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11.020 C 05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发 布 团 体 标 准 T/CADERM 3033-2020 2020-06-23 发布 2020-07-23 实施 Specifications for position and mission division for doctors of trauma center in the trauma bay 创伤中心创伤复苏单元内医师 站位及分工规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DERM 3033-2020 I 目 次 前 言 ................................ ................................ ................. II 引 言 ................................ ................................ ................ III 1. 范围 ................................ ................................ ................ 1 2. 术语和定义 ................................ ................................ ........... 1 2.1 ................................ ................................ .................. 1 创伤复苏单元( TRAUMA BAY) ................................ ............................. 1 3. 创伤复苏单元基本要求 ................................ ................................ . 1 3.1 物理空间 ................................ ................................ .......... 1 3.2 隔离防护措施 ................................ ................................ ...... 1 3.3 设备................................ ................................ .............. 1 3.4 药物................................ ................................ .............. 1 4.创伤复苏单元内创伤医护团队站位及分工 ................................ .................. 2 4.1 创伤团队基本组成 ................................ ................................ .. 2 4.2 各成员站位及职责分工 ................................ .............................. 2 参考文献 ................................ ................................ ................ 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DERM 3033-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提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 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急 救中心、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天津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急救分 院、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江苏邳州市人民医 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昆 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石家庄市急救中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 人民医院、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武汉市汉阳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锦州医科大学、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西安急救中心、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贵州 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德 市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保国、王天兵、杜哲、黎檀实、张 殿英、王传林、朱凤雪、王进、都定 元、张连阳、张茂、白祥军、桑锡光、王继东、程树杰、王芳、曾元临、陈海鸣、孙鸿涛、李金满、 孙洪江、陈聚伍、陈仲、李中明、钟章荣、张可、李兵、徐峰、王伟、梁旭光、项舟、刘寒松、周 东生、连鸿凯、邵标、钟永富、郝晓云、白祥军、王鹏、李峰、高劲谋、党星波、荆珏华、李世和、 吕传柱、王海峰、齐志明、王斌全、赵小纲、马信龙、李占飞、邓进、朱悦、吴光辉、崔树森、张 亚军、王艳华、黄伟、肖镭、刘斯 、张克云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DERM 3033-2020 III 引 言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创伤中心救治流程,减少创伤复苏单元内救治失当,规范医 师及护理人员 站位,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制定本标准,以更好的抢救患者,提高救治效率。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DERM 3033-2020 1 创伤中心创伤复苏单元内医师站位及分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创伤中心复苏单元各医师及护士的站位,分工。 本标准适用于 各级创伤中心 的医务人员进行 严重创伤患者 的救治。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创伤复苏单元 (Trauma Bay) 接收和复苏创伤患者的地方,这个区域通常配备医生和护士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物品,以便快 速和有效的救治多发伤患者,为多学科创伤协助救治创造最佳条件。 3 创伤复苏单元基本要求 3.1 物理空间 创伤复苏单元 应足够大以容纳所有创伤成员以及院前急救人员(一般为 6人~10人);要有足 够的空间进行复苏活动,如放射评估、骨科固定及其他紧急操作。 3.2 隔离防护措施 隔离防护措施包括:外科手套,防水外套,面罩等。需要采取隔离措施的人员:医务人员;进 入创伤复苏单元并可能接触患者的成员。 3.3 设备 设备应放在可快速识别及获取的位置。包括呼吸机,液体温箱,快速输液加温装置,中心静脉 导管,器械托盘,可移动监测仪器,肢体固定装置,阅片机,计算机等。 3.4 药物 用于气道管理的药物(依托咪酯,琥珀胆碱等),用于镇静,止痛和预防感染的药物(芬太尼, 吗啡,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及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头孢等)。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DERM 3033-2020 2 4 创伤复苏单元内创伤医护团队站位及分工 4.1 创伤团队基本组成 创伤团队成员包括 2名护士, 3位医师(1位创伤外科医师, 1位重症医学专业医师, 1位住院医 师),1位团队负责人 [Team leader(TL)]。成员的主要职责为初期复苏,稳定生命体征。 为下一 步行CT检查或进一步治疗做准备。 4.2 各成员站位及职责分工 创伤团队成员 站位见图1,各成员 职责分工 如下: a) TL:站在患者的尾端,或者能统观患者情况的位置。 TL应为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职称,从事 重症或外科学专业,具有 10年以上抢救重症患者经验。 TL全程负责组织协调团队成员,并引导抢救 , 并给出决策性治疗建议 。 图1 创伤复苏单元内医护站位示意图 b) 医师1:站在病人的头端, 为重症专业医师, 负责气道管理,包括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意识 变化,瞳孔大小评估;协助颈托固定,中心静脉置管。 c) 医师2:站在病人右侧 ,为创伤外科医师。 负责初次 ABCDE评估;胸带及骨盆带固定;胸腔引流; 尿管放置; FAST评估。 d) 医师3:位于电脑前 ,负责开具医嘱,记录化验及检查结果,病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ADERM 3033-2020 3 e) 护士1和护士2:站在病人右侧,负责病人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检测生命体征,呼吸 机连接。 护士2站在病人左侧,负责抽血,协助护士 2及医师1和医师2

pdf文档 T-CADERM 3033—2020 创伤中心创伤复苏单元内医师 站位及分工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DERM 3033—2020 创伤中心创伤复苏单元内医师 站位及分工规范 第 1 页 T-CADERM 3033—2020 创伤中心创伤复苏单元内医师 站位及分工规范 第 2 页 T-CADERM 3033—2020 创伤中心创伤复苏单元内医师 站位及分工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53:3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