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ICS67.140.10 CCSB30 5227 黔南州地方标准 DB5227/T117—2023 地理标志产品都匀毛尖茶 茶园生产管理技术规范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Duyunmaojiantea TechnicalcodeforProductionandmanagementofteagarden 2023-01-17发布 2023-05-01实施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27/T117—2023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黔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都匀毛尖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黔南州茶叶产业 化发展中心、黔南州检验检测院、都匀市茶叶产业化发展中心、贵定县茶叶产业化发展中心、瓮安县茶 叶产业化发展中心、惠水县茶叶产业化发展中心、三都水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化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丽娟、欧平勇、刘文静、唐木花、杨雅焯、周义、郑松、杨清、周潇潇、 刘学、李星、李伟、李晨昕、梅利、王福珍、任爽、韦品祥、蒙祖辉、张琼、王治友、吴小刚、姚娟、 屠慧成、潘雪花。 DB5227/T117-2023 1地理标志产品都匀毛尖茶茶园生产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都匀毛尖茶的园地建设、茶树种植、茶园生态建设、茶树修剪、茶园土 壤管理和施肥、茶树病、虫、草害防治、采摘等茶园管理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都匀毛尖茶茶园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1767茶树种苗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DB52/T626贵州高产优质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DB5227/T115地理标志产品都匀毛尖茶产地环境条件 GH/T1245生态茶园建设规范 NY/T525有机肥料 NY/T3934生态茶园建设指南 NY/T5197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NY5199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园地建设 基地选择 DB5227/T117-2023 2应符合DB5227/T115的规定。 基地规划和建设 应符合DB52/T626中4.2条的的规定。 基地道路和水利系统 4.3.1应符合DB52/T626中4.3、4.4条的规定。生态茶园应符合NY/T3934的规定;有机茶园应符 合NY5199的规定。 4.3.2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的,按等高线建梯级茶园。 4.3.3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破除土壤中硬塥层、网纹层和犁底层等障碍层。 5茶树种植 茶园开垦 应符合DB5227/T115的规定。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 工技术。 种植肥 施肥方法应按照DB52/T626的要求执行;有机茶园肥料应符合NY/T525的规定。 品种选择 应选用贵定鸟王群体种、都匀毛尖群体种和适制都匀毛尖茶的茶树资源,种苗质量应符合GB11767 中规定的Ⅰ、Ⅱ级标准。 种植 5.4.1移栽时间 有性繁殖(种子直播)时间为11月至翌年3月初;无性苗种植时间为10月至翌年2月,且应避开 凝冻天气。 5.4.2种植方法 按照DB52/T626的要求执行。 5.4.3种植规格 5.4.3.1单行种植:行距120cm~150cm,丛距30cm~35cm,每丛2株; 5.4.3.2双行种植:大行距150cm,小行距30cm,丛距30cm~35cm,每丛2株。 幼龄期管理 5.5.1定期检查茶树存活情况,发现缺窝断行,适时补齐。 5.5.2及时除草。 6茶园生态建设 DB5227/T117-2023 3 茶园四周和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 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 低纬度低海拔茶区集中连片的茶园可因地制宜种植遮荫树,遮光率控制在20%~30%。 对缺丛断行严重、密度较低的茶园,通过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等措施提高茶园覆盖率。 对坡度过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或还草。 应重视生产基地病虫草害天敌等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增进生物多样性。 应符合GH/T1245的规定。 7茶树修剪 定型修剪 分三次完成。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剪去离地15cm~20cm以上部分;第二次在第一次修 剪一年后进行,剪去离地30cm~35cm以上部分,或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5cm处修剪;第三次在第二次修 剪一年后时进行,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5cm处修剪,或离地50cm处进行修剪。 成龄茶园修剪 应符合DB52/T626的规定。 8茶园土壤管理和施肥 茶园土壤管理 8.1.1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 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8.1.2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将修剪枝叶和未结籽的杂草作为覆盖物,外来 覆盖材料如作物秸秆等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8.1.3采取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 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8.1.4提倡放养蚯蚓和使用有益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状,但微生物不应是基因 工程产品。 8.1.5行距较宽的幼龄和台刈改造的茶园,可进行间作,间作优先选择矮杆豆科作物或绿肥,以培肥 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间作应当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进行。 8.1.6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需适当灌溉补水。灌溉用水应符合DB5227/T115的要求。 茶园施肥 肥料选用 8.3.1.1有机肥,包括经无公害化处理的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饼肥及有机茶专用肥。 8.3.1.2矿物源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应按GB/T19630的要求选用矿物源肥料和微生物 肥料。在确认茶树有潜在缺素危险时可用微量元素肥料作叶面肥喷施。 8.3.1.3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城市垃圾、污泥和其他物质等。 8.3.1.4有机茶园肥料选择应符合NY/T5197的规定。 施肥方法 DB5227/T117-2023 48.4.1基肥一般每667m2施农家肥1000kg~2000kg,或用茶叶专用有机肥200kg~400kg,必要时配施 一定数量的矿物源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 8.4.2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采用腐熟后的有机肥在根际浇施;或每667m2每次施茶叶 专用肥追肥120kg~160kg,茶园开采前30d~40d开沟覆土施肥,沟深10cm~15cm。 8.4.3叶面肥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合理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的登记和相关法规。叶面肥料在茶叶 采摘前10d停止使用。 9茶树病、虫、草害防治 基本要求 遵循防重于治、防治并举的原则,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 治、生物防治和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 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物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农业防治 9.2.1生产季分批多次及时采摘茶青加工,重点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 的病虫,抑制其种群发展。 9.2.2通过修剪,减轻毒蛾类、蚧类等害虫的危害,抑制螨类的越冬基数。 9.2.3茶园冬管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及时封园,封园前施用石硫合剂,减少土壤中越冬的鳞 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数量。 物理防治 9.3.1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尺蠖、茶蚕、蓑蛾类、卷叶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的危害。 9.3.2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 生物防治 9.4.1保护天敌昆虫、动物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 9.4.2允许有条件地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 农药使用准则 9.5.1不应使用和混配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9.5.2植物源农药宜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时使用,矿物源农药应严格控制在非采茶季节使用。 10采摘 10.1.1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都匀毛尖茶成品茶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树制 宜的原则,按照对茶青原料的采收标准分批多次、适时采摘。 10.1.2手工采摘要求使用提手采法,采摘独芽或一芽一叶,不应掐采,应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 不夹带花蕾鳞片、紫红芽叶、鱼叶、病叶及老叶等。 10.1.3发芽整齐,生长势强,采摘面平整、加工技术配套的茶园建议机采。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 防止汽油、机油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 10.1.4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
DB5227-T 117-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都匀毛尖茶 茶园生产管理技术规范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3-25 01:26:0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38.7 KB)
分享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2021.pdf
GB-T 42105-2022 水泥和煤炭行业能源管理绩效评价指南.pdf
GB-T 22918-2008 易腐食品控温运输技术要求.pdf
DB3607-T 009-2022 富硒稻谷生产技术规程 江西省.pdf
GB-T 3781.6-2019 乙炔炭黑 第6部分:视比容的测定.pdf
NY-T 886-2022 农林保水剂.pdf
DL-T 294.3-2019 发电机灭磁及转子过电压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第3部分 转子过电压保护.pdf
SY-T 7466-2020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水基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pdf
DB32-T 4111-2021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 江苏省.pdf
T-GRM 010—2020 金属非金属矿山粉尘治理技术标准.pdf
TC260-003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pdf
GB-T 39570-2020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图像展示要求.pdf
DB65-T3105-2023 平欧杂种榛栽培技术规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
YD-T 3944-2021 人工智能芯片基准测试评估方法.pdf
DB14-T 1822-2019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规范 山西省.pdf
ISO IEC 27019 2017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trols for the energy utility industry.pdf
GB-T 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pdf
AI大模型将彻底改变智能汽车产业-2023-11-智能网联.pdf
GB-T 32563-2016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相控阵超声检测方法.pdf
GM-T 0010-2023 SM2密码算法加密签名消息语法规范.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38.7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