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60.20 B 91 备案号:42516-2014 青 海 DB63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288—2014 机械化深松技术作业质量 2014 - 06 - 09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1288—2014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海西州农机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文庆、张学林、杨庆明、李全宇、李荣德、夸尔新加、蒋振海、保力德、解 玉花、程凌云、李子彦。 I DB63/T 1288—2014 机械化深松技术作业质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化深松技术作业质量指标、检测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全方位和间隔式机械化深松技术的作业质量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62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 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深松 用不同的动力机械配套相应的深松机械,疏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层的一种耕作方式。 3.2 深松深度 深松作业后土壤沟底与土壤表面的垂直距离。根据土壤容重和犁底层厚度确定,深松作业以破碎犁 底层为原则。 3.3 深松间距 深松作业后土壤沟底与沟底间的水平距离。 3.4 土壤膨松度 土壤工作部件对土层的切割、振动、撕裂、挤压、推移造成的土壤膨胀部分(耕后地表线与耕前地 表线所包围的横断面积)占耕前地表线至深松铲尖形成沟底线间整个工作幅宽横断面积的百分比。 3.5 土壤扰动性 1 DB63/T 1288—2014 土壤工作部件对地表以下土层扰动部分(实际作业横断面积)占耕前地表线至深松铲尖形成沟底线 间整个工作幅宽横断面积的百分比。 4 作业要求 4.1 作业条件 本标准规定的深松作业质量指标是在下列作业条件下确定的:土壤为壤土或粘土,农田0-25cm土壤 的含水率为 12%-22%、土壤坚实度不大于2MPa、地表留茬高度不大于20cm且平坦的条件下进行。 4.2 一般要求 4.2.1 作业机具应按使用说明进行调整、保养。 4.2.2 深松时间:干旱、风蚀严重的地区,应在秋季深松;墒情好,又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播前深 松。 4.2.3 作业选择:东部农业区土壤容重≥1.3g/cm3,农牧交错区和牧区土壤容重≥1.22g/cm3 时,应 进行深松。 4.2.4 深松深度要一致,不得有重松或漏松。 4.2.5 深松后地表平坦,无明显起伏,无隔墙或隔墙小于 5cm。 4.2.6 土壤板结的地块深松后要及时镇压。 5 质量指标 在4.1规定的作业条件下,作业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作业质量指标 检测方法对应 序号 项目 单位 质量指标 1 深松深度 mm ≥250 6.3 2 深松深度稳定性 % ≥85 6.4 3 深松间距合格率 % ≥90 6.5 4 耕后地表平整度 mm ≤50 6.7 5 土壤膨松度 % ≤40 6.6 6 土壤扰动系数 % 6 全方位深松≥35;间隔式深松≥25。 的条款号 6.6 检测方法 6.1 6.1.1 测量点和测量区的确定 测量点 采用五点法测定,从试验地4个地角沿对角线,在1/4—1/8对角线长度范围内确定出4个检测点位置 和该对角线的中点。图1 2 DB63/T 1288—2014 图1 6.1.2 测量区 以一个作业幅宽为宽度,长为2m作为测量区。 6.2 土壤含水率测定、留茬高度的测定 土壤含水率、留茬高度按GB/T 5262测定。 6.3 深松深度测定 深松深度测定按本标准第6.2条规定选取测定点,在每个测量区内测不少于5 个深松深度。剖开耕 层以自然地面为基准,测其耕深,按式(1)计算平均深松深度。 X X i ....................................... (1) n 式中: X ——平均深松深度,单位为毫米(mm); Xi ——第i段测点的深松深度,单位为毫米(mm); n ——测定次数。 6.4 深松深度稳定性测定 深松深度稳定性测定按本标准第6.2条规定选取测量点测定深松深度,按式(2)、(3)、(4)计 算深松深度标准差S、变异系数V、稳定性W。 S (X V i X )2 n ................................... (2) S ×100% ...................................... (3) X W 1 V 100 % .................................... (4) 式中: S——标准差,单位为毫米(mm); V——变异系数; W——深松深度稳定性。 3 DB63/T 1288—2014 6.5 深松间距合格率测定 按本标准第6.2条规定选取测定点,每个测量区不得少于5点。切开深松土层断面,测定沟底间的水 平距离。深松间距合格率按式(5)计算。 A W ×100% ...................................... (5) E 式中: A——深松间距合格率; W——深松间距合格点数,单位为个; E——测定点总数,单位为个。 6.6 土壤膨松度和土壤扰动性测定 采用水平基准线法测定。深松作业前,垂直机具作业方向横跨工作幅宽距地表适当高度建立水平基 准线,沿水平尺在整个工作幅宽范围以间隔30mm连续等分标记测点,在作业前、后,以各等分测点测定 耕前地表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H1,耕后地表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H2,实际深松沟地线至水平基准线的距 离H3,沟地线至水平基准线的平均距离HL,分别导出a(h-q)=H1- H2、aqi=HL- H2、asi=H3- H1,按式 (6)、(7)、(8)、(9)(10)计算土壤膨松度和土壤绕动系数。每个行程测定1次,测定3个行程 取平均值。 Ah q n 1 b a h q 1 2 a h q i a h q n ......................... (6) 2 i2 Aq As p n 1 b a s1 2 a si a sn ................................ (8) 2 i2 Ah Aq Aq n 1 b a q1 2 a qi a qn ......................... (7) 2 i 2 100 % Ah q Ah Aq .......................... (9) As 100 %..................................... (10) Aq 式中: i 3 4 5 n i 2 时, A b a1 a 2 2 b ——水平基准线等分点间距,单位为毫米(mm); Aq ——耕前地表线至深公铲尖形成沟底线的横断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Ah q ——耕后地表与耕前地表横断面积差,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As ——以耕前地表为基准的实际深松横断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p ——土壤膨松度; 4 DB63/T 1288—2014 ——土壤扰动系数。 6.7 耕前和耕后地表平整度 与土壤膨松度同时测定,测定耕前、耕后地表至水平基准线的垂直距离。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以 标准差的值表示平整度。 7 7.1 7.2 检验规则 机械深松机技术作业质量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进行测定并逐一考核。 作业质量其中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规定值时,即判定作业质量为不合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63-T 1288-2014 机械化深松技术作业质量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6:13: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