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3.040.40
T 24 ZZB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T/ZZB 0516—2018
气压制动器 外置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External automatic slack adjuster of air brake
2018 - 09 - 07发布 2018 - 09 - 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ZHEJIANG MADET/ZZB 0516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隆中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路杰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少卿、苏辉、陈曾柱、于逊刚。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负责解释。
ZHEJIANG MADET/ZZB 0516 —2018
1 气压制动器 外置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置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以下简称自动调整臂)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和挂车气压鼓式制动器用的外置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71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5620 道路车辆 汽车和挂车制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324 通用锂基润滑脂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QC/T 1033 —2016 气压制动器 外置式间隙自动调节装置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56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额定力矩 Te rate torque
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额定工作压力下,制动气室推杆推动自动调整臂,使蜗轮转动的最大工作力矩
值。
注:额定力矩的单位为N·m表示。
3.2 自动调整臂 automatic slack adjuster
自动地补偿制动衬片与制动鼓之间间隙达到设定间隙的调节装置。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
4.1.1 应具备制动间隙自动计算能力,设计过程应具备信息化管理。
ZHEJIANG MADET/ZZB 0516 —2018
2 4.1.2 应具备通过软件对零部件刚性、强度、模态等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的能力。
4.2 材料及零部件
4.2.1 壳体应采用球墨铸铁, 材料性能要求不低于 QT500-7,球化级别要求不小于 3级。
4.2.2 蜗轮、蜗杆应采用合金结构钢等材料。
4.2.3 润滑脂性能应符合 GB/T 7324 规定2号通用锂基润滑脂的要求。
4.2.4 自动调整臂零部件材料应满足 GB/T 30512 的要求。
4.3 工艺装备
4.3.1 壳体等主要零部件应采用数控加工。
4.3.2 总成装配应采用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应具备制造批次可追溯。
4.3.3 应具备调节力矩等关键参数 100%在线检测能力,且检测数据应能在线自动分析。
4.4 检测能力
4.4.1 应具备金属材质的材料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关键尺寸等方面的检验检测能力。
4.4.2 应具备自动调整臂高低温试验、耐腐蚀性、自动调整功能耐久性、粉尘试验、耐久性试验、静
强度等项目的检测能力。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壳体表面质量
壳体表面漆膜应色泽均匀,不得有缺漆、露底等缺陷。
5.1.2 壳体耐中性盐雾试验
壳体经耐中性盐雾试验240 h 后,单侧锈蚀蔓延≤2 mm。
5.2 调节力矩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调节力矩应满足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5.3 自由间隙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在距自动调整臂蜗轮中心150 mm臂长处所测的各自由间隙均不应大于5.5 mm。
5.4 高低温试验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自动调整臂的间隙自动调整机构应能进行正常调整(推杆行程减少)。
5.5 耐腐蚀性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自动调整臂的间隙自动调整机构不应失效,试验后的调节力矩应满足5.2要
求。
5.6 自动调整功能耐久性
ZHEJIANG MADET/ZZB 0516 —2018
3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自动调整臂的间隙自动调整机构不应失效,试验后的调节力矩应满足5.2要
求,试验次数应不小于50 万次。
5.7 粉尘试验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自动调整臂的间隙自动调整机构不应失效,试验后的调节力矩应满足5.2要
求。
5.8 耐久性试验
5.8.1 齿轮副完整性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试验过程中,任一检测阶段所测调节力矩应在5.2规定基础上,上偏差加大
20 N·m的要求范围内,试验次数应不小于50万次。
5.8.2 壳体完整性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自动调整臂的壳体应无裂痕和裂纹。
5.9 静强度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自动调整臂的蜗轮、蜗杆和壳体应无影响使用性能的损坏。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相关要求
试验装置,应满足QC/T 1033— 2016中第5章的规定。
6.2 一般要求
6.2.1 壳体表面质量
采用目测检验。
6.2.2 壳体耐中性盐雾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 1771的规定。
6.3 调节力矩
按QC/T 1033—2016中 6.1的规定。
6.4 自由间隙
按QC/T 1033—2016中 6.2的规定。
6.5 高低温试验
按QC/T 1033—2016中 6.3的规定。
6.6 耐腐蚀性
6.6.1 按QC/T 1033—2016 中6.4.1至6.4.8的规定。
ZHEJIANG MADET/ZZB 0516 —2018
4 6.6.2 试验过程中, 如果距自动调节装置蜗轮中心 150 mm臂长处所测工作行程超过所对应的试验力矩
初始行程 6.0 mm,则认为自动调整臂失效, 终止试验。
6.6.3 试验结束后,按 6.3进行调节力矩复测。
6.7 自动调整功能耐久性
6.7.1 按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将自动调整臂安装在试验台上。
6.7.2 按0.4Te的试验力矩进行 100次制动试验或至气室推杆行程稳定为止。
6.7.3 分别按0.4Te、0.6Te 、0.8Te、Te的试验力矩进行制动,记录此时 150 mm臂长处的位移量,作
为对应试验力矩的初始行程。
6.7.4 试验顺序及试验条件按表 1进行试验,每次制动的工作时间按 QC/T 1033 —2016中6.4.8的规
定。 6.7.5 试验过程中,为模拟制动衬片磨损,每进行 160次制动试验,应增大制动间隙,使自动调整臂
制动时的转角增加 0.5°;每进行 5×104次制动试验,应拆下样件,按使制动间隙增大方向转动蜗轮
50°,重新安装样件。 6.7.6 试验过程中, 如果距自动调整臂蜗轮中心 150 mm臂长处所测工作行程超过所对应的试验力矩初
6.7.7 始行程6.0 mm,则认为自动调整臂失效, 终止试验。
6.7.8 试验结束后,按 6.3进行调节力矩复测。
表1 自动调整功能耐久性试验顺序及试验条件
试验顺序 试验力矩 试验次数/次
1 0.4T e 38.75×104
2 0.6T e 8.75 ×104
3 0.8T e 2.125×104
4 Te 0.375×104
6.8 粉尘试验
6.8.1 按QC/T 1033—2016 中6.6.1至6.6.7的规定。
6.8.2 试验过程中, 如果距自动调整臂蜗轮中心 150 mm臂长处所测工作行程超过所对应的试验力矩初
始行程6.0 mm,则认为自动调整臂失效, 终止试验。
6.8.3 试验结束后,按 6.3进行调节力矩复测。
6.9 耐久性试验
6.9.1 齿轮副完整性
6.9.1.1 按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将自动调整臂安装在试验台上。
6.9.1.2 调整制动气室推杆与自动调整臂力臂的夹角, 使试验载荷达到额定力矩时, 制动气室推杆与自
动调整臂的力臂处于垂直状态, 即推杆与力臂的夹角为 90°±3°。
6.9.1.3 按0.4Te的试验力矩进行 100次制动试验或至气室推杆行程稳定为止。
6.9.1.4 分别按0.4Te、0.6Te 、0.8Te、Te的试验力矩进行制动,记录此时 150 mm臂长处的位移量,
作为对应试验力矩的初始行程。 6.9.1.5 在自动调整臂的蜗杆轴和蜗轮上做标记, 以便试验过程中调节力矩检查后将其复位。
6.9.1.6 试验顺序及试验条件按表 1进行试验,每次制动的工作时间按 QC/T 1033 —2016中6.4.8的
规定。
ZHEJIANG MADET/ZZB 0516 —2018
5 6.9.1.7 在完成12.5×104、25×104、38.75×104、47.5×104、49.625× 104和50×104次制动试验后 ,
应按如下方法对自动调整臂力矩进行检查。
—
T-ZZB 0516—2018 气压制动器 外置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3: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