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07.060 CCS A 47 四 川 DB5101 省 成 都 市 地 方 标 准 DB5101/T 125—2021 籼稻气象灾害等级 连阴雨 2021- 06 - 25 发布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6 - 25 实施 发 布 DB5101/T 125—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成都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崇州市气象局、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北京华泰德丰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市标准 化研究院。 本文件的主要起草人:姚鹏、游超、高健、刘怡、王璐、杨汉卿、唐婷、卢杰、陈思济、欧阳青燕、 魏勰、任雁。 I DB5101/T 125—2021 籼稻气象灾害等级 连阴雨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成都市一季籼稻连阴雨灾害等级的术语和定义、等级确定方法和等级划分。 本文件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气象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对一季籼稻种植过程中连阴雨气象灾 害的监测、预报及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连阴雨 出现连续3日或以上降雨(日降雨量≥0.1 mm)且降雨过程中平均每日的日照时数≤1.0 h的天气 过程。 3.2 连阴雨灾害指数 选取连阴雨持续日数、连阴雨过程累计日照时数和累计降雨量3个气象因子综合计算得到的数值。 3.3 籼稻关键生育期 对籼稻产量或品质具有显著影响的生育阶段,包括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 注:分蘖期为每年5月中旬~6月中旬,幼穗分化期为每年6月下旬~7月中旬,抽穗扬花期为每年7月下旬~8月上旬, 灌浆成熟期为每年8月中旬~9月上旬。 4 连阴雨灾害等级确定方法 4.1 籼稻连阴雨灾害通过单次连阴雨灾害和关键生育期连阴雨灾害进行预警及评估。 4.2 单次连阴雨灾害根据连阴雨灾害指数进行评估。计算方法见附录 A。 4.3 籼稻关键生育期连阴雨灾害根据关键生育期连阴雨灾害综合指数进行评估。关键生育期连阴雨灾 害综合指数由同一地区同一年度各关键生育期内单次连阴雨灾害指数进行综合计算,计算方法见附录B。 1 DB5101/T 125—2021 5 连阴雨灾害等级划分 5.1 根据单次连阴雨灾害指数将籼稻生长过程中的连阴雨灾害分为四级。各等级的对应关系见表 1。 表1 籼稻连阴雨灾害等级划分 连阴雨灾害指数(D) 单次连阴雨灾 害等级 分蘖期 幼穗分化期 抽穗扬花期 灌浆成熟期 轻 <0.1 <0.1 <0.1 <0.1 中 [0.1,0.4) [0.1,0.4) [0.1,0.2) [0.1,0.4) 重 [0.4,0.8) [0.4,0.5) [0.2,1) [0.4,0.5) 严重 ≥0.8 ≥0.5 ≥1 ≥0.5 5.2 根据籼稻关键生育期连阴雨灾害综合指数将籼稻各关键生育期的连阴雨灾害分为四级。各等级的 对应关系见表2。 表2 籼稻关键生育期连阴雨灾害等级划分 关键生育期连阴雨灾害综合指数(P) 关键生育期连 阴雨灾害等级 分蘖期 幼穗分化期 抽穗扬花期 灌浆成熟期 轻 <0.1 <0.1 <0.1 <0.2 中 [0.1,0.5) [0.1,0.4) [0.1,0.4) [0.2,0.6) 重 [0.5,0.9) [0.4,0.7) [0.4,0.8) [0.6,1.1) 严重 ≥0.9 ≥0.7 ≥0.8 ≥1.1 2 DB5101/T 125—2021 附 录 A (规范性) 单次连阴雨灾害指数计算方法 A.1 连阴雨过程气象因子数据标准化处理 A.1.1 对连阴雨过程中连阴雨持续日数、连阴雨过程累计日照时数和累计降雨量3个气象因子的原始数 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见式A.1.1。 X ij  X  X min   X max  X min  ………………(A.1.1) 式中: j ——为第 j 个气象因子( j =1,2,3); i ——为第 i 次连阴雨过程( i =1,2,3,…,n); X ——为当次连阴雨过程气象因子实际值; Xmin ——为历史连阴雨过程气象因子最小值; Xmax ——为历史连阴雨过程气象因子最大值。 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结果矩阵 Z,见 A.1.2。 A.1.2  X 11 X 12 X 13   X  21 X 22 X 23  Z   X 31 X 32 X 33         X n1 X n 2 X n 3  ………………(A.1.2) 对结果矩阵Z求相关系数矩阵 R A.2 相关系数矩阵 R 计算公式见式 A.2.1:   R  rij 式中: rij p xp  Z T Z n  1 ——为原变量的相关系数,即 rij   Z kj  Z kj n  1 ………………(A.2.1) ; x ——为矩阵 Z 的转置矩阵,即 x   X i1,X i 2,X i 3 T ; n ——为连阴雨过程总次数; p ——为气象因子总数。 A.3 A.3.1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λ和特征向量 a 解相关系数矩阵 R 的特征方程,见公式 A.3.1,得到 p 个特征根  值。 R  I p  0 ………………(A.3.1) 3 DB5101/T 125—2021 式中: I p ——为单位矩阵;  ——特征根。 A.3.2 特征向量 a 应满足公式 A.3.2 的要求。 R  I a  0 p ………………(A.3.2) 式中: I p ——为单位矩阵;  ——特征根; a ——特征向量。 计算单次连阴雨过程气象因子的主成分 y ij A.4 根据公式A.4.1计算第 i 次连阴雨的第 j 个气象因子的主成分。  y i1  a11 X 11  a 21 X 12  a 31 X 13   y i 2  a12 X 11  a 22 X 12  a 32 X 13 y  a X  a X  a X 1j 11 2j 12 3j 13  ij A.5 A.5.1 确定 y ij 权重及个数 取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信息贡献率 g j 作为权重。信息贡献率按照式A.5.1计算。 g j  j A.5.2 ………………(A.4.1) p  j 1 ………………(A.5.1) j 根据公式A.5.2计算累计贡献率。当累计贡献率超过70%时,选择前 m 个变量 y11 、…、 y im 作 为 m 个主成分。 m Gm    j j 1 4 p  j 1 j ………………(A.5.2) DB5101/T 125—2021 A.6 单次连阴雨灾害指数计算 采取连阴雨持续日数、连阴雨过程累计日照时数和累计降雨量 3 个气象因子数据,构建连阴雨灾害 指数。单次连阴雨灾害指数按公式 A.6.1 计算。 p p j 1 j 1 D  1 /   j  y i1   2 /   j  y i 2 ………………(A.6.1) 式中: D p j ——为单次连阴雨灾害指数; ——为气象因子总数( p =3); ——为第 j 个气象因子( j =1,2,3); y ij ——为第 i 次连阴雨的第 j 个气象因子的主成分; i ——为第 i 次连阴雨过程( i =1,2,3,…,n); p  /   j ——为主成分权重。 j 1 5 DB5101/T 125—2021 附 录 B (规范性) 关键生育期连阴雨灾害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B.1 籼稻关键生育期连阴雨灾害综合指数计算 同一地区同一年同一生育期的连阴雨灾害综合指数计算公式见式B.1.1。 P  n  j1 D j ………………(B.1.1) 式中: D j ——关键生育期内第 j 次连阴雨灾害指数值( j =1,2,3,…,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pdf文档 DB5101-T 125—2021 籼稻气象灾害等级 连阴雨 成都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01-T 125—2021 籼稻气象灾害等级 连阴雨 成都市 第 1 页 DB5101-T 125—2021 籼稻气象灾害等级 连阴雨 成都市 第 2 页 DB5101-T 125—2021 籼稻气象灾害等级 连阴雨 成都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2:58:4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