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447—2018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2018 - 04 - 18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5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2447—2018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站址选择 ...................................................... 2 5 太阳能资源分析 .................................................................... 2 6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系统 ............................................................ 3 7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站区布置 ...................................................... 5 8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电气系统 ...................................................... 6 9 建筑设计 .......................................................................... 7 10 结构设计 ......................................................................... 7 11 给排水设计 ....................................................................... 7 12 暖通设计 ......................................................................... 7 13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 8 14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 8 15 消防 ............................................................................. 8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条文说明 ........................................................ 9 I DB51/T 244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电气照明学会、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 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地铁院、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筑院、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中建西南科创绿 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四川电力建设集团、攀枝花学院、国际铜业协会(中国)、成都达卡电气股份有限 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 ABB 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四川汉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白瑶、赵莉华、曾奇、孙庆、陈萍、周琼芳、齐春、何建枝、廖宇、张宝利、 王勇、曾楠森、刘黔蜀、王大刚、李湘勇、舒震寰、卢民荣、李明宏。 II DB51/T 2447—2018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设计的术语和定义、站址选择、太阳能资源分析、发电系统、 站区布置、电气系统、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暖通设计、环境保持与水土保持、劳动安全 与职业卫生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高度为2000 m及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并网光伏发电站和100 kWp 及以上的独立光伏发电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20321.1 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20626.3 特殊环境条件 高原电工电子产品 第3部分:雷电、污秽、凝露的防护要求 GB/T 29320 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 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 50981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G/T 490 太阳能光伏系统支架通用技术要求 JGJ 118 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NB/T 32004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QX/T 5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1部分辐射观测 CGC/GF002:2010 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1 DB51/T 2447—2018 GB 50797-2012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海拔地区 海拔高度高于 2000 m 的地区。 3.2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 海拔高度为 2000 m 及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并网光伏发电站和 100 kWp 及以上的 独立光伏发电站。 4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站址选择 4.1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站址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797-2012 第 4 章的规定。 4.2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站址选择应根据国家或地方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地区自然条件、 太阳能资源、交通运输、接入电力系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其他设施等因素全面考虑;在选址工作中, 应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与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矿业、城市规划、国防设施、宗教习俗和人民 生活等各方面的关系。 4.3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选址时,应结合电网结构、电力负荷、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要求,送出线 走廊、地质、地震、地形、水文、气象、宗教、文物保护、压覆矿、施工及周围工矿企业对电站的影响 等条件,拟订初步方案,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和经济效益分析,提出论证和评价。当有多个候选站 址时,应提出推荐站址的排序。 4.4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选址应避开环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宗教敏感区、军事保护区等敏感区 域,应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场保护区、生态防护林区域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域。 4.5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宜连续、成片开发,宜选择在地势平坦的区域或北高南低的坡度区域。 5 太阳能资源分析 5.1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分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797-2012 第 5 章的规定。 5.2 在光伏发电站站址所在地宜设置太阳能辐射现场观测站,观测内容应包括总辐射量、直射辐射量、 散射辐射量、最大辐照度、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的实测时间序列数据,现场观测记录的周期不应 少于一个完整年。 5.3 太阳辐射现场观测站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 QX/T 55 的规定进行安装和实时观测记录。所设观测仪 器应满足高海拔运行的要求,具备防冻、自动除雪的功能设计,宜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接收数据。 5.4 对太阳辐射观测数据应依据日天文辐射量等进行合理性检验,观测数据应符合下列要求: ——通过合理性检验的有效数据量应不小于该时间序列内预期记录数据量的 90%。 2 ——总辐射量最大辐照度小于 2kW/m 。 ——散射辐射数值小于总辐射数值。 ——日总辐射量小于可能的日总辐射量,可能的日总辐射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797-2012 中附录 A 的规定。 5.5 太阳辐射观测数据经完整性和合理性检验后,对其中不合理和缺测的数据应进行修正,并补充完 整。其它可供参考的同期记录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可填补无效或缺测的数据,形成完整的长序列观测 2 DB51/T 2447—2018 数据。通过参考气象站的长期观测数据与现场观测数据的相关分析,订正出光伏发电站所在地多年的各 月总辐射平均值。 5.6 当光伏发电站站址区附近气象站没有可供利用的太阳辐射观测数据时,经论证后可采用再分析数 据作为太阳能资源研究的基础数据。 5.7 应分析光伏发电站所在地降雨、积雪、雷暴、风速、沙尘等气候条件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及对光 伏发电站工程的影响。 6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系统 6.1 一般规定 6.1.1 大、中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发电系统宜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系统方案,并结合自然地形分 成多个光伏发电子方阵。 6.1.2 光伏发电系统中,若地势平坦,光伏发电子方阵的光伏组件串的电压、方阵朝向、安装倾角一 致时,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逆变器型式,选用集中式或组串式逆变器。 6.1.3 光伏发电系统中,若地势起伏较大,光伏发电子方阵的光伏组件串的电压、方阵朝向、安装倾 角不一致时,宜选用组串式逆变器;但接入同一个组串式逆变器 MPPT 回路的

pdf文档 DB51-T 2447-2018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2447-2018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2447-2018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2447-2018 高海拔地区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5:51:1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