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P 85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 T 519—2011 粮食注氮控氧储藏系统 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 2011 – 07 – 01 实施 2011 - 06 - 23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 T 519—2011 前 言 本标准由陕西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粮食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西安西粮实业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森、张双位、王虎儒、薛黎、吕晓东、闫杰、常会忠、魏爱侠、李乃林。 本标准由陕西省粮食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61/ T 519—2011 粮食注氮控氧储藏系统 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粮食注氮控氧储藏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的粮食注氮控氧储藏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设计、施工和 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6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A 306.1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 第1部分:阻燃电缆 GA 306.2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 第2部分:耐火电缆 LS/T 1202-20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 LS 1207-2005 粮食仓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规程 LS/T 1211-2008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保护空间 protection of space 符合密封条件的存放粮食的空间。 3.2 额定氮气流量 rated nitrogen flow 制氮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每小时输出氮气的量。 3.3 最大工作压力 maximal working pressure 制氮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系统输出氮气的最大压力。 3.4 额定氮气含量 rated nitrogen content 制氮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系统产氮气的含量。 1 DB61/ T 519—2011 3.5 平均泄漏速率 the average leakage rate 保护空间中平均每小时的氮气泄漏量。 4 系统构成 4.1 注氮控氧粮食保护系统是由空气储存与过滤装置、制氮机、检测与控制装置、管网和喷头等构成。 系统原理图如图 1 所示: 图1 系统原理图 4.2 具体的系统结构可参照附录 B 的系统结构图。 5 系统设计 5.1 基本要求 5.1.1 粮食储藏应符合 LS/T 1211-2008 的要求 。 5.1.2 保护空间的密闭应符合正压 500 Pa 的半衰期大于 50 s,或负压 300 Pa 的半衰期大于 50 s。 5.1.3 保护空间内的温、湿度应满足粮食安全储藏条件。 5.2 装置外观 5.2.1 各部件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加工缺陷,焊缝光滑,无焊渣、飞溅物,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 涂层均匀、美观、完整,不得有气孔、夹渣、疤痕、机械损伤等缺陷。 5.2.2 装置应标志清晰,铭牌应装在主机正面并注明型号、规格、生产单位、出厂日期等内容。 5.2.3 各零、部件的安装部位不得影响使用、操作、检查和维修。 5.3 系统性能 5.3.1 工作温度 -20 ℃~50 ℃。 5.3.2 绝缘电阻 2 DB61/ T 519—2011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系统的接线端子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 MΩ 。 5.3.3 保护空间的氧、氮浓度 保护空间内各处的氧浓度在7 d内应降到6 %以下。保护空间内各处的氧浓度偏差应不大于1 %。氮 气浓度应不小于93 %。 5.3.4 氮气喷头设置 氮气喷头的设置应满足5.3.3的要求,在保护空间内均匀分布。 5.3.5 自动控制功能 当保护空间内的氧气浓度达到6 %时,系统应自动启动,氧气浓度降到3 %时,系统应自动停止运行。 5.3.6 氧、氮气浓度探测头 测量范围:0~100 % ; 测量最大允许误差:±0.1 %; 报警点控制精度:报警设定值为氧浓度设定值±0.3 %; 响应时间:≤20 s。 5.3.7 压力探测头 测量范围:0~1 MPa; 测量最大允许误差:±0.5 %; 报警点控制精度:报警设定值为压力设定值±0.5 %。 5.4 主要参数计算 5.4.1 氮气流量按公式(1)进行计算。 Q ( NV 0.79)V /( N NV )T ................................ (1) 式中: 3 Q —— 设备的额定氮气流量,Nm /h; 3 V —— 保护空间的容积,m ; N —— 设备的额定氮气含量,%; NV —— 保护空间要达到的氮气含量,%; T —— 保护空间要达到额定氮气含量,设备首次运行的时间,h。 5.4.2 主管道管径按公式(2)进行计算。 D 4Q1 2 ........................................ (2) 式中: D ——输气主管网的管径,mm; 3 Q ——空压机的额定氮气流量,Nm /h。 5.5 安全要求 3 DB61/ T 519—2011 5.5.1 每个独立的保护空间都应设置开门报警装置,保护空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在系统启动前,保护 空间内禁止人员逗留;启动系统时,应立即开启“喷放勿入”的警示灯;启动和停止按钮应有明显的标 志,距地 1.5 m 左右。 5.5.2 控制部分应符合 GB 50116 的要求。 6 系统施工 6.1 系统的安装 6.1.1 安装系统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1.2 施工安装应按设计图纸进行,编制施工和质量检验计划。工程的变更必须经设计部门认可,办 理设计变更手续。 6.1.3 系统的检测和控制设备、材料及元器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安装前必须按设计要求查验其规 格、型号和数量。 6.1.4 系统的检测与控制设备的施工要求应按 GB 50166 的规定执行。 6.1.5 系统的安装应符合 LS/T 1202-2002、LS 1207-2005 的要求。 6.1.6 系统的布线应合理,不得破坏原有的建筑结构,符合 GB 50116 的要求。 6.1.7 选用的电缆应符合 GA 306.1 和 GA 306.2 的要求。不同用途的电缆宜采用不同的颜色。 6.1.8 用于连接、固定系统的支架、吊架应为防晃支架和吊架,其安装应稳固、位置正确。需要专用 连接件时,应根据受力情况重新进行设计。 6.1.9 系统安装完成后,严禁擅自拆卸,严禁变动其安装位置。 6.1.10 系统安装完成时,施工单位应移交下列文件: a) 设计变更文字记录; b) 施工记录; c) 检验记录; d) 竣工验收报告。 6.2 系统的调试 6.2.1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a) 检查设备规格、型号、数量、备件等; b) 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有文字记录; c) 检查系统的线路,对于错线、开路、短路、虚焊等应及时处理; d) 对控制系统中各设备进行单机通电检查。 6.2.2 系统调试 调试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担任。所有参加调试人员应职责明确,按照程序调试。 7 系统验收 7.1 系统的检测和控制设备、材料及元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和型号,并具有出厂合格证。 7.2 系统的验收应在相配套的检测与控制系统调试正常后进行。 7.3 系统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文件和记录: 4 DB61/ T 519—2011 设计变更的文字记录; b) 调试记录; c) 竣工验收报告(见附录 A)。 7.4 系统验收的内容包括: a) 检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验收报告、调试记录及经国家型式检验通过的合法有效的有关文件、 合格证等是否齐全; b) 对系统的安装位置、方向、规格、型号进行仔细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a) 5 DB61/ T 519—2011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竣工验收报告 表A.1 竣工验收报告 编号: 时间: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使用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施工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设备名称及型号 数量 编号 生产厂家 主 要 设 备 验收结果 使用单位验 收负责人 (签章) 6 施工单位 负责人 (签章) 出厂日期 备注 DB61/ T 519—2011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系统结构图 图B.1 系统结构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DB61-T 519-2011 粮食注氮控氧储藏系统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8 00:01: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