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JIANG MADET/ZZB 0410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高新橡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杭州市余杭区质量计量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建深、盛文佳、余玲、孙涛、胡炳富、徐佳楠、汪伍洋、吴畏、何海民、万
娟秀。
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ZHEJIANG MADET/ZZB 0410 —2018
1 电线电缆用抗滴落无卤低烟阻燃热塑性聚烯烃护套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线电缆用抗滴落无卤低烟阻燃热塑性聚烯烃护套料 (以下简称抗滴落无卤低烟护套
料)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以及质量承诺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烯烃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无卤阻燃剂和抗滴落剂、抗氧剂、润滑剂等助剂,经
混炼、塑化、造粒等工序而制得的电线电缆用抗滴落无卤低烟阻燃热塑性聚烯烃护套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40.3—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 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 1408.1—2006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
GB/T 1410 —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 2406.2—2009 塑料 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 第2部分:室温试验
GB/T 2408— 20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2951.21 —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 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
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GB/T 5470 —2008 塑料 冲击法脆化温度的测定
GB/T 8323.2—2008 塑料 烟生成 第2部分:单室法测定烟密度试验方法
GB/T 8815 —2008 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
GB/T 17650.1—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放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第1 部分:卤酸气体
总量的测定
GB/T 17650. 2—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放出气体的试验方法 第2 部分:用测量pH
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
GB/T 32129—2015 电线电缆用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料
IEC 60684 -2:2003 绝缘软管 第2 部分:试验方法(Flexible insulating sleeving —Part 2:
Methods of test)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抗滴落 anti-dripping
抗滴落是指在电线电缆燃烧过程中,能防止材料熔化滴落并提高阻燃性能。
ZHEJIANG MADET/ZZB 0410 —2018
2 3.2
护套料 sheathing compound
电线电缆护套层用高分子橡塑材料,简称为护套料。
3.3 无卤低烟 halogen free low smoke
无卤低烟是指材料中不含氟、氯、溴等卤素,燃烧后产生的卤化氢气体非常少、烟雾浓度低。
4 基本要求
4.1 原材料
所有原材料应符合ROHS 、REACH等环保法规要求。
4.2 工艺及装备
工艺采用国际先进的往复式挤出设备,塑化效果好,产品性能稳定。生产车间应有除尘系统和污水
处理系统。 4.3 检验检测能力
应配备检验实验室,具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老化、密度、体积电阻率、氧指数、抗滴落等指
标的检验检测能力。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抗滴落无卤低烟护套料应塑化良好、色泽均匀,尺寸约为直径3 mm~4 mm、高3 mm的圆柱形颗粒。
5.2 颜色
抗滴落无卤低烟护套料的颜色可以为黑色、白色、本色、灰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
棕色等。
5.3 性能
抗滴落无卤低烟护套料的性能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抗滴落无卤低烟护套料性能
序号 检验项目 单位 要求
1 外观检查 - 塑化良好,色泽均匀
2 拉伸强度 MPa ≥ 12.0
3 断裂伸长率 % ≥180
4 20℃体积电阻率 Ω•m ≥ 1.0×1011
5 介电强度 MV/m ≥ 18
ZHEJIANG MADET/ZZB 0410 —2018
3 表1 抗滴落无卤低烟护套料性能 (续)
序号 检验项目 单位 要求
6 氧指数 % ≥ 32
7 抗滴落 - V-1
8 空气烘箱热老化 老化温度 ℃ 100±2
老化时间 h 168
拉伸强度最大变化率 % ±25
断裂伸长率最大变化率 % ±25
9 热变形 试验温度 ℃ 90±2
试验结果 % ≤ 50
10 冲击脆化温度 试验温度 ℃ -25
试验结果 失效数 ≤ 15/30
11 耐热冲击试验 试验温度 ℃ 130±3
试验时间 h 1
试验结果 - 不开裂
12 耐臭氧试验 试验温度 ℃ 25±2
试验时间 h 24
臭氧浓度 ppm 250~300
试验结果 - 不开裂
13 浸热水试验 试验温度 ℃ 70±2
试验时间 h 168
拉伸强度最大变化率 % ±30
断裂伸长率最大变化率 % ±35
14 烟密度 无焰 - ≤ 350
有焰 - ≤ 100
15 燃烧释放气体酸性 溴和氯含量(以HCl表示) % ≤ 0.5
氟含量 % ≤ 0.1
pH值 - ≥ 4.3
电导率 μS/mm ≤ 10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检查
应在自然光线下用正常目力检查护套料颗粒外观。
6.2 试样制备
试样制备应按GB/T 32129 —2015中5.2的规定进行。
6.3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应按 GB/T 1040.3 —2006的规定进行,试样为5 型哑铃片,厚度为
(1.0±0.1)mm,拉伸速度为(250±50) mm/min。
ZHEJIANG MADET/ZZB 0410 —2018
4 试样在温度为(23±2 )℃、相对湿度为45%~ 55%的环境状态调节不少于4 h 。
6.4 体积电阻率
体积电阻率试验应按GB/T 1410 —2006的规定进行,试片厚度为(1.0 ±0.1)mm,测试电压为1000 V 。
测试20℃体积电阻率,试样应在(20 ±2)℃的蒸馏水中浸泡24 h,擦干后立即进行试验。
6.5 介电强度
介电强度试验应按GB/T 1408.1—2006的规定在(20±2 )℃环境温度下进行,应采用对称电极,电
极直径为25 mm,电极边缘的圆弧半径为2.5 mm。试样厚度为(1.0± 0.1)mm,试验用绝缘油的介电常
数应接近2.3,并有足够的介电强度。起始试验电压为零,升压速率应为2 kV/s。
6.6 氧指数
氧指数试验应按GB/T 2406.2—2009 的规定进行, 采用Ⅳ型试样, 点火方式采用方法B —扩散点燃法。
6.7 抗滴落
抗滴落试验应按GB/T 240 8—2008的规定进行,试样厚度为(3 .0±0.1)mm,试样为未老化试样。
6.8 空气烘箱热老化
空气烘箱热老化试验应按GB/T 32 129—2015中5.4的规定进行。
6.9 热变形
热变形试验按GB/T 8815—2008中 6.4的规定进行。
6.10 冲击脆化温度
冲击脆化温度试验应按GB/T 5470 —2008的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机应符合A 型试验机要求。试样厚度
为(2.0±0.1)mm。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每组取不切口试片30个,试片破裂个数不应大于15 个。
6.11 耐热冲击
耐热冲击试验应按GB/T 32129 —2015的附录A 规定进行。
6.12 耐臭氧
耐臭氧试验采用GB/T 2951.21— 2008规定的试验步骤进行,试样为GB/T 1040.3—2006规定的5 型哑
铃片,试样厚度为(1 .0±0.1)mm。
6.13 浸热水
浸热水试验应按GB/T 32129 —2015中5.13的规定进行。
6.14 烟密度
烟密度试验应按GB/T 8323.2—2008 的规定进行, 试样厚度为 (1 .0±0.1)mm, 试验热通量为 (25±1 )
kW/m2。
6.15 溴和氯含量
溴和氯含量试验应按GB/T 17650.1 —1998的规定进行。
ZHEJIANG MADET/ZZB 0410 —2018
5 6.16 氟含量
氟含量试验应按IEC 60684 -2:2003的规定进行。
6.17 pH值和电导率
pH值和电导率试验应按GB/T 17650.2—1998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
7.1.2 每一批次产品交货时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为抽样检验(代号 S)。每一批次产品应检验
合格后方可出厂。
7.1.3 型式试验(代号 T)对产品质
T-ZZB 0410—2018 电线电缆用抗滴落无卤低烟阻燃热塑性聚烯烃护套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3: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