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B 47 德 DB5331 宏 州 地 方 标 准 DB5331/T 31-2021 凹纹胡蜂养殖技术规程 2021- 01-10 发布 德宏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1-20 实施 发 布 DB5331/T 31—202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技术路线......................................................................................................................................................... 2 4、养殖技术………………………………………………………… ………………………… ………… 2 5、养殖设施 …………………………………………………………………………… ………………… 4 6、预防天敌及弃巢和移窝现象 ………………………………………………………………………… …5 7、防止农药危害 8、注意事项 ………………………………………………………………………… … ……………5 ……………………………………………………………………… ……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凹纹胡蜂主要天敌及预防方法...............................................................................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凹纹胡蜂主要病害及预防方法............................................................................... 7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凹纹胡蜂蜂群中不同职责蜂的食物....................................................................... 8 I DB5331/T 31—202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德宏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由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宏胡丰养殖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宏职业学院、德宏胡丰养殖有限公司、德宏州圣 亚丰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云胶、杨明宏、梁建平、党菱婧、李兆云、杨新周、匡钰、陶顺碧、唐培科。 II DB5331/T 31—2021 凹纹胡蜂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凹纹胡蜂养殖的术语和定义、主要技术、采收、天敌和病害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德宏州海拔500~2100m地区凹纹胡蜂的养殖,云南省同海拔地区可以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凹纹胡蜂 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 auraria Smith),胡蜂科蜂类,俗称葫芦蜂、吊包蜂、白脚蜂。 2.2 职蜂 蜂群中雌性生殖系统不发育的雌蜂叫职蜂,数量最多,负责筑巢、获取食物、喂养幼虫、防御、攻 击,蜂群失去蜂王和蜂王老弱时,职蜂的生殖系统发育,出现产卵行为。 2.3 准蜂王、蜂王、雄蜂 蜂群中雌性生殖系统正常发育的未交配的雌蜂叫准蜂王,准蜂王交配后成为蜂王,蜂群中具有雄性 生殖系统的蜂叫雄蜂。 2.4 蜂饼 蜂巢内部圆盘形一层一层的结构,层和层之间相互连接,是蜂王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发育为 蛹、蛹羽化为成虫的处所。 2.4 标准蜂群 有一个蜂王、若干粒卵、若干个幼虫、若干个蛹、10只~15只职蜂、2个蜂饼3月~5月阶段的蜂群。 2.5 经济蜂群 蜂巢直径 30cm~150cm,有 1000 只~3500 只职蜂,可以取蜂蛹、蜂毒 8 月~11 月的蜂群。 2.6 优质蜂群 蜂巢直径40cm以上,蜂王健壮、蜂群旺、职蜂数量在2500只以上的蜂群。 2.7 喂食器 人工给蜂王、蜂群提供蛋白质类、能量类、维生素类等食物和水的工具,例如注射器。 2.8 筑巢材料 人工给蜂王、蜂群提供的建做蜂巢的材料,例如树皮。 2.9 弃巢 1 DB5331/T 31—2021 培育和养殖标准蜂群的过程中,蜂王不筑巢、在筑巢室内四处爬行,寻找机会飞出筑巢室,导致 蜂群败亡的现象。 2.10 移窝 养殖标准蜂群成为经济蜂群的过程中,蜂王带领职蜂飞离筑巢室,到其它地方重新筑巢,新蜂群健 康发展的现象。 2.11 越冬室、筑巢室 越冬室:蜂王越冬的处所;筑巢室:蜂王筑巢的处所。 2.12 交配、越冬组合装置 由方型框、圆锥形通道、越冬室三部分组成的雌雄蜂交配和收集蜂王越冬用装置。 2.13 防护笼 防止金黄虎头蜂、鸟、黄鼠狼等天敌危害蜂巢、蜂王、职蜂、幼虫、蜂蛹和防止蜂王弃巢、蜂群移 窝现象的装置。 3 技术路线 准备防蜂服和优质蜂群→建雌雄蜂交配大棚(8 月前)→做越冬室、建蜂王越冬大棚(9 月前)→ 收集雌雄蜂,雌雄蜂交配(9 月~11 月)→蜂王越冬(11 月~次年 2 月)→做筑巢室、建筑巢大棚(12 月~次年 1 月)→培育第一批职蜂(2 月~3 月)→培育标准蜂群(3 月~4 月)→养殖标准蜂群(4 月~5 月)→管理标准蜂群成为经济蜂群(5 月~11 月)→经济蜂群取蜂毒、取蜂蛹(9 月-11 月)。 4 养殖技术 4.1 培育优质蜂群 每年 7 月~8 月,穿防蜂服到山林中寻找长势旺盛的野生凹纹胡蜂蜂群,养殖在自己家附近,直到 蜂群出现婚飞行为。 培育优质蜂群的关键是提供幼虫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类食物,例如多种昆虫、多种瘦肉,保证幼虫 发育成健壮的雌、雄蜂,提供糖水等能量类食物,强化职蜂获得喂养幼虫的各类食物的能力。 4.2 移蜂巢进大棚 蜂巢光滑、进出口附近雄蜂多,雌雄蜂进入婚飞期,夜晚用铁纱网袋,完整套住蜂巢,移进雌雄蜂 交配大棚,轻拍蜂巢,职蜂爬出蜂巢集中在铁纱网袋中,取下铁纱网袋,将蜂巢固定在蜂巢挂杆上。 锯开并取下蜂巢下方的部分外壳,取下最下面两个蜂饼,将蜂饼上的幼虫全部取出,再将两个蜂饼 放进蜂巢里固定好,最后将锯下的蜂巢外壳放回原来的位置固定好,一个大棚放 4 个~6 个蜂巢。 4.3 雌雄蜂交配 蜂巢进大棚的次日,用扇形竹片将正在交配的雌雄蜂接住,连同竹片一起放入交配越冬组合装置中 的交配区,凹纹胡蜂雌雄蜂交配时间在 5min 以上,效果最好。蜂王个体大,喜避光环境,会沿圆锥形 通道进入交配越冬组合装置顶部的越冬室里,雄蜂个体小,喜光,会从组合装置的网眼中爬出。蜂巢中 新羽化出的雌、雄蜂 5d 左右,出现婚飞交配行为。 2 DB5331/T 31—2021 4.4 雌雄蜂交配环境条件 温度 20℃~29℃、相对湿度 50%~80% ,散射光,通风透气,氧气浓度高。 4.5 蜂王越冬 温度低于 20℃时,越冬室中的蜂王不再活动,爬附在越冬室内部,进入不食不动的越冬状态,蜂 王越冬时间一般需要 60d~80d。 4.6 蜂王越冬环境条件 温度 3℃~18℃,相对湿度 60%~80%,越冬室微透气,氧气浓度相对低。 4.7 培育第一批职蜂 温度高于 20℃时蜂王解除越冬状态,爬出越冬室在大棚里活动,及时将蜂王移入筑巢室。 通过喂食器,给蜂王提供充足的食物,蜂王取人工提供的筑巢材料筑巢,在巢内产卵,卵孵化为幼 虫,蜂王取人工提供的食物喂养幼虫,幼虫化蛹,蛹羽化成第一批职蜂,这个过程需 40d 左右。 4.8 培育标准蜂群 职蜂羽化出来后,蜂王专职产卵。职蜂不停地用人工提供的食物喂养不断孵化的幼虫,幼虫一批一 批的化蛹,蛹一批一批地羽化为新职蜂,职蜂数量逐渐变多。职蜂不停咬取人工提供的筑巢材料和内层 蜂巢向外筑新巢,蜂巢逐渐变大,蜂群逐渐成为标准蜂群。 所有食物必须保持新鲜和卫生,并且没有脂肪和激素,每天清洗喂食器,食物主要是蜂蜜、糖水、 蝗虫等昆虫的胸部、瘦肉、苹果、水等。 4.9 野化标准蜂群 将标准蜂群连同筑巢室移出大棚,放到附近的山林中,用镊子在筑巢室正面的细铁纱网上撑开一个 供职蜂出入、蜂王不能爬出的小孔。这个阶段要防止鸟等天敌捕食进出筑巢室的职蜂,要防止蚂蚁危害 筑巢室内的卵、幼虫、蛹和蜂王。 4.10 运输和挂养标准蜂群 夜晚,职蜂回筑巢室后,堵住铁纱网上职蜂进出口,根据需要将标准蜂群连同筑巢室运送到养殖的 地方,运输过程尽量减少颠簸,时间超过 3h 需要喂食。 取下筑巢室底部的胶笆网,将筑巢室及防护笼固定在支架上,打开筑巢室及防护笼上的职蜂进出口, 次日职蜂飞到山林中捕食和取筑巢材料。 挂养标准蜂群的密度与山林中食物状况有关,每个区域不超过 60 群,批量养殖标准蜂群相邻的区 域,四周间隔直线距离 5 公里以上。 4.11 管理标准蜂群成为经济蜂群 在距离养殖标准蜂群区域边缘外 100m 的地方挂警示牌,在批量养殖标准蜂群区域内的不同点位, 至少放三个给蜂群提供食物的人工辅助喂食平台。 养殖在山林中的标准蜂群会被鸟类、蝙蝠和金黄虎头蜂捕食,会被老鼠咬食,老鹰和黄鼠狼会抓 烂蜂巢取食蜂蛹,会出现蜂王弃巢和蜂群移窝现象,预防方法是在蜂巢外加防护笼。 山林中的蚂蚁等天敌会沿支架等进入蜂巢取食幼虫,卵、蛹,对蜂群影响很大。防蚂蚁的方法主要 3 DB5331/T 31—2021 有:在支架下部缠绕浸泡过废弃机油或者蚂蚁净的纱布等
DB5331-T 31-2021 凹纹胡蜂养殖技术规程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0:32: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