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80 CCS C 04 DB440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124—2020 植物种子资源管理规范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plant seeds resource 2020-11-23 发布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12-01 实施 发 布 DB4403/T 124—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操作和管理规范 ...................................................................... 2 5 质量管理 ............................................................................ 8 6 安全管理 ............................................................................ 8 7 文档和信息管理 ...................................................................... 9 附录 A(规范性) 植物种子资源管理操作流程 ............................................. 10 附录 B(资料性) 植物种子资源采集记录表 ............................................... 11 附录 C(资料性) 种子入库信息表 ....................................................... 12 附录 D(资料性) 种子检验结果报告单 ................................................... 13 附录 E(资料性) 种子保存定位表 ....................................................... 14 附录 F(资料性) 种子出库申请表 ....................................................... 15 参考文献 ............................................................................. 16 I DB4403/T 124—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和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广 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亚琼、何旭珩、危金普、程翠娟、张稳、钟珊冰、孙建波、李启沅、王博、 王韧、吴昊、李倩一、王继永、郑司浩、缪剑华、韦坤华、胡营、韦筱媚、林杨、乔柱、黄媛。 II DB4403/T 124—2020 植物种子资源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植物(正常性)种子资源的采集、处理、保存、运输及质量管理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操 作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从事植物种子资源收集和保存以及开展植物多样性研究、资源收集和保存的机构和人 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GB 13690—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 22080—2016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AQ 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MH/T 1019—2005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文件 CNAS—CL05—2009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子资源库 seed bank 保存植物种子资源的场所、低温冷库及其辅助实验设施。 3.2 双“十五”干燥间 double“15”dry room 温度为 15 ℃、空气相对湿度为 15 %的恒温恒湿操作间,是对种子资源进行干燥处理的主要场所。 1 DB4403/T 124—2020 3.3 采集单元 collection unit 采集样品及其对应或相关的其他实物材料和信息的集合。 注:一个 “采集单元” 包括植物种子、凭证标本、野外数据、图片和DNA材料等。 3.4 正常性种子 orthodox seed 可以干燥至低含水量(5%~10%)而不会受到损伤,且耐低温保存的种子。 注:正常性种子的保存寿命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和保存温度的下降而延长。 3.5 一份种子 seed accession 某一时间点在特定居群内采集的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种子集合。 3.6 种子生活力 seed viability 种子的潜在发芽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活力。 注:种子生活力通常用种子批中具有生活力(即活的)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来表示。 3.7 种子发芽力 seed germinability 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实验室可控制的条件下)的萌发能力。 注:种子发芽力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 3.8 发芽势 germination potential 发芽试验初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3.9 发芽率 germination percentage 发芽试验终期,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3.10 种子净度 seed purity 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后,留下的本种植物净种子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 4 操作和管理规范 2 DB4403/T 124—2020 4.1 整体操作流程 植物种子资源管理操作应按照附录 A 的要求进行。 4.2 种子资源采集 4.2.1 采集要求 4.2.1.1 采集单元 采集单元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 野生植物资源采集应按照采集单元对实物和信息同时采集; b) 采集单元的每个采集部分应采用统一的采集标准和规范; c) 同一采集单元的每部分应使用相同的采集编号,采集编号宜采用字母加数字的形式,字母可以 是项目负责人或采集地的拼音缩写等其他有效信息。 4.2.1.2 一份种子的最低采集量 一份种子的最低采集量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 保证不破坏该居群自然更新的情况下,种子采集量原则上宜达到 10,000 粒,不能够满足此采 集量的宜至少采集 2,500 粒; b) 珍稀濒危物种原则上宜每份种子采集 500 粒; c) 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居群个体量,由采集者或专家具体确定; d) 可通过分期、多次采集来满足所需采集量,但不同时期采集的种子应作为不同批次的种子进行 编号,分开保存; e) 不同居群采集的同一物种的种子不应混合后保存成一份种子。 4.2.1.3 采样居群数和个体数 一次野外采集宜选择 5 至 10 个居群,每个居群随机采集 30 至 59 个个体。具体数量根据目标物种 的实际数量及采集目的而定。 4.2.2 采集前准备 4.2.2.1 制定采集计划 采集前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目标和任务; b) 采集的时间和地点、路线; c) 采集队人员组成; d) 采集的技术方法; e) 标本的整理和保存; f) 运输方案; g) 应急方案。 4.2.2.2 调查和评估(可选) 采集前可预先对采集路线进行勘查(宜在花后期和果前期), 进一步调查和评估以下内容并记录相 关的信息: a) 目标植物及其居群的大小和具体位置; 3 DB4403/T 124—2020 b) c) d) e) 估计种子成熟的时间; 居群范围; 结实个体的数量; 可采种子品质。 4.2.2.3 物资准备 事先应准备好交通工具和采样的必需物资,如枝剪、种子袋、标本夹、标签、照相机、全球定位系 统(GPS)、标本烘干机、采集记录本、橡胶手套、干燥剂等。 4.2.3 采集方法 采集方法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 采集方法应采用徒手(应戴一次性橡胶手套)或借助枝剪等工具进行采集; b) 采集时应从植株上直接采摘,不宜收集已散布掉落的果实或种子(特殊情况除外); c) 由于种子和果实的类型各不相同,采集者应根据情况,针对不同的采集对象制定具体的采集方 法; d) 采集的每份种子袋里应放入写有采集编号的标签; e) 采集后应及时填写《植物种子资源采集记录表》(参见附录 B); f) 采集时宜对植株整体及局部(叶片、花、种子、果实)进行拍照,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取材 制作标本。 4.2.4 采集后处理 采集后处理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 种子资源采集后应尽快转移至目的地,按照植物种子处理工艺进行相应的处理或保存; b) 若不能及时运送,应放置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摊开,避免种子积压发霉腐烂和被动物咬食; c) 采集者应根据种子或果实的含水量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d) 宜根据种子的大小选择不同孔径的筛网,尽快对过熟的浆果和采集时受损的果实进行清理,然 后置于筛网或滤纸上阴干; e) 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应保持透气干燥,避免吸湿,必要时应使用硅胶、
DB4403-T 124-2020 植物种子资源管理规范 深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4:09: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