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150.10
H 61
T/ZZB 1555—2020
复合式铝合金隔热型材
Aluminium profile with double insualtion
2020 - 03 - 30发布 2020 - 04 - 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555—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分类 .............................................................................. 1
5 基本要求 .......................................................................... 2
6 技术要求 .......................................................................... 3
7 试验方法 .......................................................................... 5
8 检验规则 .......................................................................... 6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书 ............................................... 10
10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 11
11 质量承诺 ........................................................................ 11
T/ZZB 1555—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博奥铝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解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浙江金鹭集团装饰有限公司、嘉兴锦恒幕墙装
饰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引生、丁年锋、丁小强、徐志强、吴云云、宋静、高阳、沈世康、张伟、施
秉、杨岳斌。
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刘彦林。
本标准由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T/ZZB 1555—2020
1 复合式铝合金隔热型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式铝合金隔热型材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质量保证书、订货单(或合同)内容及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门窗用铝合金隔热型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 5237.1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1部分:基材
GB/T 5237.2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GB/T 5237.3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GB/T 5237.4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4部分:喷粉型材
GB/T 5237.5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5部分:喷漆型材
GB/T 5237.6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6部分:隔热型材
GB/T 7999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23615.1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型材
GB/T 23615.2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 第2部分:聚氨酯隔热胶
GB/T 28289 铝合金隔热型材复合性能试验方法
GB/T 34482 建筑用铝合金隔热型材传热系数测定方法
YS/T 67 变形铝及铝合金圆铸锭
YS/T 436 铝合金建筑型材图样图册
3 术语和定义
GB/T 5237.6界定的术语及以下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复合方式 composite methodology 通过开齿、穿条、滚压,将聚酰胺型材穿入铝合金型材穿条槽口内,并使之被铝合金型材咬合后,
再把液态聚氨酯隔热材料均匀的注入聚酰胺型材与铝合金型材组成的槽内并固化的方式。
4 分类
T/ZZB 1555—2020
2 4.1 产品分类
4.1.1 铝合金型材牌号、状态和尺寸规格
铝合金型材的牌号、状态和尺寸规格应符合 GB/T 5237.1 的规定。
4.1.2 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类别、膜层外观效果、膜层代号、膜层性能级别及推荐的适用环境
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类别、膜层外观效果、膜层代号、膜层性能级别及推荐使用环境依据 GB/T
5237.6中的相应规定。
4.1.3 复合方式
穿条复合式,结构如图1 所示。
说明: 1——铝合金型材;
2——隔热材料(聚酰胺型材);
3——密封材料(聚氨酯隔热胶)。
图1 铝合金隔热型材的复合方式示意图
4.2 截面图样
产品横截面图样应符合 YS/T 436 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另行规定。
4.3 标记
隔热型材标记按产品名称、本标准编号、铝合金型材牌号和状态、铝合金型材膜层代号与性能级别
(内外侧不相同时,按内侧 /外侧分别标识)、隔热型材传热系数(合同中注明时标示)、截面代号及
定尺长度、隔热材料高度、材质代号及性能等级的顺序表示。
示例:铝合金型材牌号为 6063、状态为 T5,内侧铝合金型材膜层代号为 a、膜层性能级别Ⅱ级,外侧铝合金型材膜
层代号为 b、膜层性能级别Ⅱ级,隔热型材的传热系数为Ⅰ级、截面代号为 G8620P、长度为 6000 mm,隔热材料的高度
为24 mm、聚酰胺型材代号为 PA66GF25、聚氨酯隔热胶的代号为 PU、性能等级为Ⅱ的隔热型材标记为:6063T5aⅡ /bⅡ
-(Ⅰ)G8620P ×6000-24PA66GF25/PU Ⅱ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
T/ZZB 1555—2020
3 5.1.1 尺寸设计
应满足客户要求并符合GB/T 5237.1中超高精级规定。
5.1.2 研发设计
5.1.2.1 应具备根据客户特殊要求,进行产品设计研发的能力;进行模具技术开发及连续挤压技术的
能力。
5.1.2.2 应具备优化原材料化学元素配比提升铝合金基材性能的能力。
5.2 原材料
5.2.1 铝锭
基材用的铸锭应符合 YS/T 67相应牌号的规定 。
5.2.2 铝棒
化学成分应符合 GB/T 5237.1的规定。
5.2.3 隔热材料
聚酰胺型材应符合GB/T 23615.1 的规定;聚氨酯隔热胶应符合 GB/T 23615.2的规定。
5.3 生产及制造工艺
5.3.1 穿条工艺应采用自动化的开齿、滚压、穿条设备,开齿深度≥ 0.4 mm。
5.3.2 浇注工艺应采用全自动式设备,将聚氨酯隔热胶匀速的注入聚酰胺型材与铝合金型材组成的槽
内,固化后聚氨酯隔热胶的厚度≥2 mm。
5.4 检验能力
5.4.1 应具备化学成分分析、抗拉强度、抗剪强度、高低温试验、截面尺寸等项目的检测能力。
5.4.2 应配备光谱仪、电子拉力机、高低温试验箱、测膜仪、硬度计等专业检测设备。
5.4.3 应配备全自动式投影拍照截面尺寸测量仪,精度误差±0.02 mm。
6 技术要求
6.1 化学成分
同5.2.2中铝棒化学成分的规定。
6.2 膜层性能
铝合金型材膜层性能应符合 GB/T 5237.2 ~GB/T 5237.5的相应规定。
6.3 力学性能
室温纵向拉伸、硬度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 的规定。
T/ZZB 1555—2020
4 表1 力学性能
牌号 状态 壁厚
mm 室温纵向拉伸试验结果 硬度
抗拉强度Rm
N/mm2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 0.2
N/mm2
断
T-ZZB 1555—2020 复合式铝合金隔热型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6: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