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 C 23 浙 江 DB3308 省 衢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8/T 052—2018 白及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 f. 2018 - 12- 28 发布 衢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1 - 28 实施 发 布 DB3308/ 052—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衢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标准由衢州市农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衢州市益年堂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江山市中药材产业 协会、衢江区经济作物管理站、江山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 秋、吴增军、周爱珠、陈洋森、舒慧云、徐南昌、李建华、毛土有、程萱、 吴新明、周成丽、傅松福、江德权、甘宏信、刘卫华、彭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308/ 052—2018 白及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及的术语和定义、组培苗生产、驯化苗生产、生产基地要求、生产技术、采收与初 加工、标识、包装、贮存与运输及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衢州市区域内白及的生产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白及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 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3.2 白及组培苗 利用组培快繁技术或无菌播种技术生产的白及种苗。 1 DB3308/ 052—2018 3.3 驯化苗 组培苗经人工基质移植培育后,可直接用于大田、林下等栽培的白及种苗。 3.4 实生块茎苗 具有新生鳞茎和鳞芽的、可直接用于大田或林下等栽培的块茎种苗。 3.5 假鳞茎 假鳞茎指兰科植物变态的茎,通常卵球形至椭圆形,肉质,贮存养分和水分。白及假鳞茎可药用, 也是其繁殖的主要方式之一。 4 产地要求 4.1 产地选择 4.1.1 选择在生态条件优良,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1.2 选择距离城市生活区、工矿企业和交通要道5km 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2012中的二 级标准。 4.1.3 选择自然水源丰富或便于引水灌溉的地方,水质符合 GB 5084的规定。 4.1.4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 15618-2008中的二级标准。 4.2 基地选择 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大田、阴凉林下坡地等。 4.2.1 大田种植 选择海拔600m 以下的熟化梯田,要求比较肥沃疏松、pH 值5.5~7.0的沙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禁选 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连片雨季易积水的平原区域水田。前茬旱作为好,刚种水稻的水田不适宜马上种 白及。 4.2.2 林下种植 在海拔600m 以下的区域,选择坡度25°~35°的阴坡林下地块,要求比较肥沃疏松、pH 值5.5~7.0 的的沙壤土或腐殖质壤土。 5 选种 2 DB3308/ 052—2018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白及种株,采其成熟蒴果作为组培苗种源;或在实生块茎苗定植三年以 上、驯化苗定植四年以上的田块,选择长有当年生磷茎和磷芽,假磷茎直径 1.5cm 以上,且根须发达无 虫蛀无采挖伤者的白及块茎直接用于大田、林下等栽培。 6 种苗繁育 6.1 组培育苗 6.1.1 成熟或经后熟的蒴果,用 75%酒精浸泡的棉球均匀地擦拭表皮两次,然后浸泡于浓度为 0.1%的升 汞溶液里 1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 3 次,用吸水纸吸干蒴果表面的水分。在无菌条件下用解剖刀切开蒴 果,将种子均匀撒到培养基内。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白及的实生苗、类(拟)原球茎诱导苗和不 定芽诱导苗。 6.1.2 当年10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组培苗假磷茎直径达0.3cm以上时,小心取出组培瓶苗,用清水洗 净培养基后,室内摊开晾干至根系发白。 6.1.3 种苗用洁净、无污染、透气的塑料筐或纸箱等包装。种苗运输时不能堆压过紧;气温超过30℃, 路上运输种苗易发黄,应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早、晚装运。调运种苗应符合GB 15569有关规定。 6.2 驯化苗培育管理 6.2.1 驯化准备 6.2.1.1 驯化场地为连栋钢管大棚或单体钢管大棚等。 6.2.1.2 可选以下配方: 配方一: 泥炭土︰珍珠岩︰蛭石=5︰3︰2。 配方二: 砂壤土︰菇料︰谷壳=5︰3︰2。菇料、谷壳须堆制半年以上,待充分腐熟后方可使用。 6.2.1.3 苗床畦宽1.2m,畦高 8cm,畦沟宽40cm。 6.2.2 移 植 移植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泡根3min~5min。移植行距10cm,株距15cm,上覆盖 0.5cm~1cm厚基质 。 6.2.3 环境控制 移植后2个月内,透光度控制在 30%~40%,3个月后,透光度控制在50%;移植后6个月内,保持土 壤湿润,空气湿度控制在 55~65%,6个月后干湿交替;夏季高温季节,控制在35℃以内。 6.2.4 施肥 新叶长出后,每10天用 0.2%的磷酸二氢钾加0.05%尿素叶面喷施一次。 6.2.5 病虫草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防治蝼蛄、蟋蟀、老鼠、烂根等;移植2个月之后,及 时拔除杂草。 6.2.6 出圃 假磷茎0.8cm以上,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为害。起苗时保持种苗的完整性,防止根系芽头 损伤,并按大小整理存放。调运种苗应符合GB 15569有关规定。 3 DB3308/ 052—2018 7 栽 培 7.1 整地 7.1.1 大田栽培 大田前一季作物收获后,每亩施有机肥1000kg~1500kg,或15:15:15三元复合肥50kg,翻入土中作 基肥,翻耕深30cm以上,栽植前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畦宽100cm~120cm、深30cm、沟宽40cm, 田间主排水沟深度在50cm以上。 7.1.2 林下栽培 选择疏密适宜的林地,林下透光率30%~50%;将林地、山坡地整成水平带;每亩施有机肥800kg~ 1200kg 或三元复合肥40公斤,然后深翻25cm以上,整碎耙平土壤。 7.2 定植 7.2.1 定植时间 10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3月底~5月初。 7.2.2 定植要求 7.2.2.1 选择阴天或阳光弱时进行。定植时要求种苗顶芽芽尖向上,舒展根系,避免损害顶芽须根。定 植后,稻草覆盖畦面,浇透定根水。注意种植宜浅。 7.2.2.2 大田驯化苗定植按行距25cm,株距20cm,深5cm,实生块茎苗定植按行距40cm,株距20cm,深 8cm。林地根据具体立地条件确定定植密度。 7.3 管理 7.3.1 间苗与补苗 定植后,检查发现瘦弱病虫株、缺株等,及时补苗。 7.3.2 肥料管理 定植前重施基肥,定植后合理追肥,按照NY/T496进行施肥。定植第1年可不追肥。定植第2年起, 每年4月上旬~7月中旬,结合中耕除草施肥3次~4次,每次亩施15:15:15三元复合肥7kg~10kg。 7.3.3 水分管理 7月~9月高温干旱时,在早、晚适当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多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严防 积水。有条件定植后覆盖稻草或谷壳。 7.3.4 光照管理 大田种植可选用玉米等高杆植物套种遮荫。按南北向作行向,于4月中旬直播于两行白及苗之间, 每畦播一行,株距0.3米,建议选用饲料玉米品种,播后1周齐苗,6月上旬玉米长高后起遮阴作用,8 月下旬玉米成熟收获后仍保留玉米植株继续遮荫,直至白及地上茎叶枯萎后将玉米植株拨除。 7.3.5中耕除草 定植后 1 月~2 月内,勤加除草,见草即拔。定植 2 月以后,可视杂草长势情况安排除草。6 月份 4 DB3308/ 052—2018 白及生长旺盛期,除草结合搂松畦面,浅锄以免伤根伤芽。7 月~8 月视情除草。种植第二年的,在 3 月~4 月出苗后,第一次除草,在 6 月白及生长旺盛期,要及时除尽杂草。7 月~8 月视情除草。 7.4 病虫害防治 7.4.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 、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蛴螬、蜗牛等。 7.4.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 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 7.4.3 防治措施 7.4.3.1 农业防治 采用优良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苗;加强生产管理,合理密植,合理灌溉,科学施肥;保持排水通畅; 采取轮作;林下套种的定期修剪疏伐林木,加强通风,提高抗病能力。 7.4.3.2 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粘虫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 7.4.3.4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 7.4.3.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按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规定执行。选用已登记的农药,或经农业、林业等研 究或技术推广部门试验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轮换用药;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 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的农药 种类及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 8 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8.1 采收时间 实生块茎苗定植三年以上、驯化苗定植四年以上,10月份后地上茎叶枯萎时,选择晴天采挖。 8.2 采收方法 用条锄小心地将根茎连土一起挖出,除掉茎叶;需要选用实生块茎种苗的,选择长有当年生磷茎和 磷芽,假磷茎直径1.5cm以上,根须发达无虫蛀无采挖伤者的白及块茎。 8.3 初加工 8.3.1 初加工场地 白及产品初加工的场地平坦,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水质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8.3.2 初加工 5 DB3308/ 052—2018 将块茎单个摘下,在清水里浸泡40min~1h,剥去粗皮;取生活饮用水,加温烧沸后放入白及并不 断搅动,约5min~10min煮至内无白心时,取出冷却,去除须根,晒干或≤70℃烘干;再放入撞笼里, 来回撞

pdf文档 DB3308-T 052-2018 白及生产技术规程 衢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08-T 052-2018 白及生产技术规程 衢州市 第 1 页 DB3308-T 052-2018 白及生产技术规程 衢州市 第 2 页 DB3308-T 052-2018 白及生产技术规程 衢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9:02:0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