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书
书犐犆犛
29
.
260
.
20
犓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12173
—
2008
代替
GB
/
T12173
—
1990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犕犻狀犻狀犵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犪犾犪狆狆犪狉犪狋狌狊犳狅狉狀狅狀犺犪狕犪狉犱狅狌狊犪狉犲犪
2008
06
30
发布
2009
04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
/
T12173
—
1990
《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
本标准与
GB
/
T12173
—
1990
相比
,
主要变化如下
:
———
增加了
“
5.1
结构检查
”;
———
增加了
“
5.6
最高表面温度测量
”;
———
修改了范围
(
1990
版的第
1
章
;
本标准的第
1
章
);
———
修改了定义
(
1990
版的第
3
章
;
本标准的第
3
章
);
———
修改了
“
耐湿热性能
”
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
1990
版的
4.1.1
,
5.2
;
本标准的
4.8
,
5.5
);
———
修改了
“
外壳强度
”
的要求
(
1990
版的
4.1.2.2
;
本标准的
4.2.2
);
———
修改了
“
外壳防护等级
”
的要求
(
1990
版的
4.1.2.3
;
本标准的
4.2.3
);
———
修改了
“
紧固件
”
的要求
(
1990
版的
4.1.2.6
;
本标准的
4.2.5
);
———
修改了
“
电缆引入装置
”
的要求
(
1990
版的
4.1.3
;
本标准的
4.3
);
———
修改了
“
连接件
”
的要求
(
1990
版的
4.1.4
;
本标准的
4.4
);
———
修改了
“
接地连接件
”
的要求
(
1990
版的
4.1.5
;
本标准的
4.6
);
———
修改了
“
联锁
”
的要求
(
1990
版的
4.1.6
;
本标准的
4.7
);
———
修改了
“
高
、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
的要求
(
1990
版的
4.2.2
;
本标准的
4.10
);
———
修改了
“
插接装置
”
的要求
(
1990
版的
4.2.3
;
本标准的
4.11
);
———
修改了检验程序
(
1990
版的第
6
章
;
本标准的第
6
章
);
———
修改了标志
(
1990
版的第
7
章
;
本标准的第
7
章
);
———
删除了
“
门
”
的要求
(
1990
版的
4.1.2.5
);
———
删除了
“
设备内部导体的材质
”(
1990
版的
4.1.7
);
———
删除了
“
搬运试验
”(
1990
版的
5.5
)。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规范性附录
。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9
)
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和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李斌
、
钱松
、
陈洪飞
、
倪春明
、
郁文哉
、
陈瑞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
GB
/
T12173
—
1990
。
Ⅰ
犌犅
/
犜
12173
—
2008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
以下简称设备
)
的要求
、
试验方法
、
检验规则和标志
。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无瓦斯
、
煤尘爆炸危险场所及非煤矿山等其他类似的地下工业生产部门使用的
电气设备的制造与检验
。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缆和导线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1984
—
2003
高压交流断路器
(
IEC62271100
:
2001
,
MOD
)
GB
/
T2423.4
—
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Db
: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
eqvIEC60068230
:
1980
)
GB3836.1
—
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
:
通用要求
(
eqvIEC600790
:
1998
)
GB3836.3
—
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3
部分
:
增安型
“
e
”(
eqvIEC600797
:
1990
)
GB4208
—
1993
外壳防护等级
(
IP
代码
)(
eqvIEC60529
:
1989
)
GB14048.1
—
200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1
部分
:
总则
(
IEC609471
:
2001
,
MOD
)
GB14048.2
—
200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低压断路器
AQ1043
—
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
.
1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犿犻狀犻狀犵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犪犾犪狆狆犪狉犪狋狌狊犳狅狉狀狅狀犺犪狕犪狉犱狅狌狊犪狉犲犪
用于煤矿无瓦斯
、
煤尘爆炸性危险场所及非煤矿山等其他类似的地下工业生产部门使用的电气
设备
。
4
要求
4
.
1
一般要求
4
.
1
.
1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
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
4
.
1
.
2
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
,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还应符合各自产品的标准规定
。
4
.
1
.
3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
a
)
海拔高度
:
低压电气设备为
2000m
,
高压电气设备为
1000m
;
注
:
高压电气设备超过海拔
1000m
时
,
按
JB
/
Z102
—
1971
的规定进行换算相关的参数
。
b
)
周围环境温度
-20℃
~
+40℃
;
c
)
周围空气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
95%
(
25℃
);
d
)
在无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汽环境中
。
1
犌犅
/
犜
12173
—
2008
4
.
2
外壳
4
.
2
.
1
材质
设备外壳材质应采用不燃或阻燃性材料制造
;
观察窗透明件
、
衬垫
、
电缆引入装置的密封件及控制
手柄除外
。
4
.
2
.
2
强度
4
.
2
.
2
.
1
设备外壳应能承受
GB3836.1
—
2000
中表
4
规定的低冲击能量
。
注
:
使用于峒室
、
井底车场和使用于大巷内正常情况下外力冲击不到的电气设备
,
可免做冲击试验
。
4
.
2
.
2
.
2
携带式设备除了进行冲击试验外
,
还应能承受
GB3836.1
—
2000
中
23.4.3.2
规定的跌落
试验
。
4
.
2
.
3
防护等级
4
.
2
.
3
.
1
外壳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54
(
4.2.3.2
另有规定除外
)。
4
.
2
.
3
.
2
特殊设备或部件应不低于下列防护等级
:
a
)
旋转电机的外风扇通风孔的进风端和出风端的防护等级应分别不低于
IP20
和
IP10
。
立式旋
转电机应防止垂直落下的异物进入通风孔
,
当通风孔的结构和布置使大于
12.5mm
的异物不
能垂直坠落或振动进入到电机的转动部件上时
,
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10
。
b
)
使用于机车控制室的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20
。
c
)
用于无滴水和粉尘侵入的峒室中设备
、
电阻发热元件最高温度低于
200℃
的启动电阻和整流
机组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21
。
d
)
使用于大巷的电气设备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22
。
e
)
油浸式变压器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44
。
4
.
2
.
4
最高表面温度
设备
(
除电动机和油浸变压器外
)
的最高表面温度应不高于
85℃
;
操作手柄
、
手轮应不高于
60℃
;
在结构上能防止人员接触的情况下
,
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应不高于
150℃
。
4
.
2
.
5
紧固件
4
.
2
.
5
.
1
紧固件应符合
GB3836.1
—
2000
中第
9
章的规定
,
且螺栓直径应不小于
M6
。
注
:
仪器仪表
、
灯具
、
通讯信号和自动控制设备除外
,
但当小于
M6
时
,
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
4
.
2
.
5
.
2
一般情况下
,
应采取防止紧固件因振动而松脱的措施
。
4
.
3
电缆引入装置
4
.
3
.
1
电缆引入装置不应有尖锐棱角
,
以防损伤电缆
。
4
.
3
.
2
电缆引入装置应有夹紧装置
,
防止电缆的转动传递到连接件
。
4
.
3
.
3
电缆引入装置应能保证其与固定的外壳符合所要求的防护等级
。
4
.
3
.
4
设备外壳上不装电缆或导管引入装置的通孔应使用封堵件
。
4
.
4
连接件
4
.
4
.
1
与外部电路连接的连接件应有足够大的尺寸
,
以便与截面积至少等于与电气设备额定电流相对
应的导线可靠连接
。
连接件应满足
:
a
)
可靠地固定
,
不会自行松动
;
b
GB-T 12173-2008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2-21 13:44:2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