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07.080 B47 保 DB5305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46—2020 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技术规程 2020 - 09 - 14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5305/T 46—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 检测中心、保山全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春芳、刘倩、周迎春、刘光华、梅丽宝、李月仙、赵明、严炜、宋记明、 沈绍斌、姜太玲、张林辉、熊贤坤、罗鑫、肖明昆。 I DB5305/T 46—2020 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木薯叶饲养蓖麻蚕的术语、定义和养殖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木薯叶饲养蓖麻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569-2013 桑蚕原种生产环境要求。 NY/T2331-2013 柞蚕种质资源保存与鉴定技术规程。 NY/T1093-2006 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 NY/T 1026-2006 养蚕用药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蓖麻蚕 Castor silkworm 又称木薯蚕、印度蚕,原产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Assam)邦,是一种栖居于热带、温带森林中以 蓖麻叶为主食的吐丝昆虫,与家蚕、柞蚕一起并称为中国的 3 大绢丝昆虫,除主食蓖麻叶外,还食用 木薯、臭椿和马桑等 40 多种植物的叶子。 3.2 催青 Incubation 是指将蚕卵放在适当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等环境条件下使其孵化的一种手段。 3.3 收蚁 Gathering of newly hatched silkworm 将孵化的蚁蚕收集到一定面积的蚕座里,开始给叶饲养的操作过程。 3.4 蚕匾 Rearing tray 用竹篾或苇子等编成,用以盛桑叶和放养蚕的用具。 3.5 蚕龄 Silkworm age 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前为第一龄;从第二龄起至第 二次蜕皮前为二龄期;从三龄起至第三次蜕皮前为三龄期;从三龄起至第四次蜕皮前为四龄期;最后 进入五龄期。 3.6 除沙 Litter cleaning 为保持蚕座清洁干燥,清除堆积在蚕座中的残桑、蚕粪、脱皮壳和糠草等混合物的过程。 1 DB53/T 37—2020 3.7 扩座 Eetending the silkworm bed 将蚕座面积扩大到适合蚕群体生长发育的操作过程。 3.8 上蔟 Cocooning 将熟蚕收集,移放到蔟具上,让其吐丝营茧的作业过程称为上蔟。 3.9 蔟具 Cocooning tool 养蚕生产最后一个环节上蔟采茧所用的工具。 4 养殖技术 4.1 养殖条件 养殖场所周围环境清洁,水源充足,用电保障,交通方便,远离工业“三废”、农药等污染源,并 符合 GB/T29569-2013 中 4.1 规定;蚕室温湿度条件符合 GB/T29569-2013 中 4.2 的规定。 4.2 用叶要求 蓖麻蚕各龄用叶选择清洁、无污染、无破损、无露水的叶片。 4.3 催青方法 卵的催青温度以 25℃为好,卵用纸盒包好并经常喷水,每天摇卵 1 次,并调整蚕卵位置,使蚕卵 感温均匀。催青方法按 NY/T1093-2006 的 6.3 规定。 4.4 收蚁方法 按收蚁蚕蚕卵经 7 天左右即孵化成幼蚕,黑色如蚂蚁一般大小,每天上午 9 时左右将蚕种纸盒摊 在蚕匾中部,添上用手撕成小片的鲜嫩蓖麻叶,蚁蚕会自动抓爬上叶片。忌用手抓蚁蚕。收蚁方法按 NY/T2331-2013 的 4.5.2 规定。 4.5 1~2 龄小蚕饲养 1~2 龄小蚕优先用小块或丝状嫩蓖麻叶饲喂,无蓖麻叶可用木薯叶代替,确保饱饲。 4.6 3~5 龄大蚕饲养 蓖麻蚕进入3龄后,可用老嫩木薯叶进行多回薄饲喂养。 4.7 除沙 要及时除沙,一龄期间 1 次, 二龄和三龄期间各 2 次,四龄期间 3 次,进入五龄后,每天除沙 1 次。除沙方法有手除和网除。手除在给叶后待蚕爬上新鲜叶时,将叶带蚕移到另一蚕座上。网除是将 一只网放在蚕座上,网上放叶,等蚕都爬到网上取食,把网放到干净的蚕匾里,将网下的粪便等混合 物倒出。 4.8 扩座 进入 3 龄后及时扩座,扩座时不宜直接移蚕,应结合给叶或除沙同时进行,使蚕头分布均匀。扩 座时每头蚕占用面积大约是蚕体的 2~3 倍为宜。 2 DB5305/T 46—2020 4.9 上蔟 5 龄蚕经 5~6 天取食后,便不断爬动,寻找适合吐丝的场所,这时应提供蚕吐丝的簇具,每平方 米族面积可上蚕 500 多头,防止族具振动,用蔟网罩住,便于蚕顺利吐丝结茧。 4.10 采茧 上簇后 3 个昼夜,蚕吐丝完毕,一周后采茧。 4.11 串茧羽化 留种的茧用线连在一起,并悬挂起来,不时喷水,便于蚕蛹变成蛾(成虫)。 4.12 交配产卵 产卵蚕蛹变成蛾后,及时将蚕蛾放入萝筐,并用网罩住,待雌雄蛾交配产卵。蓖麻蚕从卵到蛾(成 虫)。 5 蚕病综合防治 常见蚕病有蓖麻蚕核多角体病蚕、蓖麻蚕细菌性胃肠病和蓖麻蚕细菌性败血病,症状见附表A.1。 5.1 蚕药使用技术方法 按照 NY/T 1026-2006 养蚕用药技术规程中的 6.2 执行。 5.2 蚕病的综合防治 病死蚕处理、蚕沙处理等按照NY/T 1026-2006 养蚕用药技术规程中的7执行。 3 DB53/T 37—202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见蚕病的症状及防治药剂 A.1 常见蚕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常见蚕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参见表 A.1 表 A.1 常见蚕病的种类及症状 蚕病名称 症状 蓖麻蚕核多 角体病 又称血液型脓病,主要传染 途径是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蚕 感病后食欲减退,发育迟缓,蚕 体环节肿胀。出现大、小蚕、迟 眠蚕、半蜕皮或不蜕皮蚕。病蚕 有时吐胃液,排念珠状粪便或拉 稀;病蛹的症状常为暗斑蛹或黑 头蛹,活动力弱,皮易破;患病 蛾外观症状不明显,一般有少量 不羽化蛾及卷翅蛾出现。 蓖麻蚕细菌 性胃肠病 典型的症状是蚕食欲减退, 不活泼,瘦小,发育不齐,幼龄蚕 常出现小黄蚕,高龄蚕出现萎缩 蚕,蜕皮异常或不结茧,排不正 形粪或软粪、稀粪甚至污液。 蓖麻蚕细菌 性败血病 感病后首先停止食叶,体躯 挺直,行动呆滞或静伏于蚕座。 接着胸部膨大,头尾翘起,环节 紧缩。随后全身软扁,内脏液化。 感病后1-2天即死亡。 用药名称 综合防治方法 消特灵、漂白粉 (1%有效氯溶 液)、石灰(2%新 鲜石灰水)或 2% 福尔马林等消毒 液;添食氯霉素等 抗菌素。 1、做好蚕种消毒工作,有效防 止蚕种污染;2、保持蚕室、蚕 具等清洁和消毒。及时除沙,除 沙后用新鲜石灰粉消毒蚕体和 蚕座,避免蚕座拥挤;3加强养 殖场所通风排湿;4、可添食氯 霉素防治细菌病,用药量每2 ml 加水0.5 ㎏,喷洒在5㎏叶上, 拌匀喂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5305-T 46-2020 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46-2020 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46-2020 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46-2020 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技术规程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3:52: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