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01 B 04 备案号:55158-2017 青 海 DB63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587—2017 早熟型结球甘蓝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2017 - 06 - 20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9 - 20 实施 发 布 DB63/T 1587—2017 前 言 本规程依据GB/T 1.1-2009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大学、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邵登魁、李江、侯全刚、李全辉、张丽梅、张蓉珍、韩文婷、贺庆安、马国业。 I DB63/T 1587—2017 早熟型结球甘蓝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早熟型结球甘蓝杂交制种的制种田条件、亲本要求、隔离条件、育苗、设施养苗、定 植及田间管理、花期控制与授粉、后期管理、采种等技术。 本规程适宜于海拔2300米以下,年均气温7.2℃以上的河湟谷地地区早熟型结球甘蓝杂交制种过程 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715.4 瓜菜作物种子 甘蓝类 GB/T 23416.4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甘蓝类 NY/T 848 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DB63/T 1234 甘蓝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3 3.1 制种田条件 育苗条件 采用露地或设施内育苗。 3.2 亲本越冬条件 选择日光温室或半地下式阳畦。冬季温室内夜间气温低于10℃时盖外保温;阳畦覆盖棚膜,夜间加 盖外保温越冬。 3.3 定植田条件 亲本定植田基本产地环境符合NY/T 848要求。排灌条件便利。 4 亲本要求 符合GB 16715.4中亲本质量要求。 5 隔离条件 制种田周围1千米内不可以种植其它十字花科开花植物。 6 6.1 育苗 育苗方式 1 DB63/T 1587—2017 穴盘基质育苗,商品基质需消毒后使用。育苗需有遮阳设施。 6.2 育苗时期 8月中旬到8月下旬期间育苗。 6.3 基质处理与装盘 采用广谱性杀菌剂均匀搅拌于机制中消毒,消毒药剂及方法参见附录A,完成消毒后装入穴盘。 6.4 播种 采用干籽点播,每穴中点播1粒种子,播种深度0.50厘米~1.00厘米。父本三等分后分批次播种, 第一批父本比母本提前5天~10天播种,第二批和母本同时期播种,第三批比母本晚5天~10天播种。 6.5 苗期管理 6.5.1 光照管理 播种后需采取遮阳措施。育苗前期保持光照强度10000Lux~60000 Lux,育苗后期保持光照强度 20000Lux~80000 Lux。 6.5.2 温度管理 育苗温度管理符合DB63/T 1234要求。 6.5.3 水肥管理 苗期水肥管理符合DB63/T 1234要求。。 6.5.4 病虫防治 苗期需防治黑胫病;蚜虫和潜叶蝇,具体农药使用方法参见附录A。 6.5.5 种苗要求 苗龄25天~30天,三叶一心到四叶一心,假茎0.35厘米~0.40厘米,子叶完整,叶片色泽正常,无 病虫害。 7 设施养苗 7.1 7.1.1 移栽前准备 温室处理 前茬要求非十字花科作物。熏蒸消毒参见附录A。土壤培肥,施入商品有机肥6000千克/公顷(400 千克/667平方米),磷酸二铵374千克/公顷(25.00千克/667平方米)。深翻土壤,浇透水。地表见干 见湿时整地做畦,移栽畦南北走向,宽2.50米~3.00米。 7.1.2 阳畦处理 选择向阳地块制做半地下式阳畦。阳畦东西走向,北面筑畦墙,山墙由北向南斜坡状;挖阳畦时先 去掉20.00厘米表层肥土后下挖20厘米,做成60.00厘米~70.00厘米高的墙体后回填肥土。阳畦跨度2.50 2 DB63/T 1587—2017 米~3.00米,长度依照棚膜和地块确定。制做完后施入,施入商品有机肥6000千克/公顷(400千克/667 平方米),磷酸二铵374千克/公顷(25.00千克/667平方米),浇透水。地表见干见湿时整平畦面。 7.2 移栽 8月下旬到9月上旬移栽。温室内东西向开沟,阳畦内南北向开沟。沟深8.00厘米~15.00厘米,行 距25厘米,株距20.00厘米。移栽完浇灌稳苗水。 7.3 冬前管理 7.3.1 温度管理 温室(阳畦)内夜间气温10℃~15℃,白天气温18℃~25℃。 7.3.2 水肥管理 15天~20天灌溉一次,灌溉量300立方米/公顷~375立方米/公顷。温室内要通风排湿。移栽后30 天结合灌溉追肥一次,每公顷追施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300.00千克(20.00千克千克/667平方 米)。 7.3.3 病虫管理 病虫害防治符合GB/T 23416.4要求,具体防治药剂及方法参见附录A。 7.3.4 越冬苗要求 假茎粗1.80厘米~2.50厘米,叶片数11片~17片,叶球未形成,叶色正常,无病虫害。 7.4 冬季管理 7.4.1 温度管理 越冬期温室(阳畦)内昼夜气温控制在5℃~12℃。 7.4.2 光照管理 冬季晴天白天需保持光照7小时~8小时,阴雪天正午需光照2小时-3小时。 7.4.3 水肥管理 入冬前浇透水1次,之后20天~25天灌溉一次,灌水量120立方米/公顷~150立方米/公顷。连续阴 雪天需通风排湿。越冬期不需追肥。 7.4.4 药肥管理 温室(阳畦)内每隔20天~25用广谱性熏蒸剂处理一次,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参见附录A。 7.5 早春管理 7.5.1 温度控制 温室(阳畦)内夜间气温10℃~12℃,白天气温15℃~18℃。 7.5.2 水肥管理 3 DB63/T 1587—2017 尽量少浇水,土壤缺水时小水灌溉,每次灌水量75立方米/公顷~120立方米/公顷,定植前4天浇透 水一次。定植前15天叶面喷施0.05%磷酸二氢钾一次 7.5.3 病虫防治 加强蚜虫和甘蓝夜蛾等害虫和病害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8 定植及田间管理 8.1 整地施肥 定植露地大田结合深翻施入商品有机肥6000千克/公顷~7500千克/公顷(400千克/667平方米~500 千克/667平方米),磷酸二铵600千克/公顷(40.00千克/667平方米)。起垄覆膜,垄宽60.00厘米~70.00 厘米,垄间距50.00厘米。 8.2 定植 8.2.1 定植时期 4月中下旬定植第一批父本,5天-7天后定植第二批父本和母本,再过5天-7天定植第三批父本。 8.2.2 定植密度 单垄单行定植,株距40.00厘米,父本:母本=1:4比例顺次定植。 8.3 田间管理 8.3.1 水肥管理 定植后浇足稳苗水,花臺开始生长期灌溉1次,花臺伸长到12厘米~15.00厘米时灌溉1次,每次灌 水量375立方米/公顷~450立方米/公顷。缓苗后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花臺伸长到12厘米~ 15.00厘米时每公顷追施N:P:K=15:15:15三元复合肥375.00千克。 8.3.2 病虫防治 加强田间病虫害防治,防治药剂和方法参见附录A。 8.3.3 叶球切割 定植后对已结球的植株要及时进行叶球切割。切割时用刀片在叶球顶部划浅十字,然后轻轻拨开叶 片,露出生长点。 9 花期调控与授粉 9.1 低温预防 初花期花蕾出现轻微黄化时,早晨5:00~6:00田间燃烧秸秆树叶等放烟预防。 9.2 花期调整 初花期母本主花序先于第一批父本开花则及时打掉母本主花序;母本盛花期父本开花量不足则父本 主花序打头。 4 DB63/T 1587—2017 9.3 水肥管理 初花期和盛花期各灌溉1次,灌水量375立方米/公顷~450立方米/公顷。花期不需追肥。 9.4 病虫防治 花期尽可能少喷药,蚜虫采用黄板诱杀或银灰膜趋避,严重时采用化学药剂喷雾防治,防治药剂和 方法参见附录A。 9.5 放蜂 盛花期制种田需放置蜜蜂,每公顷放3箱~5箱。 10 10.1 后期管理 父本清除 花后及时割除父本。 10.2 水肥管理 末花期和灌浆期每隔10天喷施0.3%磷酸二氢钾1次。 10.3 病虫防治 重点防治霜霉病、菌核病,防治蚜虫和甘蓝夜蛾等害虫,防治药剂和方法参见附录A。 11 采种 田间角果有85%发黄采收,采用机械或人工脱粒。采收的种子及时晾干,清选,种子质量符合GB 16715.4质量要求。 5 DB63/T 1587—2017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用药剂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 使用时期 温室熏蒸 温室使用前 7 天 基质消毒 育苗前 药 剂 百菌清烟剂(硝酸铵 44%、木炭粉 22%、 每隔 3 米放置一块,温室内散点状分布,傍 草酸铵 6%、75%百菌清 22%) 晚点燃,密封温室 12 小时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四甲基秋兰 1 立方米用 100 克,均匀分散搅拌 姆二硫化物(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出苗后 7 天 7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 800 倍液叶面喷雾 出苗后 14 天 7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 800 倍液灌根 苗期病虫害 出苗后 21-28 天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25%百菌清可湿 5%阿维菌素 45%百菌清烟剂;80%代森锰锌(有机硫, 全生长季 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猛和锌离子的配 位化合物)等 黑斑病 全生长季 黑腐病 生长中后期 600 倍液叶面喷雾 性粉剂 出苗后 霜霉病 使用方法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 3000 倍液防治蚜虫与潜叶蝇 百菌清烟剂 110g~180g,高温闷棚;代森 锰锌 600 倍液喷雾,7 日 1 次,共 3 次 500 倍~600 倍液喷雾, 7 日 1 次,共 3 次 77%氢氧化铜(可杀得 101)可湿性粉剂; 可杀得 101500 倍液喷雾;农用链霉素 4000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等 倍液喷雾,7 日 1 次,共 3 次 5%硝酸铵粉剂 2 千克~2.5 千克加 1 千克细 菌核病 生长中后期 5%硝酸铵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 土拌匀后撒在行间;甲基硫菌灵 500 倍~ 剂;50%速克灵粉剂等 600 倍液、速克灵 2000 倍液喷雾,7 日 1 次, 共3次 孵化盛期苏云杆菌 1000 倍液、定虫隆 1500 菜青虫 全生长季 苏云杆菌可湿性粉剂;5%氟啶脲(定虫 倍~2500 倍液
DB63-T 1587-2017 早熟型结球甘蓝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33:0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