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DB52 备案号: 贵州省地 方标准 DB52/T4802005 贵州省稻曲病监测技术规范 Rul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ice false smut [Ustilaginoidea virens (Cke.) Tak]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05-06-14发布 2005-07-01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2/T4802005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贵州省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谈孝凤、金星、刘晋、印侠。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52/T480—2005 贵州省稻曲病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曲病发病程度、病情记载项目和分级指标,病情系统调查和普查方法,测报资料收 集和汇总归档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实施稻曲病的测报调查。 2术语和定义 2.1系统调查 为了解一个地区病虫发生消长动态,进行定点、定时、定方法的调查。 2.2大田普查 为了解一个地区病虫整体发生情况,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多点调查。 2.3挽回损失 通过防治病虫草鼠后挽回的农作物产量损失,即防治区比不防治对照区增加的产量。 2.4实际损失 通过防治病虫草鼠后仍因残存病虫草鼠害造成的农作物产量损失。 2.5成灾面积 指遭受病虫草鼠危害而使产量减少30%以上(不含30%)的面积。 2.6绝收面积 指遭受病虫草鼠危害而使产量减少80%以上(不含80%)的面积。 2.7病株率 发病株数占调查株总数的百分率。 2.8病穗率 发病穗数占调查总穗数的百分率。 2.9病情指数 用以表示病害发生的平均水平。用公式(1)进行计算: 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株、穗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穗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1 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稻曲病的发生程度以当地发病盛期的平均病情指数及其发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百分比例来确定。划 分为5级,各级指标如表1。 表1和 稻曲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级别 1 2 3 4 5 程度 轻发生 偏轻发生 中等发生 偏重发生 大发生 病情指数 <3 3~5 5~10 10~20 >20 该病指发生面积占插秩面积的% ≥90 ≥10 ≥10 ≥10 ≥10 稻曲病病情分级指标 病情分级指标(以穗为单位) 0级,无病;

.pdf文档 DB52-T 480-2005 贵州省稻曲病监测技术规范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480-2005 贵州省稻曲病监测技术规范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480-2005 贵州省稻曲病监测技术规范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480-2005 贵州省稻曲病监测技术规范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31: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