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20.01 A 02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423—2017 低碳小城镇评价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of Low-carbon Small Town 2017 - 06 - 29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423—2017 目 次 前言.................................................................................. 2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评价指标体系....................................................................... 2 6 计算方法........................................................................... 2 7 评价内容........................................................................... 5 8 评价程序...........................................................................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低碳小城镇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低碳小城镇评价报告格式 ......................................... 10 I DB11/T 1423—2017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小丹、刘清芝、周才华、张玉梅、刘力、庄云鹏、徐淼、陈操操、崔晓冬、 薛靖华、石隽隽 II DB11/T 1423—2017 低碳小城镇评价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碳小城镇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低碳小城镇评价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250-2015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城镇 Small Town 指具有行政建制的镇(乡)。 3.2 低碳小城镇 Low-carbon Small Town 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通过构建气候友好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城镇管理模式,形成低能耗、 低碳排放发展模式的小城镇。 3.3 碳排放 Carbon Emission 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 。 [GB/T 31250-2015 中术语 3.6] 3.4 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碳排放 Carbon Emission Per GDP 产生万元国民生产总值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5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1 DB11/T 1423—2017 [GB/T 50378-2014 中术语 2.0.4] 4 基本要求 小城镇辖区范围内各种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5 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准则层(B) 北京市低碳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层(C) 单位 基准值 全市当年人均碳 年人均碳排放量(C1) 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人 单位GDP碳排放 (C2) 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 全市当年平均值 绿化覆盖面积比率(C3) % 所在区当年平均值 镇区清洁能源供暖面积比率(C4) % 所在区当年平均值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率(C5) % 100% kgCO2/㎡ 42.28 低碳发展水 排放量的平均值 平(B1) 低碳基础设 施(B2) 低碳建筑 政府机关办公楼单位面积碳排放量(C6) (B3) 民用节能建筑比率(C7) % 67% 村庄 500m 可到达公交站点比率(C8) % 100% 年居民人均生活耗电量(C9) 千瓦时/人 全年当年平均值 年居民人均生活耗水量(C10) 吨/人 全年当年平均值 可再生能源普及率(C11) % 100% 低碳管理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C12) -- -- 能源统计和能源计量制度建设(C13) -- -- 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C14) -- -- 低碳交通 (B4) 低碳生活方 式(B5) 低碳管理 (B6) 6 计算方法 6.1 人均碳排放量 2 DB11/T 1423—2017 小城镇人均碳排放采用公式(1)计算: 人均碳排放量(CO2eq/人)=( 镇区碳排放总量(吨) 镇域碳排放总量(吨) ..............(1) + )/ 2 镇区常住人口(人) 镇域常住人口(人) 注:人均碳排放量是根据《全年统计年鉴》中关于当年生活能源种类消耗统计计算出居民的人均生活碳排放量。本 标准纳入碳排放计算的生活能源种类包括电力、热力、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不考虑这些能源导致的除二氧化碳之 外的其他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数据来自于公共事业单位(如电力公司、燃气公司)统计的能耗数据;城镇常住人口 依据区级以上部门统计数据; 本标准中用于计算碳排放的能源品种碳排放因子、电力和热力排放因子采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 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的相关因子。 6.2 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碳排放 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碳排放采用公式(2)计算: 单位GDP碳排放(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吨).......................(2) 国民生产总值(万元) 注:本标准纳入碳排放计算的生活能源种类包括电力、热力、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不考虑这些能源导致的除 二氧化碳之外的其他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数据来自于公共事业单位(如电力公司、燃气公司)统计的能耗数据;国 民生产总值(GDP)依据区级以上部门统计数据; 本标准中用于计算碳排放的能源品种碳排放因子、电力和热力排放因子采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 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的相关因子。 6.3 绿化覆盖面积比率 绿化覆盖面积比率采用公式(3)计算: 森林覆盖率( %)= 镇域绿色覆盖面积 ( m 2 ) ´ 100% …………………………………………(3) 小城镇行政区域面积( m 2) 注:镇域绿色覆盖面积根据镇域园林部门数据,镇域常住人口依据区级部门统计数据; 6.4 镇区清洁能源供暖面积比率 镇区清洁能源供暖面积比率采用公式(4)计算: 镇区清洁能源供暖面积 比率 = 镇区采用清洁能源集中 供暖面积 ( m 2 ) ´ 100% …………………(4) 镇区总集中供暖面积 ( m 2 ) 注:镇区采用清洁能源集中供暖面积和镇区总集中供暖面积采用住建部门数据; 6.5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率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率采用公式(5)计算: 3 DB11/T 1423—2017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率(%)= 农村建立生活垃圾分类 回收的村庄(个 ) ´ 100% ……………(5) 总行政村庄总数(个) 注:镇域环卫部门数据;行政村庄总数来自区级统计部门; 6.6 政府机关办公楼单位面积碳排放量 政府机关办公室单位面积碳排放量采用公式(6)计算: 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 ( CO2eq/ m 2)= 政府机关办公楼年碳排 放量 (CO 2eq ) …………… ….(6) 政府机关办公楼面积 ( m 2) 注:本标准纳入碳排放计算的生活能源种类包括电力、热力、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不考虑这些能源导致的除 二氧化碳之外的其他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数据来自于公共事业单位(如电力公司、燃气公司)统计的能耗数据;政 府机关办公楼面积来自于区级以上住建部门数据; 本标准中用于计算碳排放的能源品种碳排放因子、电力和热力排放因子采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 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的相关因子。 6.7 民用节能建筑占现有建筑比率 民用节能建筑占现有建筑比率采用公式(7)计算: 节能建筑占现有建筑比 率(%)= 节能建筑数量(栋) ……………………………………………(7) 所有建筑(栋) 注:已经进行节能建筑改造的农户数来自于区级以上住建部门数据;农户数来自于区级以上统计部 门数据。 6.8 村庄 500m 可到达公交站点比率 指标解释:指镇(乡)中村庄500m可到达公交站点比率。 村庄500m可到达公交站点比率采用公式(8)计算: 村庄 500 m可到达公交站点比率( %)= 500 m可到达公交站点的村庄 数 (个 ) ……………………(8) 总村庄数(个) 注:500m可到达公交站点的村庄数来自于区级以上交通部门数据;总村庄数来自于区级以上统计部门数据。 6.9 年人均生活耗电量 年人均生活耗电量采用公式(9)计算: 年人均生活耗电量 = 小城镇镇总耗电量 ( kwh ) ……………………………………(9) 镇区常驻人口 (人 ) + 镇区常驻人口 (人 ) 注:年人均生活耗电量来自于区级以上统计部门数据。 6.10 年人均生活耗水
DB11-T 1423-2017 低碳小城镇评价技术导则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43: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