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120.25
CCS P 15
四川省 地方标准
DB51/T 3096—2023 DB51
四川历史破坏性地震数据库规范
2023-08-22发布 2023-10-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096 —2023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规定 ................................ ................................ ............ 1
5 数据内容 ................................ ................................ ............ 2
6 数据表命名 ................................ ................................ .......... 2
7 数据表结构 ................................ ................................ .......... 2
附录A (规范性) 四川历史破坏性地震 ID编码规则 ................................ ....... 14
附录B (规范性) 地震现场多媒体 Media_ID 编码规则 ................................ ..... 15
附录C (规范性) 地震现场多媒体数据分类表 ................................ ............ 16
附录D (规范性) 数据表命名 ................................ .......................... 18
参考文献 ................................ ................................ ............. 19
DB51/T 3096 —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
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地震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地震应急服务中心。
本文件起草人:范开红、肖术连、许 娟、宴金旭、赵雪慧、张 翼、唐姝娅、周志华、周 妍、周 琪、
何雅枫、陈维锋。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51/T 3096 —2023
1
四川历史破坏性地震数据库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四川历史破坏性地震数据库的 数据要求、数据分类、数据编码 、数据表命名和数据表
结构等。
本文件适用于历史地震数据库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 -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7742 -2020 中国地震烈度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间数据 spatial data
关于事物空间位置的信息,用以表明空间实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和分布特征。
3.2
发震构造 seismogenic tectonics
曾发生和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
[来源:GB/T 18208.3 -2011,3.10]
3.3
破坏性地震 destructive earthquake
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地震。
[来源:GB/T 18207.1 -2008,3.21]
3.4
震源机制解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由P波初动或远震 S波的偏振方向,或不同震相的振幅比等方法求得的震源机制,以及据此确定的
释放的应力的主轴 P 轴B轴与T轴)等结果的统称。
4 数据要求
数据质量 4.1
数据准确、有效、有出处,满足历史破坏性地震数据建库需要。
坐标与时间 4.2
DB51/T 3096 —2023
2 空间数据采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GCS2000 ) ,坐标值以十进制经纬度形式表示;日期采用公历
纪元,时间采用北京时间。
5 数据分类
历史破坏性地震数据分为基础数据、震情数据、灾情数据和处置数据。 5.1
基础数据包括震区人文与经济、震中区县自然环境、震区交通概况、震区水利概况、地震发震构5.2
造、震中附近地震动参数、地震灾害总结与分析报告、地震现场调查和地震现场多媒体数据。
震情数据包括震情基本要素、应急评估文档、应急评估图件、余震、地震烈度信息和地震烈度数5.3
据。
灾情数据包括人员伤亡、典型房屋破坏、次生灾害、生命线等工程设施破坏、水利工程破坏和堰5.4
塞湖数据。
处置数据包括应急处置、灾民救灾物资投入和抢险救援装备投入数据。 5.5
6 数据编码
历史破坏性地震编码 6.1
由19位数字组成,按照附录 A进行编码。其中 1~8位表示年月日; 9~14位表示震中省级、地市级、
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应符合 GB/T 2260 -2017的要求; 15~17位表示地震震级; 18~19位表示历史破坏
性地震序号。
地震现场多媒体编码 6.2
由14位字符组成,按照附录 B进行编码。其中 1~2位表示多媒体数据类型代码; 3~5位表示震情灾情
类别代码; 6~8位表示承灾体分类代码; 9~14位表示地震现场多媒体数据顺序码。其中,多媒体数据类
型、震情灾情类别和承灾体分类代码按照附录 C进行。
7 数据表命名
数据表名由数据类别代码、 顺序号和数据内容的英文名称 三部分组成, 数据内容的英文名称 首字母
大写,顺序号和数据内容的英文名称间用“ _”相连。 数据表命名应符合附录 D的要求。
8 数据表结构
数据表类型 8.1
数据表名后加“(点属性)”、“(面属性)”为空间数据,其他数据表为专题数据。
字段类型 8.2
数据表中使用下列字段类型:
a) VARCHAR(n):可变长度字符串,最大长度为 n个字节;
b) NUMBER (m,n):数值,有效位数为 m,小数位数为 n,m应大于n;
c) BLOB:二进制大型对象,按二进制来存储图片和文件等信息。
基础数据表 8.3
DB51/T 3096 —2023
3 8.3.1震区人文与经济表( B1_Humanity_Economy )
表1 震区人文与经济表
英文字段 中文含义 数据类型 字段长度 是否允许为空 备注
ID 地震编码 V ARCHAR 19 否
Event 地震名称 V ARCHAR 40 否
Administrative_z one 行政区划 V ARCHAR 400
County_pop 区县人口 NUMBER 10 人
County_pop_density 区县人口密度 NUMBER 10,2 人/平方千米
Pop_density_grade 人口密度等级 V ARCHAR 20
Town_pop 乡镇人口 NUMBER 10 人
Town_pop_density 乡镇人口密度 NUMBER 10,2 人/平方千米
County_GDP 区县 GDP NUMBER 10,2 万元
Per_capita _GDP 区县人均 GDP NUMBER 10 万元
Major_ nationality 主要民族 V ARCHA 200
Minority 是否少数民族地区 V ARCHAR 2
Intensity 抗震设防烈度 NUMBER 2 否
Note 备注 V ARCHAR 200 注明数据来源
注1:行政区划:主要描述震中所在区县下辖乡镇、县政府驻地乡镇情况;区县人口、区县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等级、区县 GDP、区县人均 GDP、主要民族和是否少数民族地区描述震中所在区县;乡镇人口、乡镇人口密度和抗
震设防烈度描述的是震中所在乡镇;
注2:人口密度等级划分: 人
DB51-T 3096-2023 四川历史破坏性地震数据库规范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30 10:01: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