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CCS B 04 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390—2021 道地药园建设通用要求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cultivation bases of Daodi herbs 2021 - 11 - 17 发布 2021 - 12 - 17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T 2390—2021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浙江省中药材产业 协会、丽水市农作物总站、乐清市农业农村局、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 心、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伯伟、戴德江、王松琳、姜娟萍、徐丹彬、陈军华、黄向永、宗侃侃、许寿 增、马常念、朱静坚、陈磊、郑福勃、张岑容、盛小宽。 II DB33/T 2390—2021 道地药园建设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地药园术语和定义、道地药园建设和管理、采收与产地初加工、包装与储运管理、 生产记录管理和生产质量与示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道地药园的建设与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WM/T 2 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 《浙江省中药材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地药园 daodi herbs bases 在道地中药材产区,选用道地中药材良种,遵循中药材自然生长规律、传统生产经验,通过生态化 技术和质量管理规范,实现中药材生产优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基地。 4 道地药园建设 4.1 选址要求 4.1.1 道地药园周围 5 km 内无“三废”污染源,距离交通主干道 200 m 以上。空气符合 GB 3095 二类 区要求,土壤符合 GB 15618 中的土壤污染物含量等于或低于风险筛选值,灌溉水符合 GB 5084 要求; 1 DB33/T 2390—2021 产地初加工用水符合 GB 5749 要求。有空气、水、土壤(基质)等产地环境检测报告。 4.1.2 选择生态条件良好,水源洁净的中药材道地产区,布局合理的生产基地。根据种植药材的生长 特性和对生态环境要求,选择立地开阔,排水良好,且土壤、海拔、坡向、前茬作物等适宜的地块。 4.1.3 生产基地选址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4.2 生产规模和方式 2 道地药园应适度规模经营,宜订单生产,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在200亩(每亩为667 m )以上,珍稀名 贵药材基地生产规模在50亩以上。可采取农场、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等多种方式组织 生产。 4.3 配套设施设备 4.3.1 道地药园种植区、生产区、管理区布局合理,设置相应的道路和生产操作道等,满足机械化生 产的需求,保障药材的生产、采收和产地初加工需要。 4.3.2 药园种植区应建设蓄水设施、增设过滤、节水、灌溉、防涝设施和设备,设施大棚内外合理配 置农业环境监测记录仪器。 4.3.3 设置专门的农业投入品管理房,管理制度明示上墙。基地设置垃圾、农业废弃物及投入品包装 废弃物收集装置。 4.3.4 根据道地药园种植规模,建立药材初加工设施,配置采收、清洗、筛选和干燥等初加工装备。 5 道地药园管理 5.1 良种要求 优先采用经国家或省有关部门审定(认定)的优良品种,基地选用的每批次种子种苗或种源的基原 和种质应明确,具备物种鉴定证书或品种审定(认定)证书。基地宜自建良种繁育基地,或使用具有中 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资质单位繁育的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非浙产道地中药材品种不宜引种推广, 非适宜产区不宜扩种。种子种苗或种源异地调运检疫制度按GB 15569标准执行。 5.2 生态化生产 5.2.1 推广使用脱毒健康种苗;推广与药材共生或互生促进的作物轮作、间作套种、林下等种植模式; 推广应用紫云英等绿肥植物。 5.2.2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精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应符合 NY 525 的要求;宜推广 无烟草木灰(焦泥灰)技术;化学肥料定额使用,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不应施用城市生 活垃圾、工业垃圾和未经腐熟的人畜粪便。所用的肥料抗生素等有害物质不得超标。 5.2.3 不应使用壮根灵、膨大剂等生长调节剂;实行减肥减药生态技术。 5.3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5.3.1 防治原则 病虫草害防控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 5.3.2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和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通过轮作、间作套种等合理的种植模式,加强肥水等管理,及 时清理病虫枝、叶、果等,清洁田园,推广覆盖除草技术,创造良好生长环境,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2 DB33/T 2390—2021 5.3.3 物理防治 应用防虫网阻隔斜纹夜蛾等害虫为害。根据不同害虫的趋性,推广应用光诱、色诱、性诱、食诱技 术和产品,最大限度避免对天敌的杀伤,有效控制害虫为害。 5.3.4 生物防治 采用昆虫信息素诱杀害虫。应用茶粕(添加5 %山梨酸钾)每平方米300 g均匀撒施;或83.5 %茶皂 素,5 g/L~10 g/L加1 ‰植物油,每亩喷雾80 kg防治蛴螬。因地制宜种植显花植物等,创造有利于天敌 的环境条件,抑制害虫种群,提升道地药园生态系统的控害保益功能。推广应用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 生性天敌,瓢虫、小花蝽、捕食螨等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为害。推广应用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 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5.3.5 化学防治 5.3.5.1 选用已登记的农药,不应使用除草剂,合理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化学农药。 5.3.5.2 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严格掌握适期防治,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按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 的规定执行。中药材病虫害防治主要登记农药使用技术见附录 A。 5.4 生产质量与技术管理 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符合生产实际的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应有相应的生产技术标准、 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 6 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6.1 采收管理 遵循传统经验,坚持质量优先、兼顾产量的原则确定采收年限、采收时间、产地加工等。 6.2 产地初加工管理 6.2.1 初加工场所的选址、环境卫生,以及原料采购、初加工、包装、贮存及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 施、人员等参照 GB 14881 中的相关规定。产地初加工采用拣选、清洗、去除非药用部位、干燥或保鲜, 以及其他特殊加工的流程和方法;鼓励采用不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的机械化采收方法,避免采收对生态 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6.2.2 产地初加工宜采用科学的高效干燥技术以及集约化干燥技术。 7 包装与储运管理 7.1 对加工后的药材进行合理包装。 7.2 包装袋应有清晰标签,标签不易脱落或损坏;标示内容包括品名、基原、产地、批号、规格、数 量或重量、采收日期、质量保证期限、追溯标志等信息。 7.3 根据药材包装、温湿度、光照度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制定适宜该药材品种的包装与储藏运输规范。 8 生产记录管理 3 DB33/T 2390—2021 8.1 产前农业投入品记录、生产过程记录以及采收、初加工、储藏与运输记录应真实、完整、连续。 票据齐全。 8.2 对大棚和地块实行编号管理,实施生产信息体系建设,建立生产合格证制度,生产全过程推行“二 维码”追溯管理,对重要过程有照片和录像,记录档案保留三年。道地药园生产管理记录表见附录 B。 9 生产质量与示范要求 9.1 产量 以道地药园药材产量的平均值为标准,药材产量应较建设前提高5 %以上。 9.2 质量 道地药园生产的药材产品,其外观性状应符合该种药材固有的外观、形状、颜色、大小等,且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浙江省中药材标准》的要求。药材所含重金属和农 药残留量,应符WM/T 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且每批(年)药材质量应有取得有资质的第 三方评价报告。 9.3 示范 道地药园生产的药材其道地性、品质及药效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产品品牌具有显著的优势,社会声 誉良好,三产融合发展有创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好,辐射示范性强,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 保护有改善作用。 4 DB33/T 2390—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主要登记农药使用技术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主要登记农药使用技术见表A.1。 表A.1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主要登记农药使用技术 中药材 铁皮 石斛 杭白菊 浙贝母 元胡 白术 登记药剂 防治对象 使用剂量 施用 每季最多 安全间 方法 使用次数 隔期 68 %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疫病 500 倍~600 倍 喷雾 3次 14 天 33.5 %喹啉铜悬浮剂 软腐病 500 倍~1000 倍 喷雾 3次 14 天 20 %噻森铜悬浮剂 软腐病 500 倍~600 倍 喷雾 3次 28 天 75 %苯醚·咪鲜胺可湿性粉剂 炭疽病 1 000 倍~1 500 倍 喷雾 2次 30 天 25 %咪鲜胺乳油 炭疽病 1 000 倍~1 500 倍 喷雾 3次 28 天 450 克/升咪鲜胺水剂 黑斑病 900 倍~1 350 倍 喷雾 3次 28 天 16 %井冈·噻呋悬浮剂 白绢病 1 000 倍~2 000 倍 喷雾 2次 14 天 22.5 %啶氧菌酯悬浮剂 叶锈病 1 200 倍~2 000 倍 喷雾 3次 28 天 80 %烯酰吗啉水分散
DB33-T 2390-2021 道地药园建设通用要求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10:08:5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