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60.40 B 91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818—2011 农区毒饵站灭鼠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technology for rodent control in rural area by bait station 2011 - 08 - 09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 - 12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818—201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毒饵站制作......................................................................... 2 5 毒饵站布放......................................................................... 2 6 毒饵配制与放置..................................................................... 2 7 防治效果调查.......................................................................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毒饵站制作 ......................................................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农区灭鼠防治效果统计 ............................................ 6 I DB11/T 818—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志强、杨建国、金晓华、李振良、李清。 II DB11/T 818—2011 农区毒饵站灭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毒饵站制作、毒饵站布放、毒饵配制与放置、防治效果调查。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农区采用毒饵站技术的灭鼠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481 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 NY/T 1905—2010 草原鼠害安全防治规程 DB11/T 678—2009 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与效果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毒饵站 bait station 毒饵盒 鼠类能够自由进入取食,而非靶标动物(如家禽、家畜、野生鸟类等)不易进入的盛放灭鼠毒饵的装 置。 3.2 鼠密度 rodent density 单位面积或空间内鼠类数量的相对值。鼠密度以捕获率(或阳性粉块率)表示。 3.3 粉迹法 method of talcum mark 夜间放置10 h~12 h,布放的20cm×20cm的有效粉块中有鼠迹粉块所占比例计算鼠害程度的一种测 定方法。 3.4 阳性率 positive rate 有鼠迹粉块数(阳性粉块数)占总有效粉块数的百分率。 1 DB11/T 818—2011 4 毒饵站制作 可选用 PVC 管、陶土、瓦棱纸等材料制作毒饵站。毒饵站的长度为 30cm~40cm,雨挡的长度为 3cm~ 5cm。具体见附录 A。 5 毒饵站布放 5.1 布放方法 5.1.1 农田 2 每 667 m 布放 1~2 个毒饵站。沿耕地周边或排灌渠的渠埂,坡地沿地坎下缘,间隔 20m~40m 布 放 1 个毒饵站。 5.1.2 保护地 2 每 667 m 布放 5 个毒饵站。温室内在前后缘各布放 1 个,两个毒饵站交错布放;温室外沿后墙跟 布放 2 个毒饵站,间隔 20m~40m;操作间布放 1 个毒饵站。其他保护地参照执行。投放毒饵 3d~4d 后, 应封堵鼠洞。 5.1.3 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和饲料加工厂 2 2 室内每 15m ~20m 布放 1 个毒饵站,室外毒饵站布放按照 DB11/T 678—2009 的规定执行。投放毒 饵 3d~4d 后,应封堵鼠洞。水产养殖场毒饵站布放参照畜禽养殖场。 5.2 布放时间 春秋两季各一次,每次1个月,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次数或延长时间。 6 毒饵配制与放置 6.1 饵料选择与配制 农田、保护地用新鲜小麦做饵料,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和饲料加工厂可选用小麦、过筛玉米渣、饲 料做饵料。毒饵配制按照 NY/T 1905—2010 的规定执行。 6.2 毒饵放置要求 农田、保护地每个毒饵站放饵 30g~50g,养殖场、屠宰场和饲料加工厂每个毒饵站放饵 50g~100g。 毒饵应放置在毒饵站中间位置,并定期检查,补充毒饵。 7 防治效果调查 7.1 调查时间 投饵前 1d~3d、投放毒饵后 30d 各调查 1 次。 7.2 调查方法 7.2.1 2 夹夜(日)法 DB11/T 818—2011 农田、保护地采用夹夜(日)法调查。调查方法及计算方法按照 NY/T 1481 的规定执行。根据投饵 前后鼠密度的变化,按公式(1)计算防治效果,结果填入表 B.1。 C= A1 − A2 × 100% A1 …………………………(1) 式中: C——防治效果; A1——投饵前捕获率; A2——投饵后捕获率。 7.2.2 粉迹法 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和饲料加工厂采用粉迹法调查。沿墙跟、过道等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布放。舍 2 内每 15m 布粉 1 块,基数调查和效果调查的粉块布放在相同位置,每次布放粉块 100 块以上,傍晚布 放翌日清晨检查,有鼠类活动痕迹的粉块记为阳性粉块。布放的粉块不能正常反应是否有鼠痕迹为无效 粉块。调查结果按公式(2)、(3)计算粉块阳性率和防治效果,结果填入表 B.2。 B= N × 100% M …………………………(2) 式中: B——粉块阳性率; N——阳性粉块数; M——有效粉块数。 C1 = B1 − B2 × 100% B1 …………………………(3) 式中: C1——防治效果; B1——投放毒饵前粉块阳性率; B2——投放毒饵后粉块阳性率。 3 DB11/T 818—2011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毒饵站制作 A.1 毒饵站制作 图A.1给出了毒饵站纵剖面图。 单位为厘米 2 1~2 3~5 30~40 10~15 说明: 1——挡板; 2——支架; 3——雨挡。 注:此图所示为PVC毒饵站,其他材质的制作参照此图。 图 A.1 4 3 Ф6~8 1 毒饵站纵剖面图 DB11/T 818—2011 图A.2给出了毒饵站横切面图。 单位为厘米 1 2 3 6~8 1~2 10~15 说明: 1——孔径; 2——挡板; 3——支架。 注:此图所示为PVC毒饵站,其他材质的制作参照此图。 图 A.2 毒饵站横切面图 5 DB11/T 818—2011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农区灭鼠防治效果统计 B.1 农田、保护地防治效果统计表 表B.1给出了农田、保护地灭鼠防治效果统计表样式。 表 B.1 农田和保护地灭鼠防治效果统计表 区(县) 调查人 投放毒饵前 地点 投放毒饵后 调查时 有效夹数 捕鼠数 捕获率 调查时 有效夹数 捕鼠数 捕获率 间 (个) (只) (%) 间 (个) (只) (%) 防治效果 (%) B.2 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和饲料加工厂灭鼠防治效果统计表 表B.2给出了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和饲料加工厂灭鼠防治效果统计表样式。 表 B.2 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和饲料加工厂灭鼠防治效果统计表 区(县) 调查人 投放毒饵前 地点 调查时 间 投放毒饵后 有效粉块 阳性粉块 粉块阳性 数 数 率 (块) (块) (%) 调查时 间 有效粉块 阳性粉块 粉块阳性 防治效果 数 数 率 (%) (块) (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pdf文档 DB11-T 818-2011 农区毒饵站灭鼠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818-2011 农区毒饵站灭鼠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818-2011 农区毒饵站灭鼠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818-2011 农区毒饵站灭鼠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2:58:2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