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120.99 C 23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030—2017 中药材加工技术规程 丹参 Technical procedures for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Salvia miltiorrhiza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12 - 3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3030—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海鑫药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海鑫药业有限公司、安徽盛海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方敏医药科技有限 公司、亳州市民兴中药材种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安徽工匠质量标准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子海、方敏、唐超、史玉霞、郭雪连、翟利梅。 I DB34/T 3030—2017 中药材加工技术规程 丹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丹参加工工艺流程、采收、干燥、包装和贮藏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丹参的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3 加工工艺流程 3.1 原药加工工艺 采收→整理→清洗→干燥→包装 3.2 产地切片加工工艺 采收→整理→清洗→干燥→切片→干燥→包装 4 4.1 采收 年限 生长期为 1 年~2 年的丹参。 4.2 时间 采挖时期为 10 月中旬~11 月中旬。 4.3 方法 4.3.1 用牙镢或用 40 cm 以上长的“扎锨”顺垄沟逐行采挖,将挖出的丹参置原地晒至根上泥土稍干 燥,剪去杆茎、芦头等地上部分,除去沙土,装筐。 4.3.2 采收时应选用 40 cm 以上的工具,尽量挖深,勿用手拔。 1 DB34/T 3030—2017 5 环境条件 生产操作场所,应按照 GB 14881 的规定执行。 6 加工 6.1 抖落泥土 将采收后丹参上的泥土抖落,按大小整理存放。 6.2 清洗 用水快速清洗,洗净表面泥沙后捞起放至洁净周转筐中,生产加工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6.3 干燥 6.3.1 热风循环烘箱干燥 将去洗净后的丹参放置于烘箱内,分三个阶段进行干燥。 ——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 45℃,干燥时间 5 h,水分控制在 40%左右。 ——第二阶段:温度控制在 55℃,干燥时间 4 h 后,对丹参进行冷却 4 h 以上,水分控制在 30% 左右。 ——第三阶段,有以下两种方式: a) 原药干燥。温度控制在 55℃,干燥时间 3 h~4 h,水分应小于 14%。 b) 产地切片干燥。将丹参原药切制成类圆形的薄片,厚度控制在 2 mm~4 mm,无连片和异形片。 温度控制在 50℃,干燥时间 2 h~3 h,水分应小于 13%。 6.3.2 隧道式微波干燥 6.3.2.1 调试 6.3.2.1.1 将丹参均匀平铺在传送带,无空隙。 6.3.2.1.2 开启微波设备,进行调试,实时观察,连续实验三次,确定丹参的干燥最佳时间、传动速 度及水分。 6.3.2.2 微波设备运行参数 微波频率:2450±50 MHz 输出功率:30 KW(可调) 微波功率:15 KW 传动速度:1.5 m/min 6.3.2.3 微波干燥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2 DB34/T 3030—2017 表1 阶段指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传动速度 水分 时间 传动速度 水分 (min) (m/min) (%) (min) (m/min) (%) 11~20 1.5 ≤40 10~20 1.5 ≤30 ——第三阶段,有以下两种方式: a) 原药干燥。转速控制在 1.5 m/min,干燥时间 15 min~25 min, 水分应小于 14%。 b) 产地切片干燥。将丹参原药切制成类圆形的薄片,厚度控制在 2 mm~4 mm,无连片和异形片。 转速控制在 1.5 m/min,干燥时间 15 min~25 min 水分应小于 13%。 7 成品分级 7.1 原药等级 根据干燥后丹参原药的中部直径、长度和外观,分为 3 个等级,见表2。 表2 直径 长度 /mm /mm 一等 ≥12 100 二等 ≥10 100 三等 ≥4 - 级 7.2 别 原药分级指标 外 观 长圆柱形,顺直,表面红棕色无脱落,有纵皱纹,质坚实,外皮紧贴不易剥 落,断面灰黄色或黄棕色,菊花纹理明显,气微,微甜微苦涩。 长圆柱形,偶有分支,表面红棕色,有纵皱纹,质坚实,外皮紧贴不易剥落, 断面灰黄色或黄棕色,菊花纹理明显,气微,微甜微苦涩。 长圆柱形,有分支,表面紫红色、黑褐色,有纵皱纹,质坚实,外皮紧贴不 易剥落,断面黄棕色,菊花纹理明显,气微,微甜微苦涩。 产地切片等级 根据干燥后丹参切片的直径、长度和外观,分为 3 个等级,见表3。 表3 级 别 直径 长度 /mm /mm 产地切片分级指标 外 观 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一等 ≥10 2~4 切面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有的呈角质样,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 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涩。 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棕红色或棕褐色,粗糙,具纵皱纹。切 二等 4~10 2~4 面有裂隙,皮部棕红色,木部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 苦涩。 呈类圆形碎片或异形片。外表皮暗棕红色或点状褐色,粗糙,具纵皱纹。 三等 ≦4 碎片 切面有裂隙或时有剥落出现,皮部棕红色,木部紫褐色或黑褐色,有黄白 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涩。 3 DB34/T 3030—2017 8 质量要求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年版(一部)要求。 9 包装和贮藏 9.1 包装 9.1.1 丹参原药采用麻袋、编制袋等容具包装;切片药材可采用食品级聚乙烯内袋,外用编织袋包装。 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无污染、无异味、无破损。 9.1.2 标签应按照 GB 7718 的规定执行,标识应按照 GB/T 191 的规定执行,包装应按照 SB/T 11182 的规定执行。 9.2 贮藏 9.2.1 本品应贮藏在清洁、干燥、阴凉 、通风、无异味、无污染、避光的专用仓库中。贮藏温度 30℃ 内,湿度 45%~65%。地面应整洁、无缝隙、易清洁。必要时安置空调及除湿设备。 9.2.2 具有防老鼠、虫的措施。 9.2.3 药材应放在货架上,与墙壁保持足够距离,防止虫蛀、霉变、腐烂等现象发生,并定期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4-T 3030-2017 中药材加工技术规程 丹参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3:32:1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