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310 A 91 DB3311 浙 江 省 丽 水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11/T 32—2019 代替 DB3311/T 32—2014 视频监控卡口数据传输技术规范 2019 -12 - 26 发布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1 - 26 实施 发 布 DB3311/T 32—2019 目 前 次 言 ............................................................................ II 1 2 3 4 5 范 围 .............................................................................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基本要求 ........................................................................... 1 通信方式 ........................................................................... 1 消息组成 ........................................................................... 2 5.1 消息结构 ....................................................................... 2 5.2 消息头 ......................................................................... 2 6 协议流程 ........................................................................... 2 7 接口协议 ........................................................................... 3 7.1 前端认证(平台→设备) ......................................................... 3 7.2 前端认证 V2(设备→平台) ....................................................... 4 7.3 心跳保活信号(设备→平台) ..................................................... 5 7.4 发送卡口记录(设备→平台) ..................................................... 5 7.5 发送卡口记录 V2(设备→平台)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代码表规范 ...................................................... 10 I DB3311/ T 3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DB3311/T 32—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标准名称《治安视频监控卡口数据传输技术规范》为《视频监控卡口数据传输技术规范》; ——“7.5 发送卡口记录(设备→平台)”增加发送电警卡口记录接口相关内容; ——“4 通信方式”、“5.2 消息类型”、“6 协议流程”、“7.2 前端认证 V2(设备→平台)” 增 加前端主动注册接口相关内容。 本标准由丽水市公安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 本标准起草人:赵日新、诸葛智翔、魏剑新、林智龙、徐经纬、孔维生、吕泓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11/T 32—2014《治安视频监控卡口数据传输技术规 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II DB3311/T 32—2019 视频监控卡口数据传输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视频卡口前端与平台之间的通信方式、消息组成、协议流程和接口协议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视频监控卡口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检测、验收以及与之相关的程序研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UTF-8 信息交换用UTF8编码字符集 3 基本要求 3.1 数据编号 文档中所用的数据编号(在设备上的数据编号采用8字节UINT64),表示每个前端从1开始计数一直 累加。前端保存的数据编号应不会因为停电或重启后产生重复。 3.2 传输规则 协议应使用网络字节序传输数据。字符串数据应使用UTF-8格式编码,传输中的字符串存储格式为C 语言格式,以“\0”结尾。传输中的图片数据应使用JPEG格式。传输中的视频数据应使用MP4格式。设 备应支持数据重传机制。 3.3 数据类型 协议中使用的数据类型见表1。 表1 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time_t 描述及要求 8字节,表示从1970年1月1日0时到指定时间所经历的秒数(格林威治时间)。如 无特殊说明,文档中所用的时间都是time_t类型。 UINT32 无符号整型,4字节。 UINT64 无符号整型,8字节。 Float 浮点型,4字节。 String 字符串 4 通信方式 1 DB3311/ T 32—2019 前端与平台间的通讯应采用TCP协议。当前端作为TCP Server时,默认侦听端口为41022。当平台作 为TCP Server时,应支持注册重定向,默认侦听端口为42022,主要适用于前端无固定IP应用场景。前 端与平台连接成功之后,卡口记录、心跳保活等数据应由前端主动发送平台。前端发送短视频数据应与 卡口记录关联匹配。 5 消息组成 5.1 消息结构 平台发往前端的消息以及前端返回平台的回应采用统一格式,如表2所示。 表2 消息结构 消息头 整体数据字节数 消息体 UINT32 UINT32 数据长度可变 注:整体数据字节数为消息总的长度(按字节记),包括消息头、整体数据字节数和消息体 5.2 消息头 消息头的内容应采用规范表述,如表3所示。 表3 消息头内容类型 消息标识 说明 数据流方向 是否需要回复 0xefff0001 前端验证 平台→前端 是 0xefff0002 前端向平台反馈包 前端→平台 否 0xefff0004 卡口记录V1 前端→平台 是 0xefff0005 接收数据反馈包 平台→前端 否 0xefff0007 心跳信号 前端→平台 否 0xefff0008 卡口记录V2 前端→平台 是 0x3fff000a 前端验证V2 前端→平台 是 0x3fff000b 平台向前端反馈包 平台→前端 否 6 协议流程 前端与平台之间的协议交互流程如图1所示。 2 DB3311/T 32—2019 身份认证 认证结果 身份认证 认证结果 前 前 端 端 平 平 台 台 心跳保活 上传卡口记录 确认结果 图1 协议交互流程 7 接口协议 7.1 前端认证(平台→设备) 平台连接前端时,应携带用户名和验证码进行身份认证。认证包格式见表4,反馈包格式见表5。身 份认证不成功,应返回认证失败消息且断开连接不提供服务。 认证码由前端进行管理,前端应可以配置。 表4 认证包格式 平台向前端发出验证包 消息头: 验证 0xefff0001 整体数据长度:96字节 消息体: 数据内容 1 Char[44] 用户名 2 Char[44] 认证码 3 DB3311/ T 32—2019 表5 反馈包格式 前端向平台反馈包 消息头: 认证状态 0xefff0002 整体数据长度:12字节 消息体: 数据内容 1 UINT32 0:认证成功、1:用户名错误、2:认证码错误 7.2 前端认证 V2(设备→平台) 前端连接平台时,应携带通道编号和验证码进行身份认证。认证包格式见表6,反馈包格式见表7。 身份认证不成功,应返回认证失败消息且断开连接不提供服务。 认证码由平台进行管理,平台应可以配置。 表6 认证包格式 前端向平台发送验证包 消息头: 验证 0xefff000a 整体数据长度:8+结构化信息长度+结构化信息 消息体: 描述 名称 类型 备注 结构化信息长度 结构化信息长度 Integer 说明后面的结构化信息 JSON 的长度 结构化信息 结构化信息 String JSON 封装的结构化信息 结构化信息JSON如下,编码格式采用UTF-8。 { "DeviceID": "通道编号", "Password": "认证码" } 表7 反馈包格式 平台向前端反馈包 消息头: 认证状态 0xefff000b 整体数据长度:8+结构化信息长度+结构化信息 消息体: 描述 名称 类型 备注 结构化信息长度 结构化信息长度 Integer 说明后面的结构化信息JSON的长度 结构化信息 结构化信息 String JSON封装的结构化信息 结构化信息JSON如下,编码格式采用UTF-8。 { "Result": 0, //0:认证成功;1:用户名错误;2:认证码错误;3:重定向 "RedirectAddress": "10.33.214.126:42022" 4 DB3311/T 32—2019 } 7.3 心跳保活信号(设备→平台) 前端在通讯空闲时,应每5秒钟向平台发送一次心跳保活信号,心跳包格式见表8。 如果平台在11秒钟内未收到前端发送的任何信息,应该断开连接,并重新建立连接。平台收到前端 发送的心跳保活信号后,不应回复消息。 表8 心跳包格式 前端向平台发送心跳包 消息头: 心跳头 0xefff0007 整体数据长度:8字节 7.4 发送卡口记录(设备→平台) 前端向平台发送卡口识别数据包见表10。平台向前端发送接收数据反馈包格式见表9。 表9 接受数据
DB3311-T 32─2019 视频监控卡口数据传输技术规范 丽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4:50: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