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行业主管部门 备注 (1)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NY/T 148 石灰性土壤有 490. DB11/T 749-2010 农田氮磷环境风险评价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效磷测定方法”更新为“NY/T 1121.7 土壤检测 第 7 部 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2)将正文中的“NY/T 148”更新为“NY/T 1121.7”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更新为“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更新为“GB 2763 491. DB11/T 750-2010 蔬菜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指南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14930.2 食品工具、设备用清洗消毒剂卫生标准”更新 为“GB 1493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NY 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更新为“NY/T 5010 无 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 492. DB11/T 751-2010 住宅物业服务标准 493. DB11/T 754-2017 石油储罐机械化清洗施工安全规范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494. DB11/T 755-2010 危险化学品仓库建设及储存安全规范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495. DB11/T 756-2010 爆橇装式加油(气)装置安装工程验收 委员会 储罐阻隔防爆技术改造工程及阻隔防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规范 496. DB11/T 758-2010 中小河道综合治理 规划导则 497. DB11/T 759-2010 供热燃气蒸汽锅炉运行技术规程 北京市水务局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46 ICS 13.080.99 B 10 备案号:28922-2010 北 DB11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749—2010 农田氮磷环境风险评价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in arable farmland 2010 - 09 - 25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749—201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农田氮磷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 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农田氮素年盈余量和磷环境临界值方法 .............................. 3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有机肥折纯氮表 .................................................. 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不同作物带走氮量参数 ............................................ 6 I DB11/T 749—2010 前 言 随着农业集约化生产程度提高,农田氮磷养分投入呈现上升,尤其菜田和果园。高水平的氮磷投入 造成土壤氮磷盈余,不仅降低了氮磷肥料的利用效率,而且对农田土壤环境构成威胁。为提高农田氮磷 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肥料投入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土肥工作站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小红、文方芳、王胜涛、张世文。 II DB11/T 749—2010 农田氮磷环境风险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土壤氮磷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与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评价农业生产氮磷投入对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48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 NY/T 1121.3 土壤检测 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氮素年盈余量 nitrogen annual surplus 单位农田地块周年轮作体系中,不同来源的氮素养分(化肥、有机肥、沉降、灌溉水等)的投入总 量与作物吸收氮素总量之差值。 3.2 磷环境临界值 environment critical value phosphorus 当土壤磷累积量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土壤颗粒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达到饱和,导致土壤中磷酸根含 量突然增加,在突然增加时所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水平,即北方石灰性土壤通常采用Olsen-P表示的 值,这一值称为磷环境临界值。 4 农田氮磷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4.1 农田氮素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农田氮素环境风险采用氮素年盈余量的方法,农田氮素年盈余计算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并根据作 物类型进行评价,风险等级划分见表1。 1 DB11/T 749—2010 表1 农田氮素年盈余量与农田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单位为 kg/hm 2 风险等级 作物类型 无风险 低风险 中风险 高风险 粮田 ≤200 200~300 300~400 >400 果园 ≤250 250~400 400~550 >550 菜地 ≤400 400~600 600~800 >800 注1:各风险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上(限)含下(限)不含,例如氮素年盈余量区间“200~300” 表示“大于 200,且小于等于 300 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4.2 农田磷素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农田磷素环境风险采用磷环境临界值的方法,农田磷素化学测定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风险等级划 分见表2。 表2 农田磷环境临界值与农田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单位为 mg/kg 风险等级 作物类型 无风险 低风险 粮田 ≤30 30~50 果树 ≤40 40~60 蔬菜 ≤50 50~80 中风险 高风险 砂土 50~70 砂土>70 壤土 50~80 壤土>80 砂土 60~90 砂土>90 壤土 60~100 壤土>100 砂土 80~110 砂土>110 壤土 80~120 壤土>120 注1:土壤质地的判断应符合 NY/T 1121.3 的要求。 注2:各风险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上(限)含下(限)不含,例如有效磷含量区间“40~50”表示 “大于 40,且小于等于 50 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2 DB11/T 749—2010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农田氮素年盈余量和磷环境临界值方法 A.1 氮素年盈余量方法 A.1.1 氮素年盈余量 基于物质平衡原理中“盈余=输入-输出”的物质守恒原理,是联合国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 成员国评估农业—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影响土壤养分的各个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核算,利用计 算结果判断土壤养分盈余/缺损的状态,以此评价农业投入对土壤肥力、农业生产和水环境的影响。具 有结构简单直观,数据易得的优点,且政策相关性较强。 氮素盈余平衡的核算项是农业生产的各相关氮素投入和产出项目,其中投入项包括化肥、有机肥的 施用,种子带入氮,大气沉降和灌溉带入氮;产出项包括各种农作物的吸收。 A.1.2 基本数据的获得 从生产活动开始时,跟踪记载单位面积粮田、果园和菜地周年内施用化肥和有机肥种类、数量以及 养分含量,作物种类和收获物产量。 A.1.3 氮素年盈余计算方法 氮素盈余平衡计算方法见公式(A.1)~(A.3): n m i =1 j =1 M = ∑ N Ii − ∑ N Oj ………………………………(A.1) 式中: N I ——氮素投入量,单位kg∙hm-2; N O ——氮素产出量,单位kg∙hm-2; i 和 j ——第 i 种投入和第 j 种产出; n 和 m ——投入和产出的类别数, n =5, m =1; M ——氮素平衡总量,单位kg∙hm-2,如果 M 是正值,表示土壤氮素盈余,对环境有潜在影响;M 是负值,表示土壤氮素亏损,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有潜在影响。 N I = 化肥+有机肥+种子带入氮+沉降氮量+灌溉带入氮 ........................... (A.2) 式中: 化肥——根据农户跟踪调查所施肥料种类、数量和肥料包装上所标示养分含量计算,单位kg∙hm-2; 3 DB11/T 749—2010 有机肥——非商品有机肥根据农户调查点有机肥的种类、施用量与其相应含氮量进行计算,不同有 机肥含氮量可使用实用数据,参见附录B;商品有机肥按实际含氮量计算,单位kg∙hm-2; 种子、果树苗木带入氮——按实际含氮量计算,单位kg∙hm-2; 沉降氮量——按实测值计算,若无实测值,按 32.5 kg∙hm-2 统一估算; 灌水带入氮量——按实测值计算,若无实测值,按15kg∙hm-2统一估算。 N O =收获物带走氮 = 产量 × 每形成100kg收获物带走氮量 ............... (A.3) 100 式中: 产量——通过调查获得,单位为单位kg∙hm-2; 收获物带走氮量——不同收获物每形成100kg带走氮量,可按实测值计算;若无实测值,参见附录C。 A.2 磷环境临界值方法 A.2.1 磷环境临界值 由英国洛桑试验站提出,判读当土壤中的磷成为主要农田磷源和地块本身就有很高的磷迁移能力 时,土壤

pdf文档 DB11-T 749-2010 农田氮磷环境风险评价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749-2010 农田氮磷环境风险评价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749-2010 农田氮磷环境风险评价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749-2010 农田氮磷环境风险评价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8 02:48: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