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0553—2006 三角帆蚌 Triangle sail mussel 自2017年3月23日起,本标准转为推荐性 标准,编号改为GB/T20553-2006。 2006-09-29发布 2006-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7 号)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本标准自2017 GB20553—2006 年3月23日起,转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前言 本标准的第4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水产大学、浙江七大洲珠宝有限公司、浙江诸暨王家井珍珠养殖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家乐、董志国、戚鸟定、钱荣华、戚雄十、李应森、郑汉丰、袁伟康 GB20553—2006 三角帆蚌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的学名与分类、主要形态特征、生长与繁殖、细胞遗 传学特性、生化遗传学特性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三角帆蚌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C1037鲂 3学名与分类 3.1学名 三角帆(Hyriopsiscumingii)。 3.2分类位置 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古异齿亚纲(Palaeoheterodonta),蚌目(Unionoida),蚌 科(Unionidae),帆蚌属(Hyriopsis)。 4主要形态特征 4.1外部特征 4.1.1外部形态 贝壳扁平,壳质坚厚,外形略呈不等边三角形。前背缘短,向上伸展的前缘形成不明显的小冠突呈 尖角状。后背缘与后缘向上伸展形成三角形帆状的后翼,约占贝壳表面积的四分之一,此翼脆弱易折 断。前缘钝圆,腹缘略呈弧形。壳顶低,不高出背缘,位于壳前端壳长的五分之一处,易腐蚀。壳面黄褐 色或漆黑色,具有同心环状生长轮脉,轮脉在壳顶部较粗糙且排列间距也较小。背部有从壳顶射出的 3条肋脉,肋脉低,最末1条呈钝角状,末端在贝壳中线下,其余2条稍平而宽。在后背部布有由结节突 起组成的数条斜行粗肋。有从壳顶向边缘射出的绿色放射状线。这种放射状线在幼壳上明显,在成体 上不明显或不存在。 三角帆的形态见图1。 4.1.2可数性状 4.1.2.1贝壳2片,左右对称。 4.1.2.2外套膜2片,分左右两叶。 4.1.2.3拟主齿4枚,左右壳各2枚。 4.1.2.4侧齿,左壳2枚,右壳1枚, GB20553—2006 图1三角帆蚌 4.1.3可量性状 对壳长在9.0cm~18.7cm、体重70.8g~708.5g的三角帆蚌个体实测比例性状值见表1。 表1三角帆蚌可量性状值(平均值土标准差) 壳长/壳高 壳长/壳宽 壳高/壳宽 壳长/全高 全高/壳宽 1.87±0.11 3.67±0.37 2.58±0.20 1.21±0.08 3.05±0.38 内部特征 4.2 幼蚌的珍珠层呈乳白色,富有珍珠光泽。成蚌为黄褐色,韧带较长,位于三角形翼部的前半段,外部 不能发现。外套痕明显。前闭壳肌痕深而略粗糙,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大而极浅,略呈三角形。铰合 部较发达,左右壳各具有2枚拟主齿。左壳前拟主齿细、高,呈三角锥状,后拟主齿细小,并有2枚侧齿; 右壳前拟主齿呈条状,低矮,后拟主齿大,略呈三角锥状,高于前拟主齿二分之一以上,有1枚侧齿呈长 条状,较左壳的高而粗。壳顶窝不明显。 5生长与繁殖 5.1生长 在池塘养殖环境下,不同年龄组三角帆蚌的壳长、壳高、壳宽、体重的实测值(范围)与退算值(均值) 见表2。 表 2 三角帆蚌不同年龄组的壳长、壳高、壳宽、体重的实测值(范围)与退算值(均值) 壳长/cm 壳宽/cm 体重/g 壳高/cm 年龄/龄 实测值 退算值 实测值 退算值 实测值 退算值 实测值 退算值 0+ 5.7~ 7.7 6.69 5.3~7.4 6.21 1.1~1.6 1.35 14.9~29.6 20.33 1+ 9.0~12.8 11.02 7.0~11.6 9.35 2.2~3.7 2.84 70.8~214.0 122.18 2+ 11.7~16.0 14.06 9.7~14.4 11.80 3.0~4.8 3.82 180.4~401.6 248. 26 3+ 13. 1~ 18. 7 16.86 10. 6~16. 1 13.49 4.2~5.9 4.49 354.5~708.5 540.07 4+ 12.5~19.3 17.33 10.2~16. 0 13.60 3.9~5.8 4.99 233.5~810.0 576.20 5+ 13.7~21.6 18.65 10. 9~17. 8 14.36 4.6~6.7 5. 37 374.5~945.5 608.26 三角帆蚌壳长与壳高、壳宽、体重的关系式参见附录A。 5.2繁殖 5.2.1性成熟年龄为3龄~4龄。 5.2.2产卵类型:性成熟个体性腺一般每年成熟1次,多批产卵。 5.2.3怀卵量:不同龄组个体怀卵量见表3。 2 GB20553—2006 表3 三角帆蚌的怀卵量(平均值土标准差) 龄组/龄 项 3+ 4+ 5+ 6+ 体重/g 440.5±60.3 503.6±47.5 562.4±73.9 645.2±90.1 绝对怀卵量/粒 (2.15±0.39)X10* (18.74±0.64)X10* (24.27±0.85)X101 (28.35±0.92)X10* 相对怀卵量/(粒/g) 48.8±46 372.1±58 431.9±69 439.4±97 三角帆蚌体重、年龄与怀卵量的关系式参见附录B。 6遗传学特性 6. 1 细胞遗传学特性 体细胞染色体数:2n=38。核型公式:2n24m十10sm十4st。染色体臂数(NF)为72。 三角帆蚌染色体组型见图2。 11 18 营 1 2 4 5 9. 8 9 10 11 12 13 11 15 16 17 18 19 5um 图 2 三角帆蚌染色体组型图 6.2生化遗传学特性 三角帆蛙斧足组织中有1条乳酸脱氢酶(LDH)弱酶带。电泳酶谱模式图见图3,酶带扫描图见 图4。 1.1)H 图3三角帆蚌斧足组织乳酸脱氢酶电泳酶谱模式图 图4三角帆蛙斧足组织乳酸脱氢酶酶带扫描图 7检测方法 7.1取样 样品随机提取20个,稍作清洗,在清洁的实验台上检验,用作生化遗传学特性检查的需取样后保存 于低温冰箱或液氮中。 7.2年龄测定 主要根据三角帆蚌壳面以壳顶为中心的生长线来鉴定,一个生长周期产生一个生长线,定为一龄。 3
GB-T 20553-2006 三角帆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4 10:19:0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