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40
CCSB6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方标准DB2327
DB2327/T058—2023
兴安杜鹃容器苗温室育苗技术规程
2023-09-15发布 2023-10-14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27/T058—2023
I前言
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地区兴安杜鹃标准化育苗技术,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大兴安岭地区林草综合服务中心、孙吴
县沿江林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经营部技术推广站、黑龙江省岭山农业科技有限工司、呼中林业局
生态修复管理科。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霞、王超、王丽娜、王希刚、赵兴宇、王利爽、孙程坤、张永禄、钟春
雷、路彩云、丛建华、孙璐、金凤新、兰岚、杨丽君、刘会锋、王立功、沙梦举、王雪松。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2327/T058—2023
1兴安杜鹃容器苗温室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兴安杜鹃从种子采集和调制、播种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越冬管理、病虫害
防治、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及周边兴安杜鹃的播种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6619林木采种技术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兴安杜鹃(学名:RhododendrondauricumL.)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半常绿灌木,高可达2
米,分枝多。叶片近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两端钝,上面深绿,下面淡绿,叶柄被微柔毛。花序
腋生枝顶或假顶生,伞形着生花先叶开放,花冠宽漏斗状,粉红色或紫红色,花药、花柱紫红色,
蒴果长圆形,5-6月开花,7月结果。
4种子采集与调制
4.1采种时间
每年9月中旬-下旬采集种子。当兴安杜鹃的果皮由青绿色变成黄绿或黄褐色并且10%果皮上端
开裂为最佳时期。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林业局由于温度变化差异性,采种时间略有不同,越往北略晚,
林缘结实量较高。
4.2方法
应选择生长健壮成熟的植株为采种母体。选择树冠顶层发育饱满、成熟度良好的果实。采摘后
在通风干燥室内平摊于塑料平盘上,蒴果干燥后自然开裂,成熟的种子会自动脱离种壳,大约90%
果皮开裂,可分离种子。
4.3种子贮藏
纯净的种子装入布袋或牛皮纸袋中,保存于低于20℃的避光、干燥处;或密封低温贮藏,保存
DB2327/T058—2023
2期3年为宜。
5播种前准备
5.1容器
建议使用PVC透水育苗播种平盘,规格60cm×35cm×7cm为宜。
5.2基质
过细筛后的河沙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h,用清水冲洗高锰酸钾残液,晒干备用。选择pH
值5.5~7.0的草炭土过细筛,去除杂质,与消过毒的河沙混合,比例5:1.
5.3消毒
5.3.1基质装盘消毒
育苗盘和基质需同时灭菌消毒。播种前7d,在基质中拌入40g/m3的消菌灵,拌均匀后装入育
苗盘,装实压平后置于装水高4~5cm水池内,浸透后拿出,摆放到播种架上沥水。播种前,育苗
盘和基质同时喷洒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h后浇透水,沥水24h。
5.3.2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敌磺钠95%可溶粉剂拌种,种药质量比为1000:1。
6播种
6.1播种时间
春季5月上旬
6.2播种量
播种量:1g/m2
6.3播种方法
兴安杜鹃种子极小,采用育苗盘棚室播种育苗的方法,按每盘0.2g的播种量,均匀撒播在育
苗盘的基质表面,轻轻散撒浮薄土,播种后在育苗盘上覆盖玻璃板。
7苗期管理
7.1播种后管理
白天温度不高于25℃,夜间温度不低于15℃为宜;湿度以80~90%为宜。每天上下午需打开育
苗盘上覆盖玻璃板,倒掉玻璃班上的水珠。育苗盘基质缺水时应将播种盘置于盛水的水槽中浸水,
水位高度4~5cm,浸透后立即拿出摆放到播种架上。大约7~10d陆续发芽,15d左右出苗结束。
7.2幼苗期管理
7.2.1温度管理
种子发芽达到80~90%后,撤掉育苗盘上的玻璃板。出苗后,温度控制在15~25℃范围内,最
适宜温度为20℃。
DB2327/T058—2023
37.2.2水肥管理
出苗期应保持育苗基质湿润,幼苗期水分管理要掌握“见干浇水,浇则浇透”的原则。播种盘
缺水时应在水槽中浸水,水位高度3~5cm,浸透后立即拿出摆放在播种架上;空气湿度宜喷雾保
持,控制在60~80%。7-10d用喷雾器喷施一次大旺肥,以0.1~0.2%浓度为宜。
7.2.3光照管理
发芽扎根时期光照以弱光为宜,光照强度1000lx-2000lx;后期逐步加强光照,光照强度2000
lx-23000lx;幼苗期进行遮阴处理,用遮阴网控光,透光率60%为宜。
7.2.4密度管理
出苗后及时拔掉杂草和弱小过密的幼苗,每个育苗盘最佳苗密度2000株。
7.3分苗管理
7.3.1分苗
幼苗生长50~60d后,具有4片~5片真叶时可将幼苗移栽入初期配制的基质中。营养钵规格以
10cm×10cm为宜。
7.3.2分苗方法
分苗前停止浇水,育苗盘的土壤处于半湿润状态为佳。用较小的工具从育苗盘中挖出块状的带
有基质苗木,使每个幼苗根系尽量多的保留基质土壤。在营养钵底部先装入1/3高度混有3粒~5粒
二胺的基质,然后把小苗立于营养钵中心的基质上,用育苗铲将基质轻轻填入,覆土至根颈以上
0.5~1.0cm,压实并轻轻敦实使基质低于钵上沿1.0cm后摆放在空的育苗盘中,每个营养钵移1株,
用喷雾方式浇透水。
7.3.3分苗及炼苗管理
分栽后的营养钵苗摆放到播种架上,缓苗期宜雾状浇水,温度15℃~25℃,湿度60%~80%,适
度通风换气;棚外覆盖遮阳网,透光率50%为宜。8月下旬~9月上旬将室外苗床挖10cm深垄槽,并
把营养钵苗摆放槽里,四周用地表土围合培土至营养钵的上口处、踩实、浇透水,每个苗床上搭建
横跨苗床半圆形的0.5~0.6m高的拱棚,覆盖透光率为60%的遮阳网,半个月后撤掉遮阳网并及时
人工除草。苗床规格为10m×1m×0.2m。
8越冬管理
10月中、下旬,首先给营养钵苗床浇透水,上面覆盖10~15cm当年秋季的落叶松针或其它小
叶型树叶,外面再覆盖一层草帘子。
9病虫害防治
9.1猝倒病的防治
幼苗初期易得猝倒病,在子叶展叶后,首先喷施500~1000倍液磷酸二氢钾,多透光、适量通
风换气;出苗后,再用99%噁霉灵4g兑水30斤定期喷雾,建议每5d一次,以基质浇透为宜。
9.2立枯病的防治
可采用多菌灵、恶霜嘧铜菌酯等药剂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10档案管理
DB2327-T 058-2023 兴安杜鹃容器苗温室育苗技术规程 大兴安岭地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30 10:01: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