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13.030.99 Z6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180—2010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 资源利用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grated treatment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2010-09-26发布 2011-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5180—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全国城镇环境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湖北省环境卫生协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有 限公司、武汉市江环市政环境设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其林、陈朱蕾、张益、李先旺、褚岩、梁林峰、熊敬超、张洁、雷慧莉、刘勇、 赵爱华、谢文刚、田宇、朱化军、杨列、杨韬。 I GB/T 25180—2010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 资源利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和资源利用的术语和定义、模式分类、基本要求、预处理、分选回 收、生物处理、建材生产、焚烧、卫生填埋和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8172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 16889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T18750生活垃圾焚烧锅炉 GB20811 废纸再利用技术要求 GB/T25032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 GB/T25179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CJ/T3033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 CJJ1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T52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 CJJ/T86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9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T364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JCJ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综合处理 integrated treatment 在某一特定区域(场所)内,通过一种以上垃圾处理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处置,实现减量化 资源化和无害化要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1 GB/T25180—2010 3.2 资源利用 resource utilization 通过一定技术措施分回收垃圾中的可利用的物资或通过特定(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将垃圾进行 转换,回收利用其产生的能源或物质的方式。 3. 3 预处理pre-treatment 使生活垃圾特性和类别满足后续的处理和处置要求,对其进行的预先加工或分类的过程。 3. 4 残渣 fresidues 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不再被进一步加工利用的剩余物。 SAG 4模式分类 4.1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利用的模式可按处理单元工艺技术组合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a) 预处理和卫生填理:生活垃圾中分选出可回收物后,其他残渣进行卫生填理; b) 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卫生填埋:分选出可回收物和可生物降解垃圾,可生物降解垃圾进行好氧 或厌氧处理,残渣进行卫生填埋; c) 预处理、焚烧和炉渣利用:分选出可回收物并将垃圾分类,其余垃圾焚烧,焚烧后的残渣进行 利用; d) 预处理、生物处理、焚烧和卫生填埋:分选出可回收物并将垃圾分类,可生物降解垃圾进行好氧 或厌氧处理,可燃垃圾焚烧,残渣进行利用,未进人以上处理环节的垃圾进行卫生填埋处理。 4.2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地区,其综合处理与资源利用模式可参考4.1中的模式进行相应的简化。 5基本要求 5.1生活垃圾来源应符合CJ/T3033的规定。 5.2生活垃圾中不应混人下列物质: a) 按GB5085界定为危险废物的物质; b)工业固体废弃物; c) 来源不清的垃圾; d)建筑渣土。 5.3生活垃圾应进行预处理,改善理化条件,建立有利于后续处理的工况条件,提高处理效果。 5.4工艺设计应按垃圾的产生源、垃圾成分、处理量和后续处理处置要求,选择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安 全可靠,操作方便的技术。 5.5生活垃圾的预处理、回收、再生利用和最终处置系统,应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的 设备。 5.6经过预处理、回收利用和各种工艺处理、利用后的剩余生活垃圾,应进行最终的填埋处置。 6预处理 6.1基本要求 a)分栋可回收利用组分、分离有毒有害组分; b)均混物料; 2 GB/T251802010 c)分选或破碎大块物料。 6.2物理预处理: a)干法预处理:在热力作用下降低垃圾的水分,使其含水率不高于15%; b) 湿法预处理:利用水的浮力进行的预处理分选,分离无机物和塑料薄膜片等比重差异较大的 物料。 6.3生物预处理: 利用专门设施,在微生物和机械作用下,降低生活垃圾含水率,提高热值,为生活垃圾的后续处理或 利用创造良好的物理条件。 6.4机械预处理: a) 筛分与破碎:采取筛分与破碎机械结合的办法,分离原生垃圾中的不同组分,为生活垃圾回收 利用、后续预处理和最终处置创造良好的物理条件; b) 预制:分离出的部分物料经加工形成有利于后续处理的中间料; 磁选:分离出黑色金属。 c) 7分选回收 7. 1 基本要求 7.1.1宜以机械分选为主,人工分选为辅。 7.1.2根据后续处理的要求,选择经济实用的分选工艺。 7.1.3回收生活垃圾中的部分可利用物质。 7.1.4生活垃圾经分选回收后剩余的垃圾应进一步处理或处置,并应达到无害化要求。 7.2废塑料回收 7.2.1回收的塑料宜按其主要特性进行细分。 7.2.2废塑料的分选宜采用风力分选和浮选技术。 7.2.3 塑料与其他材料复合的废物应进行破碎,分离其他复合附着物。宜采用干法破碎技术。 7.2. 4 废塑料应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渣土杂物,经干燥处理后造粒。 7.2.5J 废塑料的清洗宜使用机械清洗技术,并配备废水处理设施。 7.2.6经分选得到的废塑料可按需要加以利用,也可深加工,生产建筑材料,如涂料、胶黏剂、板材、塑 料砖等。其材料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7.2.7废塑料的回收与再生利用过程的污染控制按HJ/T364的相关规定执行。 7.3废玻璃回收 7.3.1垃圾破碎前,垃圾中的玻璃器皿宜先经人工分栋选出。 7.3.2硬层玻璃、油漆玻璃、铁丝玻璃及火烧玻璃对后续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宜作填埋处置。 7.3.3 废玻璃利用前应经过水洗、破碎、筛选、除杂。宜按颜色分选回收。 7.4废纸回收 废纸的回收利用按GB20811的相关规定执行。 7.5废纺织纤维物回收 混合纤维。 3
GB-T 25180-2010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0 11:58:3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1 MB)
分享
友情链接
奇安信 中国首席安全官研究报告.pdf
GM-T 0018-2012 密码设备应用接口规范.pdf
YD-T 1721-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灾难备份及恢复实施指南.pdf
CISSP官方学习指南(OSG)第9版 中文版.pdf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高风险判定指引.pdf
DB65-T 4529—2022 三相异步电动机节能监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
DB13-T 5945—2024 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施工技术规程 河北省.pdf
DB44-T 2359-2022 垛基果林湿地恢复技术规程 广东省.pdf
GB-T 42467.6-2023 中医临床名词术语 第6部分:妇科学.pdf
DB51-T 2917-2022 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指南 四川省.pdf
NIST.SP.800-53Ar4 Assessing Security and Privacy Controls in Feder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s.pdf
DB11-T 2046.2-2022 智慧停车系统技术要求 第2部分:停车场(库)外场设备 北京市.pdf
GB-T 32456-2015 橡胶塑料机械用电磁加热节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pdf
GM-T 0077-2019 银行核心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技术要求.pdf
GB-T 23011-202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pdf
GB-T 2428-1998 成年人头面部尺寸.pdf
GM-T 0027-2014 智能密码钥匙技术规范.pdf
GB-T 38329.3-2023 港口船岸连接 第3部分:低压岸电连接(LVSC)系统 一般要求.pdf
GB-T 31429-2015 煤炭实验室测试质量控制导则.pdf
GB-T 41798-2022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1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