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35 湖 DB43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3/T 1898—2020 西瓜蔓枯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Integrated Control of Watermelon Gummy Stem Blight 2020-12-29发布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3-29实施 发 布 DB43/T 1898—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防控方法 ··············································································································· 2 附录 A(资料性) 西瓜蔓枯病识别与发生规律 ································································· 3 附录 B(资料性) 西瓜蔓枯病农药防治方法及安全间隔期 ·················································· 4 I DB43/T 1898—2020 II DB43/T 1898—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炎英、魏林、梁志怀、文吉辉、程菊娥、高阳、李小娟、石梅、龙菊花。 III DB43/T 1898—2020 IV DB43/T 1898—2020 西瓜蔓枯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西瓜蔓枯病的术语和定义、防控方法、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西瓜蔓枯病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西瓜蔓枯病 Gummy stem blight 由子囊菌亚门真菌球腔菌属的瓜类球腔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见附录 A) 3.2 综合防控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指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化学农药的技术,达到 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目的。 4 防控方法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根 据蔓枯病发生规律,科学安全地使用化学防治技术。 4.1 农业防治 4.1.1 选择对蔓枯病具有较好抗性的优质、多抗、高产西瓜品种。 4.1.2 选择光照充足、土壤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 4.1.3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 3~5 年轮作,或水旱轮作。 4.1.4 保持田间清洁,发现病枝或病叶时,要及时清除,带出田外销毁或者深埋。病株穴要撒施生石 灰处理。收获后,彻底清理田园病残体及杂草。 4.1.5 种植田结合旋耕于定植前 15 天施生石灰 50~80kg/亩消毒。施足基肥,采用腐熟有机肥和饼肥, 配合氮、磷、钾肥均衡使用,果实座稳并达鸡蛋大小时及时追肥。 4.1.6 采用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开深沟,及时排水,使用滴灌,避免串灌、漫灌。 1 DB43/T 1898—2020 4.2 物理防治 4.3.1 种子用 55℃温汤浸种 20min~25min 后,置于自然冷却水中 4h~6h,沥干备用。 4.3.2 种植田土壤深耕翻晒、夏季高温季节焖棚杀菌。 4.3 生物防治 2 100 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200g/667m ,采用灌根法施用,每月用药 1~2 次,西瓜全 2 生育期均可使用。或者 2 亿有效活菌/克木霉菌剂 80kg/667m ,做底肥使用。 4.4 化学防治 4.4.1 用种子量 0.1%的 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拌药后及时播种。或者用 50%多菌灵悬浮剂 500 倍液浸种 60min。 4.4.2 育苗土消毒时,应: a) 育苗土用 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喷洒,充分拌匀。 b) 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制成药土比 0.1%的消毒土,铺在育苗盘(钵)上层。 4.4.3 移栽前用 25%苯醚甲环唑乳油 3000 倍喷雾,幼苗带药移栽。 4.4.4 首选高效低毒农药,注意农药交替使用,使用方法按附录 B 表 B.1。 5 生产档案 在田间调查蔓枯病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具体调查内容及记载表格见表 1,档案应保存 2 年以上。 表 1 生产档案 日期 2 品种 前茬作物 发病率 (%) 防控方法 (包括使用种类、配 比、施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防治效果 (%) 记录人 DB43/T 1898—2020 附 录 A (资料性) 西瓜蔓枯病识别与发生规律 图 A.1 发病叶片 图 A.2 发病茎蔓着生小黑粒点、溢出胶状物质 图 A.3 发病茎开裂 A.1 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可引起叶片、蔓枯死和果实腐烂。子叶发病时,呈水浸状小点,逐渐扩大为 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引起子叶枯死。真叶发病大多从叶缘开始,产生“V”字形或半圆 形黄褐色或深褐色大病斑(图 A.1) ,多呈轮纹,后期产生小黑粒点,病斑易干枯破碎。茎蔓染病时, 产生黄白色病斑,潮湿时软化变黑,后着生小黑粒点,同时流出琥珀色胶状物质(图 A.2) 。潮湿时表 面腐烂,露出维管束,呈麻丝状(图 A.3) 。果实发病时,初呈油浸状小斑点,后变为暗褐色圆形大凹 陷斑,表面干裂,内部木栓化,后期病斑上着生小黑粒点。 A.2 发病规律 (1)病原越冬形态:蔓枯病以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座随植物病残体附着在地表和土 壤中越冬。 (2)病原传播途径:病菌释放出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经风、雨和灌溉流水传播。 (3)发病适宜环境:来年温湿度 20~28℃,连续阴雨,空气湿度 80%~90%易发病。瓜田地势低, 易积水,植株生长较弱时,病情发展快,发病严重。温室和大棚栽培,密植,通风不良,易发病。 (4)危害程度:病田发病株率一般为 15%~25%,严重时达 60%~80%,病害发生时,瓜田出现 大量死藤。 3 DB43/T 1898—2020 附 录 B (资料性) 西瓜蔓枯病农药防治方法及安全间隔期 表 B.1 西瓜蔓枯病农药防治方法及农药安全间隔期 4 序列 防治农药 制剂用量 单位 施用方法 使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 (天) 1 325g/L 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30~50 ml/亩 喷雾 3 14 2 48%嘧菌•百菌清悬浮剂 75~90 ml/亩 喷雾 3 14 3 4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 20~30 ml/亩 喷雾 3 14 4 24%苯甲•烯肟悬浮剂 30~40 ml/亩 喷雾 3 14 5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60~100 g/亩 喷雾 3 7 6 10%多抗霉素 120~140 g/亩 喷雾 3 7 7 22.5%啶氧菌酯悬浮剂 35~45 ml/亩 喷雾 2~3 7~10 8 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15~25 ml/亩 喷雾 3 7
DB43-T 1898-2020 西瓜蔓枯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湖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2:47: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