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39.060 Y88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615—2016 金镶玉 错金银首饰 Jade inlaid with gold Jewelry with gold and silver inlay 2016 - 11 - 11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2 - 11 实施 发 布 DB35/T 1615—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华昌珠宝有限公司、福建省贵金属和珠宝玉石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莆田黄金饰品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园、张新忠、林方正、林若祥、黄近丹、陈春发、陈苒、林珊。 I DB35/T 1615—2016 金镶玉 错金银首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镶玉中错金银首饰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含量999‰以上的足金为原料制作的金镶玉错金银首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288 金合金首饰 金含量的测定 灰吹法(火试金法) GB 11887 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 GB/T 14459 贵金属首饰计数抽样检查规则 GB/T 16552 珠宝玉石 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 鉴定 GB/T 18043 首饰 贵金属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 28480 饰品 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 GB/T 31912 饰品 标识 QB/T 1690 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 QB/T 2062 贵金属饰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金镶玉 jade inlaid with gold 以珠宝玉石为基体,与贵金属镶嵌加工而成的饰品。 3.2 错金银 gold and silver inlay 以珠宝玉石为基体,采用金银丝(片)制成纹式及图案,通过开槽、压丝(片)、打磨、抛光等工 艺,用手工压丝入槽,使金银丝(片)变形,与基体牢固结合,达到严丝合缝的效果。 3.3 错金银首饰 jewelry with gold and silver inlay 以错金银工艺加工而成的首饰。 1 DB35/T 1615—2016 3.4 错金银牢度 fastness of gold and silver inlay 在错金银工艺中,足金与珠宝玉石之间结合的牢固程度。用抵抗外力的程度来表征。即在规定的测 试条件下,使金丝或金片与珠宝玉石相脱离时所需的拉力。用 F 表示,单位为牛顿(N)。 4 错金银纹样分类 4.1 根据其图案特性的不同,将错金银纹样分为三类。 4.1.1 丝状型:以金丝为原料,其宽度小于 0.8 ㎜的,可呈直丝或弯丝,实际不交叉的类型。 4.1.2 条状型:以金片为原料,其宽度介于 0.8mm 到 4.0mm 之间,经过镂刻加工后呈交叉错综的图案 的类型。 2 片状型:以金片为原料,其最小宽度大于 4.0 ㎜,成形后面积大于 16mm 的类型。 4.1.3 4.2 5 分类的典型图例见附录 A。 要求 5.1 外观 5.1.1 工艺 除应符合QB/T 2062的要求,还应符合: a) 图案纹样形象自然,主题突出,造型美观。 b) 线条清晰流畅,均匀,分明。 c) 金玉结合处抛光平滑。 5.1.2 标识 应符合 GB/T 31912 的规定,并在标签的适当位置标注“错金银”字样。 5.2 质量 足金质量允差应符合QB/T 1690的规定。 5.3 金含量 金含量应大于或等于 999 ‰。 5.4 珠宝玉石 珠宝玉石的命名应符合GB/T 16552的规定。 5.5 凹槽深度 凹槽深度应不小于0.20 mm。 2 DB35/T 1615—2016 5.6 错金银牢度 5.6.1 丝状型:F≥1.00 牛顿(N)。 5.6.2 条状型:F≥ 1.50 牛顿(N)。 5.6.3 片状型:F≥ 15.00 牛顿(N)。 5.7 有害元素 有害元素的限量应符合 GB 28480中规定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在充足的自然光线或相当的灯光下,以目测和手感评定。肉眼难以观察时,可使用10倍放大镜。 6.2 质量 按QB/T 1690的规定进行测定。 6.3 金含量 金含量应按GB/T 1804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当测试结果出现分歧时,应采用GB/T 9288的方法进 行仲裁。 6.4 珠宝玉石 珠宝玉石的鉴定应符合GB/T 16553规定。 6.5 凹槽深度 6.5.1 使用定性量程为 0.20mm 的探针,贴着槽边插入槽底。当探针碰不到槽底时,表示凹槽深度不小 于 0.20mm;反之,则表示凹槽深度小于 0.20mm。 6.5.2 一件产品的测量点应不少于 3 个。若每个探测结果均不小于 0.20mm,则判定该件产品合格;若 有一个测量点小于 0.20mm,则判定该件产品为不合格。 6.5.3 6.6 凹槽深度测定原理示意图见附录 B。 错金银牢度 6.6.1 丝状型按附录 C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6.6.2 条状型按附录 C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6.6.3 片状型按附录 D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6.6.4 错金银牢度检测方法原理示意图见附录 E。 6.7 有害元素 有害元素按照GB 28480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3 DB35/T 1615—2016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相同的生产条件,相同的材料的产品为一批。 7.2 出厂检验 出产产品应按本标准5.1、5.4的规定做全数检验。 7.3 型式检验 7.3.1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 5 章规定的全部内容。 7.3.2 型式检验按 GB/T 14459 规定的周期检验计数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7.3.3 正常生产时,每 6 个月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a) b) c) d) 7.4 新产品鉴定时; 当材料和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停产超过 6 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提出质量检验时。 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抽检样本应全部项目合格,则该批次首饰合格,可整批交付使用。若首次检验出现不合 格项目,允许针对不合格项目,在该批次产品中加倍复检,若复检结果仍然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首饰 为不合格;对不合格品,可按 GB/T 14459 的规定处置。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应符合GB/T 31912、QB/T 2062 和本标准5.1.2的规定。 4 DB35/T 1615—2016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错金银纹样分类的典型图例 表1 错金银纹样分类的典型图例 分类名称 图形示例 A.1 丝状型 A.2 条状型 A.3 片状型 5 DB35/T 1615—2016 B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凹槽深度测定原理示意图 手持柄 对位台面 与玉石之 间有间隙, 则深度不 符合要求。 探针长度调节旋钮 对位台面 与玉石之 间无间隙, 则深度符 合要求。 对位台面 探针 a)探计仪器示意图 b)不合格判定示意图 图B.1 B.1 B.2 B.3 B.4 6 c)合格判定示意图 凹槽深度测定原理示意图 探针的长度调定为 0.20mm,直径应不大于 0.15mm。 当探针针头因磨损造成的偏差,可以通过探针长度调节旋钮进行校正。 探针应紧贴着边沿探到底,测定过程中不存在垂直度的要求。 观察定位台面的间隙时,观察方向应与定位台面在同一平面内。 DB35/T 1615—2016 C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错金银牢度试验方法—剥离拉力法 C.1 原理 在丝状型和条状型的两种纹样中,采用在剥离金丝(条)过程中,从有效起点至有效终点区间内的 最小拉力值表示该型错金银的牢度。 注1: 有效起点:在剥离金丝的过程中,拉力波动曲线的第一个波峰点,当第一个波峰点存在争议时,取第二个 波峰点为起点。 注2: 有效终点在剥离金丝的过程中,拉力波动曲线的最后一个波峰点,当最后一个波峰点有争议时取倒数第二 个波峰点为终点。 示例见图C.1: 争议点 有效起点 有效终点 图 C.1 有效期间示意图 C.2 设备和材料 C.2.1 镊子:不锈钢材质 C.2.2 C.2.3 手持式雕刻机:转速(0~35000)RPM,机头磨片尺寸(0.6~1.2)mm。 拉力试验机:量程(0~20)kgf,精度0.1gf,拉力速率10mm/min, 采样率等级:极高。 C.3 操作步骤 C.3.1 C.3.1.1 样品前处理 将样品置于分析纯丁酮溶液中浸泡6 h,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粘胶工艺对错金银牢度的影响。 C.3.1.2 用手持式雕刻机将金丝或金条的前端边沿处切断,并用镊子轻轻地挑起一截(2~3)mm的长 度的挑头;注意挑头位置的选择应尽量避开呈弯曲或交叉的位置。 C.3.2 试验步骤 将处理好的样品牢固地置于拉力试验机的底座上,同时用试验机夹具的夹头夹紧样品的挑头,见图 C.2。 7 DB35/T 1615—2016 C.3.3 严格按拉力试验机说明书的要求步骤进行拉力测试,样品的拉力曲线图,见图 C.3。 C.3.4 根据被测样品的拉力曲线图,判定有效起点与有效终点,读取有效区间的最小拉力值F最小。 C.4 判定 C.4.1 单个样品判定 当F最小值相应地符合本文件5.6.1或5.6.2规定的要求,则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C.4.2 批判定 按 GB/T 14459 标准执行。 C.5 示意图 见图C.2、C.3。 拉力方 向 ②挑头 ③夹头 ④凹槽 ①金丝 ⑤玉石 图 C.2 挑头夹接示意图 有效区间最低值 拉 力 值 起点峰 时间 图 C.3 剥离拉力法 拉力曲线图 8 终点峰 DB35/T 1615—2016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错金银牢度试验方法—胶黏拉力法 D.1 原理 在片状型的纹样中,采用在剥离金片过程中,使金片与玉石相脱离时的拉力值表示该样品错金银的 牢度。 D.2 设备和材料 D.2.1 胶粘剂:AB 型双组分胶粘剂。 D.2.

pdf文档 DB35-T 1615-2016 金镶玉 错金银首饰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615-2016 金镶玉 错金银首饰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615-2016 金镶玉 错金银首饰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615-2016 金镶玉 错金银首饰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0:20:5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