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3.080.20 DB31 CCS T 42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306—2022 代替DB31/T306—2015 公交客车运行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bus operation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2-09-02发布 2022-12-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31/T306—2022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分级及分类 . 5 通用技术要求 6 纯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 7 快充式纯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 21 双源无轨电车技术要求 燃料电池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 23 10 混合动力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 柴油公交客车技术要求 26 12 运行保证要求 28 13 运行评定规则 28 14车辆远程监控服务 附录A(规范性)公交客车应急出口技术要求 30 附录B(规范性) 图形标志与仪表界面 33 附录C(规范性) 乘客门技术要求· 37 附录D(规范性) 车辆面漆主要技术指标 38 附录E(规范性) 乘客区技术要求…· 39 附录F(规范性) 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技术要求 41 附录G(资料性) 仪表台开关布置要求…… 44 附录H(规范性) 车载CAN网络技术要求... 46 附录I(规范性) 车厢内照明灯具技术要求 49 附录J(规范性) 车辆空调系统技术要求 50 附录K(资料性)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要求 54 附录L(规范性) 车载远程安全监控终端技术要求 :58 附录M(规范性) 车载服务设施技术要求 附录N(规范性) 特大型和城郊公交客车技术要求· 65 附录O(规范性) 防火安全装置技术要求 68 附录P(规范性) 车载储能装置安全技术要求 70 附录Q(资料性) 车载储能热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72 附录R(规范性) 车辆总成及零部件运行保证 73 参考文献 78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31/T306—2022 前言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1/T306—2015《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与DB31/T306—2015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3.1.2)的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快充式纯电动公交客车(见3.1.6.1)、燃料电池公交客车(见3.1.8)、增程式电动公交客 车(见3.1.9.2)的术语和定义; 将无轨电车调整为双源无轨电车(见3.1.7,2015年版的3.1.10),并增加了相关的技术要求(见 第8章); 一一调整了公交客车的分级及分类(见第4章); 一增加了车辆设计使用年限及里程要求(见表16); 提高了车辆一般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见5.1,2015年版的第5章); 一增加了车内、车辆面漆的环保控制要求(见5.1.3、附录D); -一增加了对驾驶员操作区域的统一化,包括仪表符号、仪表功能界面、仪表台开关的布置等(见 5.1.3.7、附录G); 提高了车辆主要零部件(空调、电动空压机、电转向辅助)技术要求(见5.1.5、6.6、6.7、2015年 版的5.6、6.8、6.9); 增加了对车辆智能辅助驾驶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5.1.6); 一修改了远程监控终端的技术要求(见5.1.7.2、附录L,2015年版的6.14); 提高了车辆部分技术配置,提出高级、高一级低地板纯电动公交客车性能配置要求(见5.2、 表3,2015年版的表2); 一调整了各类车型的额定功率、最大扭矩和相应的比功率、比扭矩等(见表3,2015年版的表2); 一增加了车辆碰撞安全要求,包括顶置部分的具体要求(见5.2.2); -增加了车辆防火安全要求,包括一般要求、阻燃隔热要求(见5.2.3); 一一增加了高压除霜器的技术要求(见6.8);7 -增加了快充式纯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见第7章); 一增加了燃料电池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见第9章); 一修改了新车型批量投放及召回条件(见第12章,2015年版的表13); 一修改了车辆技术性能质量保证指标(见第12章,2015年版的附录R);1 增加了车辆远程监控服务要求(见第14章); 增加了附录F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的技术要求; 删除了智能温控冷却系统主要性能及技术要求附录(见2015年版的附录P); 删除了遮阳帘主要性能及技术要求附录(见2015年版的附录L); 删除了信息智能化一体机的主要性能及技术要求附录,代替为引用DB31/T974中的要求(见 2015年版的附录J)。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DB31/T306—2022 本文件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 上海久事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宇通客车 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万象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上海凯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大军、方国富、蔡夏英、王斌峰、伍伟朝、秦彬、阙卫峰、姜杰峰、秦兆东、陈黎、 万支庆、陈美查、赵雄辉、张英杰。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4年首次发布为DB31/T306一2004; 一2008年第一次修订;2015年为第二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V DB31/T306-2022 引言 制定本市公交客车运行技术要求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对“高质量”公交车辆的需求,本文件根据国 家有关机动车的法规及标准要求,结合上海实施DB31/T306--2015地方标准的使用情况和车辆技术 的发展趋势及推广新能源公交客车的需要,遵循公交客车运行安全、性能可靠、低碳环保、乘坐舒适、维 修方便、造型美观的原则,推动公交客车向零排放、低能耗、低噪声、高质量、智能网联化方向发展 本文件从2004年首次发布以来,对规范公交客车进入本市公交营运企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确 保符合上海公交需求,车辆技术质量具有较高水准的车辆投人公交市场运营;阻止不适应上海公交的客 车及客车企业进人公交营运市场;避免了质量较差的车辆投人营运后给公交营运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两方面损失。 广政策,对新能源城市客车进人本市公交营运企业起到引领的作用,受到了行业内外各方的认可,切实 为公交乘客带来了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有部分条款被相关国标所采纳。 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与迅速发展,2015版文件已不能满足或不符合现状的需求,国家对相关车辆 技术标准进行了修订(包括了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3094—2017《客车结构 安全要求》等);鼓励在车辆的信息化、智能化、轻量化、网联化的发展上,有众多标准颁布与更新;车辆动 力电池、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上,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在车辆服务设施、车辆安全要求上,国家与地 方也提出了相关要求;同时2015版文件经过几年的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针对上述情况,上海市 交通委员会委托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公交分会(原上海公共交通行业协会)对2015版文件进行修 订,以新的技术标准引领本市公交客车发展,提高公交客车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V
DB31-T 306-2022 公交客车运行技术要求 上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26 23:39: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