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11.040.40 C 45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1644—2017 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n the prosthetic deployment path of prosthesis assembly agencies 2017 - 12 - 30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45/T 1644—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假肢康复中心、广西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波禹、程莉、方新、关勇军、罗新启、梁文华、覃爱喜、翁懿、甘树俊、 吴声翔、方伟、周林、严智荣、张艳艳、陆潭英、巫娟。 I DB45/T 1644—2017 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假肢配置路径工作的术语和定义、路径制定与实施的原则、路径制定与实施的组织机 构、假肢类型选择的原则与路径文本的制定、路径的实施、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区域范围内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191.1 假肢学和矫形器学术语 第1部分:体外肢体假肢和体外矫形器的基本术语 GB/T 15721.4 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4部分:截肢原因的描述 GB/T 15721.5 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 GB/T 22456 残肢功能训练 GB 22457—2008 假肢配置服务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191.1、GB/T 15721.4、GB/T 15721.5、GB/T 22456、GB 22457—200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 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循证实践 confirmation and practice 遵循证据进行的实践,即针对假肢患者的具体问题,在其主动配合下,根据研究者提供的最佳证据 及管理者协调制定的实践指南、标准或者数据库等进行的实践。 3.2 假肢配置路径 prosthetic deployment path 假肢装配机构的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遵循循证实践原则,针对某种类型假肢配置,慎重、准确和明 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结合假肢师的个人专业技能和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价值与愿 望,以提高假肢配置服务质量、控制假肢配置风险和提高配置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制定的有严格工作 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程序化、标准化的制作及训练计划(以下简称为路径)。 3.3 路径变异 path aberrance 患者在进入路径接受假肢配置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路径的情况。 1 DB45/T 1644—2017 3.4 退出路径 exit path 由于患者残肢情况或病情的变化以及其他方面的改变,需要对原来的假肢配置方案进行大的调整 时,退出原来的路径。 3.5 入径率 rate of entry path 某一假肢类型同期纳入假肢配置路径例数/该假肢类型同期所有病例总数×100%。 3.6 出径率 rate of comlietion 完成某一种假肢配置路径患者例数/纳入该假肢配置路径例数×100%。 3.7 变异率 rate of undone 未完成某一种假肢配置路径患者例数/纳入该假肢配置路径例数×100%。 4 路径制定与实施的原则 4.1 标准化原则 为了提高假肢配置路径质量,降低假肢配置风险,促进假肢装配机构可持续发展,对假肢配置路径 管理制定一定的标准,强调假肢配置路径管理的制度化,配置行为的规范化,决策的程序化,假肢配置 路径的流程优化等原则。 4.2 持续改进原则 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的循环过程不断修订和改进路径实施中的技术和管理环节,使路径逐 步完善,最终达到科学、合理和实用的目标。 4.3 以数据分析为依据的原则 路径的制定与实施应以数据分析为依据,包括进入路径的假肢类型的选择、方案的制定、过程的控 制和结果的评价、持续改进等均需要以路径管理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具备信息化管理条件的假肢装配机 构可建立包括路径管理模块内容的信息系统,运用信息系统来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不具备信息化管理 条件的假肢装配机构可通过专人对路径文本记录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4.4 循证实践的原则 路径制定与实施应遵循循证实践原则,针对假肢配置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应全面高效地检索有关研 究证据,严格评价检索证据的质量,根据实践经验、配置证据和患者个人需要做出合理的假肢配置方案 并对假肢配置实践进行追踪和后期效果评价。 2 DB45/T 1644—2017 5 路径制定与实施的组织结构 5.1 路径管理委员会 5.1.1 组成 路径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由假肢装配机构的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假肢配置业务的领导 任副主任,成员包括负责技术管理、业务管理、质量控制、后勤保障、信息档案管理等部门人员。 5.1.2 职责 管委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假肢配置路径的相关制度,协调处理假肢配置路径制定与实施中的重要问 题,具体如下: ——制定路径与实施的规划和制度; ——确定实施路径的假肢类型; ——设立工作组; ——审批路径文本; ——协调处理路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组织培训; ——评价与改进。 5.2 路径指导评价小组 5.2.1 组成 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简称指导评价小组)为管委会设立的工作组之一,由分管假肢配置业务的 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负责质量管理、生产、技术的人员。 5.2.2 职责 指导评价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对假肢配置路径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指导与评价,具体如下: ——技术指导; ——制定评价指标和程序; ——评价、分析与改进。 5.3 路径实施小组 5.3.1 组成 路径实施小组(以下简称实施小组)为管委会设立的工作组之一,部门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实施 路径部门的人员组成。 5.3.2 职责 路径实施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假肢配置路径的开发、具体实施以及自我评价,具体如下: ——提供假肢配置服务; ——提出纳入路径的假肢类型的建议; ——编写路径文本; ——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 ——负责培训与评估; ——总结与改进。 3 DB45/T 1644—2017 6 假肢类型选择的原则与路径文本的制定 6.1 原则 假肢类型选择的原则是配置方案明确且患者人数较多的假肢类型,具体如下: ——配置方案较明确; ——配置此类假肢的患者人数较多; ——可导致路径变异的因素较少; ——假肢制作技术相对成熟。 6.2 路径文本的制定 6.2.1 假肢师版路径文本 是由假肢配置标准住院流程和假肢师版路径表单组成的文件,用于指导假肢师实施路径。 6.2.1.1 标准住院流程 针对某一类型假肢配置过程建立的程序,参见附录B中的B.1。 6.2.1.2 路径表单 以时间为主线的、用“任务(纵轴)-时间(横轴)”矩阵形式表达的、用以确定每日配置工作内容的 表格(参见附录 B 中的表 B.1)。假肢师版路径表单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 ——患者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出院日期、标准 配置天数; ——主要配置工作内容:检查、开具假肢处方、签订假肢配置协议、假肢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假肢 制作、假肢使用训练、假肢装配质量检查、假肢交付等); ——变异记录及原因分析; ——退出的原因及分析; ——工作人员签名。 6.2.2 患者版路径文本 依据假肢师版路径文本、以患者为主体而编制的文件,以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服务的内容及需 要配合的事宜。 7 路径的实施 7.1 培训 7.1.1 组织 制定培训方案,进行针对性培训,确保路径得以实施。 7.1.2 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对指导评价小组成员培训评价目的、内容、方式、方法及结果分析; ——对实施小组培训路径的文本内容、实施流程、技术要点; 4 DB45/T 1644—2017 ——对相关负责人培训路径的文件、制度、关键环节; ——对全员培训路径的基本理念、知识、技能。 7.2 流程图 路径实施的流程图参见附录C。详细内容如下: ——按 GB 22457—2008 中的附录 D、附录 E 的要求开具假肢配置单、签订假肢配置协议; ——实施小组进行路径的准入评估,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患者,实施小组组长做出不进入路径的决 定,做好相关记录;对符合准入条件的患者,路径实施小组组长做出进入路径的决定,做好相关记录; ——实施小组中的假肢师按照假肢师版路径文本要求和部门负责人查房意见,做出具体的假肢制作 计划、假肢使用训练计划,予以实施,并做好相应记录; ——实施小组成员人员对假肢配置过程中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 ——患者出现特殊情况,或患者要求出院、或需要改变主要假肢制作计划、假肢使用训练计划时可 以在实施小组组长同意后退出路径。 7.3 路径的信息化 7.3.1 管理功能 信息管理功能包括: ——信息收集功能:对患者基本信息、假肢制作、假肢使用训练、路径变异等方面信息的收集; ——数据统计功能:对进入路径的患者总人数、各假肢类型数量、平均配置天数、完成路径的人次 数、次均费用、入径率、变异率和出径率等数据统计及报表的自动生成; ——查询功能:对患者基本信息、假肢制作、假肢使用训练、路径变异等方面信息、路径文本及文 档、相关数据的查询; ——交互功能:路径中的各类文书、数据可交互共享。 7.3.2 管理模块 管理模块及内容包括: ——患者档案管理模块:包含患者个人基本信息登记、患者残肢情况记录、健康情况记录、历史服 务信息等; ——服务文档管理模块:包含配置服务协议书、服务路径告知书和入院知情告知书、路径文本等服 务文档; ——假肢配置管理模块:包含临床检查、配置方案、假肢处方、测量、假肢制作的工作安排、配置 服务记录、假肢的适应性检查、假肢交付、路径变异记录及原因分析等; ——假肢使用训练管理模块:包含假肢使用训练计划及过程记录等; ——变异管理模块:包含变异情况、分类及处置等; ——统计分析管理模块:包含路径的患者总人数、各假肢类型数量、平均配置天数、完成路径的人 次数、次均费用、入径率、变异率和出径率等数据统计及报表。 8 8.1 评价 方式 评价方式如下:

pdf文档 DB45-T 1644-2017 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644-2017 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644-2017 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644-2017 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4:34: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