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40 B 01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046—2017 城乡道路降噪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Denoise forest plan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n Urban and Rural Road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12 - 3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3046—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尚光、姜春武、苏守香、董广平、夏尚斌、程明伟、李鹏翔、周业勇。 I DB34/T 3046—2017 城乡道路降噪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噪声植物防治的术语和定义,植物选择、群落配置、栽培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干道、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的居民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疗养院、机 关单位、科研院所等环境敏感区交通噪声的降除,其他类型道路交通噪声的降除森林植物群落构建可参 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安徽省造林技术导则》(2012) 《安徽省森林长廊建设技术导则》(201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交通噪声 traffic noise 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道路交通声音。 3.2 噪声敏感区 noise-sensitive area 以疗养处所、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集中居住区等对声环境要求高的单位,需要保持相对 安静的区域。 3.3 植物降噪功能 denoising function of plant 植物的叶片、枝干及其所组成植物群落对噪音的减除作用。 3.4 植物群落 plant community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 妙组合,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 1 DB34/T 3046—2017 4 森林植物降噪群落构建 4.1 一般原则 4.1.1 坚持适地适树,以常绿树种为主,实行乔、灌、地被相结合;树种选择上,原生乡土树种优先, 适当选用适生外来树种,尽量考虑生长快、适应性强、抗污染、抗病虫、耐寒耐旱、耐瘠薄的植物;实 行多树种混交栽植,同时考虑到树种的经济性与景观性等。 4.1.2 群落林带宽度一般应大于等于 10 m;群落林带长度应不小于噪声敏感目标沿道路方向的长度; 4.1.3 乔木理想高度在 7 m 以上,中等以上灌木理想高度不低于 3 m,小灌木高度保持在 1.2 m 以 下,草本植物高度 3~20 cm。 4.2 高速公路 4.2.1 一般路堤 在防撞护栏边路堤排水沟外侧 1.5 m 处种植 1~2 行常绿乔木林带,在每两株乔木之间栽种常绿 灌木,常绿乔木林带外侧根据可栽植区域的宽度,营造常绿、落叶相互搭配的森林群落;排水沟以内的 公路用地,采用植草、地被植物方式进行地表绿化,形成远乔木、中灌木、近草皮加花灌木的三层森林 群落体系。 4.2.2 边坡 4.2.2.1 对于路堑边坡,在公路边最大限度地栽植常绿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具体配置参见 4.2.1。 4.2.2.2 边坡较缓的地段,在边坡和边沟内外侧,以植大乔木为主,并适当配置常绿灌木,营造多层 次的森林群落植物景观。 4.3 国道、省道降噪植物群落 见图1。 图1 2 国道、省道降噪植物群落构建 DB34/T 3046—2017 4.3.1 路肩绿化带选择易于成活、便于管理的地被和绿篱植物,搭配一些观赏性强的常绿乔灌木、草 本,以烘托景观效果。 4.3.2 其他部位降噪群落植物配置参照 4.2.1 相应部分; 4.4 城区干道降噪植物群落构建 4.4.1 降噪植物群落模式组成(以三板四带式城市干道中心线一侧为例) 由第一配置区(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隔离绿化带)“乔木+小灌木”群落、第二配置区(人行道外 侧绿化带)灌木林带与“乔木+草本”群落组成(具体参见图2 )。 图2 4.4.2 “乔+灌”+“灌+草”+“乔+草”型降噪森林群落配置模式 降噪植物群落配置区设置 在车行道 9 外侧沿车行道方向依次分别设置第一配置区域1、人行道10、第二配置区域。 第二配置区域与第一配置区域的宽度之和为 20~25 m,第二配置区域与第一配置区域的长度均不 小于噪声敏感目标沿车行道9 方向的长度。 a) 第一配置区域设置 1) ① 沿车行道方向种植一行第一乔木 5,并在乔木 5 中间密植小灌木 1,且向车行道 9 相反 的方向延伸; 2) ② 同一行乔木树种间的距离为 3~5 m,小灌木 1 种植宽度与第一配置区域宽度等同为 1.2~1.5 m。 b) 第一配置区域树种 ——第一乔木 5 选择任一种适生常绿树种(具体树种参见附录 A)。 c) 第二配置区域设置 1) ① 在人行道 10 的外侧沿车行道方向依次种植成行的中等以上灌木 6、第二乔木 7 和草本 植物; 2) ② 第二乔木 7 选择高大乔木(具体树种参见附录 A)中的至少三种行状混交栽植; 3 DB34/T 3046—2017 ③ 第二乔木 7 种植至少 5 行,第二乔木 7 中间密植草本植物,密度以草本植物成年后能 完全覆盖地面为准; 4) ④ 乔木林 3 设置:第二乔木 7 和草本植物共同形成,宽度为 8~10 m;乔木林 3 中的行 间距为 2.0~2.5 m,同一行中的株间距为 4.0~5.0 m; 5) ⑤ 灌木林 2 设置:中等灌木 6 密植 3~5 行形成,宽度为 4~8 m;行间距为 50~80 cm, 同一行中的株间距为 20~30 cm; 6) ⑥ 灌木林 2 与乔木林 3 之间设有 2~3 m 宽的水平空间距离,可密植草本植物或作游步 道; 7) ⑦ 草本植物区 4 设置:草本植物 8 密植于乔木林与噪声敏感目标之间形成,使其成年后 能完全覆盖地面;草本植物的宽度不小于乔木林的宽度。 第二配置区域树种 1) ① 第二乔木 7 选择雪松、法梧、黄山栾树、刺槐等适宜当地栽培的树种; 2) ② 草本植物可选择葱兰、麦冬、狗牙根等; 3) ③ 中等灌木 6 树种:选择桂花、珊瑚树、夹竹桃等适宜当地栽培的树种中的至少一种。 3) d) 4.4.3 其他板式城市道路 参照三板四带式城市道路降噪群落的构建。 4.5 栽培要求 参照《安徽省造林技术导则》和《安徽省森林长廊建设技术导则》。 4.6 主要病虫害防治 参见附录B 及附录C。 4 DB34/T 3046—2017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安徽省各区域城乡道路降噪森林群落植物选择参考 A.1 淮北平原地区 A.1.1 主要树种 女贞、枇杷、雪松、广玉兰、圆柏、龙柏、侧柏、桂花、白皮松;悬铃木、黄山栾树(栾树、复羽 叶栾树)、银杏、榉树、朴树、国槐、臭椿、香椿、无患子、苦楝、榔榆、白榆、重阳木、平基槭、五 角枫、三角枫、乌桕、樱桃、合欢、垂柳、意杨、旱柳、梧桐(青桐)、梓树、楸树、白花泡桐、毛泡 桐、枣树、柿树、水杉、池杉等。 A.1.2 一般树种 A.1.2.1 常绿乔木:蜀桧、日本五针松、塔柏、河南桧、北美圆柏(铅笔柏)等。 A.1.2.2 落叶乔木:二乔玉兰、白玉兰、紫叶李、日本晚樱、落羽杉、河柳、枫杨、杂交鹅掌楸、木 瓜、桃、李、杏、梅花、樱花、刺槐、红花刺槐、黄连木、鸡爪槭等。 A.1.2.3 竹类:金镶玉竹、桂竹、斑竹、淡竹、乌哺鸡竹、花竿乌哺鸡竹等。 A.1.2.4 常绿灌木:枸骨、无刺枸骨、胡颓子、海桐、洒金千头柏、球桧、金球桧、铺地柏、火棘、 黄杨、大叶黄杨、金心大叶黄杨、金边大叶黄杨、红叶石楠、金叶女贞、金森女贞等。 A.1.2.5 落叶灌木:腊梅、麻叶绣线菊、山楂、紫荆、紫穗槐、山麻杆、金丝桃、紫薇、红瑞木、小 叶女贞、小蜡、枸杞、荚蒾、水蜡树、白檀、木槿、石榴、垂枝榆、紫叶小檗、紫玉兰、绣球花、菱叶 绣线菊、粉花绣线菊、珍珠绣线菊、贴梗海棠、山荆子、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榆叶梅、美人梅、 垂枝梅、紫叶桃、碧桃、红碧桃、龙爪槐、金枝国槐、红枫、羽毛枫、红花重瓣木槿、木芙蓉、金丝梅、 月季、丰花月季、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等。 A.1.2.6 垂直绿化树种:野蔷薇、紫藤、金银花、云南黄馨、迎春、迎夏、葡萄、爬山虎等。 A.1.2.7 草本植物:狗牙根、结缕草、麦冬等。 A.1.3 慎用树种 香樟、夹竹桃、凤尾兰、中山杉等冬季易遭冻害或适宜栽培范围较小的树种。 A.1.4 忌用树种 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榈、蒲葵、鱼尾葵、澳洲银荆(银叶金合欢)、苏铁、山杜英、深山含笑、 乐昌含笑、阔瓣含笑、孝顺竹、山茶、茶梅等。 A.2 江淮丘陵地区 A.2.1 主要树种 香樟、女贞、雪松、桂花、广玉兰、龙柏、石楠;黄山栾树(栾树、复羽叶栾树)、榉树、朴树、 国槐、悬铃木、三角枫、黄连木、梧桐(青桐)、枫香、银杏、无患子、重阳木、乌桕、合欢、垂柳、 水杉、池杉等。 5 DB34/T 3046—2017 A.2.2 一般树种 A.2.2.1 常绿乔木:火炬松、湿地松、侧柏、圆柏、蜀桧、白皮松、日本五针松、华山松、柏木、北 美圆柏(铅笔柏)、塔柏、河南桧、刺柏、三尖杉、香榧、短叶罗汉松、罗汉松;珊瑚树、杨梅、蚊母 树、椤木石楠、枇杷、杜英、紫楠、柳杉、日本柳杉、青冈栎、木莲、乳源木莲、花榈木、冬青、大叶 冬青、棕榈。 A.2.2.2 落叶乔木:美国山核桃、紫叶李、落羽杉、苦楝、白榆、刺槐、平基槭、意杨、旱柳、柿树、 白榆、榔榆、日本晚樱、琅琊榆、枣树、南酸枣、美洲黑杨、毛白杨、皂柳、腺柳、枫杨、麻栎、栓皮 栎、小叶栎、板栗、醉翁榆、黑弹朴、青檀、马褂木、杂交马褂木、白玉兰、天目木兰、二乔玉兰、杜 仲、木瓜、李、樱桃、杏、梅花、桃、樱花、日本樱花、日本早樱、山合欢、刺槐、臭椿、香椿、毛红 椿、桑树、无花果、丝棉木、三角枫、鸡爪槭、小叶鸡爪槭、五角枫、七叶树、枳椇、喜树、毛梾、白 花泡桐、毛泡桐、楸树、梓树、山茱萸、北美红栎、美国秋红枫、金叶刺槐、金叶红槲栎、北美枫香、 金枝国槐、黄花玉兰、珙桐、光叶珙桐、青钱柳、光皮桦、珊瑚朴、糙叶树、檫木、

pdf文档 DB34-T 3046-2017 城乡道路降噪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3046-2017 城乡道路降噪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3046-2017 城乡道路降噪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3046-2017 城乡道路降噪森林植物群落构建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6:56:2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