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60
CCS B22
43
湖南省 地方 标准
DB 43/T 2469—2022
水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effective green production and
reduced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pesticides and fertilizers for rice
2022 - 12 - 09发布 2023 - 03 - 09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3/T 2469 —2022
I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品种选择 .......................................................................... 2
5 种子处理 .......................................................................... 2
6 栽培管理 .......................................................................... 2
7 科学施肥 .......................................................................... 3
8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 4
9 收获储藏 .......................................................................... 5
10 档案管理 ......................................................................... 5
附录A(资料性) 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适期及防治药剂 .................................... 6
附录B(资料性) 水稻主要虫害的防治适期及防治药剂 .................................... 7
附录C(资料性) 稻田生产操作档案 .................................................... 8
DB 43/T 2469 —2022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 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植保植检站、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市好爸妈
种养专业合作社、长沙市古村沈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乡圆湖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长沙市望城区四
祥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长沙县浩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长沙智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浏阳市达旺农机
专业合作社、长沙市望城区玉泉山种植专业合作社、浏阳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宁乡市农业农村局、宁
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平江县植保植检站、长沙县黄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双清、李有志、沈慧锦、张亚、廖晓兰、周韬、黄勇、彭兴辉、王琼、戴智
勇、周贤芳、兰群英、张政兵、王勇、朱秀秀、覃瀚仪、林宇丰、黄新辉、徐灵超、张再仁、吕军、王
俊琳、文鼎、周乐银。
DB 43/T 2469 —2022
1
水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生产技术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栽培管理、科学施肥、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收获储藏、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稻区双季稻、再生稻、中稻、一季晚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481 有机肥料
NY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HJ 332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 HJ 555 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以保障农作物优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
的,为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而采取的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采取生态
调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方式控制病虫害,将病虫害的危害损
失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生态调控 Ecological regulation
基于对农田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认识,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有机协调系
统内各组成部分,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强系统对有害生物种群的自然 调控功能,最大限度制
约有害生物种群发展扩散,确保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
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原体、害虫和杂草,主要通过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
殖优势天敌控制病虫草害发生,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稻鸭共育种养等技术。
DB 43/T 2469 —2022
2 4 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适当、优质、高产、病虫综合抗性好、生态适应性好的良种。
根据双季稻、再生稻、中稻、一季晚稻等不同种植模式,品种合理布局、适时轮换。
5 种子处理
种子用量
精量播种,每亩大田杂交稻用种 1.5 kg~ 2.0 kg,常规稻用种3.0 kg~ 4.0 kg。
种子处理
选用健康无病种子,浸种前晒种,清水浮选去除烂种、空瘪种子。
清水浸种 6 h~8 h后,用25% 咪鲜胺2000~3000 倍液浸种 10 h~12 h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药液要
高出种子 3 cm以上。
催芽室进行种子催芽,保持种堆湿润 ,高温(35℃~40℃)破胸,适温( 30℃左右)长芽,芽长为
种谷的一半,根长与种谷相等,整齐粗壮。
种子催芽破胸露白下泥前,选用噻虫嗪或吡虫啉与咪鲜胺或戊唑醇,或者前述杀虫杀菌剂的 复配剂
拌种,预防稻飞虱、稻蓟马、恶苗病、稻瘟病等病虫。
适时播种
早稻在3月10日~20日左右播种,育秧棚内温度稳定在 12℃以上;再生稻、中稻、晚稻根据品种生
育期、气象因素和栽培条件适时播种。
6 栽培管理
秧田管理
6.1.1 苗床土和育秧基质消毒处理
选用商品基质或过筛细土(粒径≤ 5 mm,pH: 5.5~6.5 )。稻种下厢前1 d ,亩用70 %敌磺钠(敌
克松)可溶性粉剂 1 kg~1.25 kg,兑水100 kg ~150 kg,对苗床土进行均匀喷洒消毒;旱育秧、地膜
秧、温室大棚育秧基质于播种覆土后均匀喷洒于床内,预防立枯病、绵腐病。
6.1.2 育秧技术
早稻采用工厂化温室集中育秧技术,防止低温烂秧,在秧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中稻、晚稻选
择病虫害发生轻或未发生的田块作为秧田,实施集中连片育秧。
在播种后至出苗前,以通气供氧为主,保持秧田畦面湿润。 1叶展开后,适当灌浅水; 2~3叶期浅
水勤灌,保温防寒。 寒潮来临时及时盖棚护苗或灌 “拦腰水” 护苗;天晴时棚内温度升高快,及时通风。
棚内温度控制:出苗期 30℃~32℃,秧苗 1叶期22℃~25℃,1.5~2.5叶期20℃~22℃,2.5~3叶
期20℃以下;移栽前将大棚边膜揭开炼苗3 d左右。
6.1.3 带药移栽
DB43-T 2469-2022 水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湖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3-25 01:26: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