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ICS
AXX
备案号: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
DB21/T 1455.6—2008
极轨卫星遥感监测 第6部分:大雾
Th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polar -orbiting satellite
Sixth part:heavy fog
2008-07-03发布 2008-08-01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1/T 1455.6—2008
I 目 次
前 言................................ ................................ ............. II
引 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监测手段 ................................ ................................ ........... 1
4 监测条件 ................................ ................................ ........... 1
5 监测方法 ................................ ................................ ........... 1
6 监测步骤 ................................ ................................ ........... 3
DB21/T 1455.6—2008
II 前 言
DB21/T 1455 《极轨卫星遥感监测 》系列标准共分为 8部分。
—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干旱灾害
—第3部分:洪涝灾害
—第4部分:森林火灾
—第5部分:作物长势
—第6部分:大雾
—第7部分:沙尘
—第8部分:海冰
本部分为 DB21/T 1455的第6部分。
本部分由辽宁省气象局提出 。
本部分由辽宁省气象局政策法规处归口 。
本部分起草单位 :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纪瑞鹏、张玉书、陈鹏狮、冯锐、张淑杰、武晋雯。
本部分由辽宁省气象局负责解释 。
DB21/T 1455.6—2008
III 引 言
大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 。雾是由靠近地面 、漂浮在空中的极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粒子组成 。雾,
特别是浓雾对能见度的影响很大 ,不但严重影响着航空航海 、公路运输 、军事活动及日常生活 ,而且造
成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因此,消除雾害 、净化大气 ,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密切关注 ,
有关雾的监测和预报也成为气象部门满足社会需要和拓宽服务领域的重要方面 。但是受地面或海洋上观
测站点分布及观测时间的限制 ,观测资料有限 ,影响了对雾的监测 。而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广 、信息
量大、重复频率高 、客观真实性强 、信息源可靠 、资料获取方便 、费用低廉等诸多优势 ,是其他各种常
规观测方法所无法替代的 ,已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大雾的动态监测 ,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客观 、及
时、准确的监测信息 ,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目前在世界各国发射的卫星 所获取的数据
中,应用最广泛的是 FY1系列、NOAA系列和EOS系列数据 。
本标准对如何利用极轨卫星对大雾进行监测的手段 、条件、方法和监测步骤进行了规范 。
DB21/T 1455.6—2008
1 极轨卫星遥感监测 第6部分:大雾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极轨卫星遥感监测大雾的监测手段 、监测条件 、监测方法及监测步骤 。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极轨卫星对大雾进行遥感监测工作的相关部门和行业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T 18315 -2001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
DB21/T 1455.1—2006 极轨卫星遥感监测 第1部分:术语
3 监测手段
利用极轨卫星 (NOAA系列、FY1系列、EOS/MODIS)遥感资料对辽宁省辖区内发生的大雾进行动态监
测。
4 监测条件
承担监测工作的单位必须具备 极轨卫星数据 接收处理和准确识别大雾 的技术能力 与设备条件 ,包括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软件 ;图形输入 /输出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 。
5 监测方法
5.1 白天大雾监测方法
利用多通道综合阈值方法实现大雾遥感监测 。
5.1.1 下垫面与云雾及雪分离
利用可见光通道的反射率来分离下垫面与云雾和雪信息 ,可见光通道反射率大于阈值0R的为云雾
信息,识别条件按式 (1)进行。
0RBvis…………………………………… (1)
式中:
visB—可见光通道反射率 ;
0R—判识阈值 , (0R参考值为 0.2) 。
5.1.2 雪与云雾分离
冬季有降雪出现时 ,利用归一化积雪指数把雪与云雾信息分离 ,归一化积雪指数大于阈值1R的为
DB21/T 1455.6—2008
2 积雪信息 ,识别条件按式 (2)进行;归一化积雪指数计算按式 (3)进行。
1RInds……………………………………… (2)
sir vissir vis
ndsBBBBI …………………………………… (3)
式中:
sirB—短红外通道反射率 ;
ndsI—归一化积雪指数 ;
1R—判识阈值 , (1R参考值为 0.4) 。
5.1.3中高云与低云及雾分离
远红外亮温小于阈值2R为中高云 ,中高云与低云及雾分离的识别条件按式 (4)进行。
2RBfir…………………………………… (4)
式中:
firB—远红外通道亮温 ;
2R—判识阈值 , (2R参考值为 270K) 。
5.1.4 雾与低云的分离
远红外通道与中红外通道亮温差小于阈值3R为雾区,雾与低云分离的识别条件按式 (5)进行。
3RBBmir fir ………………………………… (5)
式中:
mirB—中红外通道亮温 ;
3R—判识阈值 , (3R参考值为 -25K) 。
5.1.5 白天大雾监测流程
白天大雾遥感监测方法流程见下图 。
DB21/T 1455.6—2008
3 经过预处理的极轨卫星遥感数据
可见光通道反射率
归一化积雪指数
远红外通道亮温
远红外与中红外通道亮温差大于R0
小于R1
大于R2
小于R3判识为地表 、植被、水体
等主要下垫面
判识为积雪
判识为中高云
判识为低云
大雾识别成功小于R0
大于R1
小于R2
大于R3
5.2 夜间大雾监测方法
夜间由于卫星可见光通道关闭 ,只能利用红外通道信息完成大雾监测 。夜间大雾识别条件按式 (6)
进行。
04 4 RandRBBmir fir …………………… (6)
式中:
4R—判识阈值 。
5.3 大雾人机判识辅助手段
大雾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雾顶高度均匀 ,其亮度变化不明显 ,纹理光滑均匀 ,边界整齐清楚 。中高
云高度变化很大 ,亮度变化明显 ,且边界也不像雾区那么整齐 。
6 监测步骤
6.1 遥感资料预处理
对选用的极轨卫星遥感资料进行大气订正 、太阳高度角 、临边变暗 、定位、定标等预处理 。
6.2 数据分离
对1A5(或1B、HDF)数据集进行单通道数据分离 ,并可截出相应感兴趣子区 。
6.3 投影处理
处理1A5(或1B、HDF)数据集,并生成投影图像文件 。投影方式按 GB/T 18315 -2001执行。
6.4 图像配准
对图像线性与非线性失真而引起的畸变进行修正 。图像配准用二次多项式求伪逆的方法进行 ,其误
DB21-T 1455.6-2008 极轨卫星遥感监测 第6部分 大雾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26 23:39: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