺放第二纵梁(4)的第二 垫板(27)、 用于铺放第三纵梁(5)的第三垫板(28)、 用于铺放第四纵梁(6)的第四垫板(29), 并且第一垫板(26)、 第二垫板(27)、 第三垫板(28)、 第四垫板(29)和第五垫板(19 ‑1)的上端 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垫块(25 ‑2)对应位于第二垫 板(27)的矩形中心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夹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垫板(26)、 第三垫板(28)和第四垫板(29)分别包括两块, 并且第一垫板(26)、 第三垫板(28)和第四垫 板(29)分别对应固设于底板(13)上端面的前后两侧。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452772 U 2一种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焊接 工装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 夹具。 背景技术 [0002]风源系统作为轨道车辆的关键部件, 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压缩空气并对其进行净化 处理, 得到洁净、 干燥的压缩空气供给车辆制动系统及其它用风设备。 风源系统性能优劣直 接关乎列车的运行安全和乘坐 舒适度。 [0003]如图1~2 所示, 一种动车风源系统框架, 包括平行对应排列的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 梁2, 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从左端到右端依次平行间隔焊接有第一纵梁3、 第二纵梁 4、 第三纵梁5和第四纵梁6, 第二纵梁4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 第一 纵梁3、 第三 纵梁5和第四纵 梁6的横截面均为L型结构, 第一 纵梁3的竖直板两端对应设有向左侧水平翻折的第一耳板、 第四纵梁6的竖直板两端对应 设有向左侧水平翻折的第二耳板, 第一横梁1的左端和 第二横 梁2的左端分别对应设有两个搭接并焊接固设于第一耳板上端面的 “7”字型竖板1 ‑1, 第四 纵梁6右侧外壁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间隔焊接固设有两个C型加强板7, 两个C型加强板7 的上臂搭接并焊接固设于第二耳板的上端面, 第一耳板上开设有位于两个 “7”字型竖板1 ‑1 之间的第一腰形孔9、 第二耳板上开设有位于两个C型加强板7之间的第二腰形孔 10, 第一横 梁1的左端和中部 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一对第三腰形孔 11, 第一横梁1下端面的两端 和第二横梁2下端面的右端均垂直焊接固设有支撑腿8, 第二纵梁4中心开设有圆头矩形孔 4‑1, 第一纵梁3的水平板上、 第二纵梁4的水平板、 第四纵梁6和第三纵梁5的竖板上均开设 有若干安装孔12, 其中第二纵梁4上的安装孔12分别位于圆头矩形孔4 ‑1外周侧的角部。 由 于该动车风源系统的框架焊接结构件特点是材料厚度薄, 产品体积质量大, 焊接结构复杂, 焊接变形大, 焊接工作量大, 因此为了减少拼点工作量及焊接变形、 防止错焊、 漏焊, 从而达 到满足图纸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 需要专门设计一种用于上述 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 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提供一种风源系统框架的 焊接夹具, 可以将各零部件快速准确定位拼接并可靠夹紧, 使各零部件可以快速精准的拼 接、 然后点焊固定, 显著降低各零部件的拼接和点焊难度, 减少拼焊工作量, 提高焊接可靠 性和焊接效率, 并能够降低焊接变形量, 提高产品合格率; 结构设计巧妙合理, 使用操作简 单, 实用性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夹具, 包括底板, 所述的底板上端面左端对应固设有两根用于定位支撑风源系统框架上第一耳板 的第一定位柱, 两根所述的第一定位柱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压板, 第一定位柱的上端面和第 一压板上对应开设有腰形孔, 二 者通过插接 于腰形孔内的第一腰形塞柱插接连接; [0006]所述的底板右端缘对应开设有两个用于容纳风源系统框架上C型加强板下臂的凹 型槽, 所述的底板上端面的右端缘还分别对应固设有位于凹型槽中间的定位块, 所述的定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452772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夹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夹具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夹具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风源系统框架的焊接夹具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8:46:1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